我清晰的了解對方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講我想講的|協調 - 64句教練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清晰地了解對方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講我想講的話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類人,他們總是急於給出「建議」,尤其是在發現我們遇到問題或困難的時候。他們習慣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來解釋我們的情況,甚至給予看似「很有幫助」的建議。這類型的交流,我們可以簡單稱之為「媽媽式的愛」,它背後蘊含著濃厚的主觀性與強制性。

但這裡面有兩個問題很值得探討:

  1. 用自己的視角去理解他人的處境
    這樣的理解方式雖然看似為對方好,但往往缺乏真正的同理心與觀察力。他們的出發點是基於自己的經驗、價值觀與認知,試圖去解釋我們的情況。結果造成的是一種單向式的互動,而不是雙向的理解。
  2. 用自己的方式給出建議,期望對方採納
    基於上述的錯誤理解,他們給出的建議自然也無法精準對應到我們的真實需求與困難。這種「我覺得你應該這樣做」的態度,反而容易產生更多的摩擦與衝突,因為他們期待對方照做,卻無法理解對方為何沒有這麼做的原因。

這樣的溝通模式,我稱之為「獨裁者」模式。雖然這個詞聽起來有些嚴厲,但它的本質確實如此。在關係中,獨裁者往往擁有某些「籌碼」,或對現狀有很強的掌控欲。他們害怕失控,擔心失去現有的利益,所以會強烈地把自己的觀點與做法強加於對方,而這一切的背後,其實是源自於他們內心的不安全感與恐懼。

關係中的「獨裁者」

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境發生在伴侶、親子或是團隊成員之間。舉個例子,我曾經在成長課程中,看到有另一半在課程結束後,當眾指責自己的伴侶,甚至試圖將對方拉走,並要求主辦方退費。他們無法理解對方為什麼想要來上這種課程,反而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對自己權威與主導地位的挑戰。這樣的場景,往往發生在關係中的「協調 Coordination」能量不足時。

當一個人的協調能量不足時,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需求,他們只會不斷重複自己的話語與觀點,試圖透過情緒勒索、暴力溝通來掌控局面,因為他們根本無法看見他人的真正需求。

如何提升「協調 Coordination」能量?

當「協調 Coordination」能量很高時,我們的內在是有安全感的。我們不會在關係中有過多的預期與掌控欲,反而能以更開放與尊重的態度來面對每個人。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會去留意對方所說、所做的一切,而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是試著去理解對方做出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價值觀。

讓我舉個更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我與另一半一起在家工作,有一天聽到對方說「我肚子餓了」。通常這個訊息有兩種可能,一個是真的餓了,另一個是有其他情緒上的需求,但透過「餓」來表達。要怎麼分辨呢?我們可以去觀察對方接下來的行為表現。

如果對方開始翻找零食、查看手機外送選項,或是不停走動,那麼他真的餓了,這時我們可以直接點外送或準備一些點心來關心他。但如果他說完「肚子餓」後,卻沒有接下來的任何行動,那麼可能背後有別的需求。也許是想要引起注意、需要陪伴,或是情緒上感到孤單。

這樣的察覺需要我們有很高的「協調」能量,而這種能量的提升,來自於我們內在的穩定與安全感,因為當我們不再急於用自己的視角來理解對方時,我們才真正能夠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並真正聽見他們的聲音。

「協調」能量如何應用在生活中?

「協調」能量高的人,並不是一味地討好與迎合,而是能夠在任何狀況下,真正理解對方的需求,並且用一種尊重與包容的態度去回應。在家庭中,這樣的人往往是關係的調和者,能夠讓家庭成員感到被理解與被支持;在團隊中,他們能夠幫助成員間化解衝突,達成真正的合作共贏;而在親密關係中,他們則能創造出相互信任與包容的氛圍。

我認識一位朋友,他在經營自己的公司時,總是會花很多時間與他的員工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了解他們的工作壓力與挑戰。有一次,他發現某個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員工突然變得低迷,業績下滑。他沒有急著去責怪,而是仔細觀察後,發現這名員工最近在與家人相處上遇到了困難。了解情況後,他給了這名員工一些情感上的支持,並且允許他彈性工作時間,好好處理家庭事務。結果這名員工很快調整回來,並且比以往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

這就是「協調」能量的力量。當我們真正理解並回應他人的需求時,彼此之間的信任與連結便能被建立,從而創造出更和諧、更高效的合作關係。

結論:如何修煉「協調」能量?

要提升「協調」能量,首先我們要有意識地練習自我察覺,放下過多的主觀判斷,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其次,我們要持續進行溝通與反饋,透過提問與觀察,去發掘對方真正的需求,並且在理解對方的基礎上給出建設性的回應。

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深的連結,也能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有耐心、更有同理心、更能被信任的人。透過這樣的修煉,無論是在家庭、事業、關係中,我們都能創造出更豐盛與滿足的結果,這就是「協調」能量帶來的奇蹟。

行知合一|沒有拿來操練、驗證過的知識,是無用的

附上 One Muse 的相關社群及預約隨喜體驗的資訊:

一套結合六大系統的卡牌,透過牌陣可以還原在你所問的問題下,潛意識投射出來的能量狀態。同時可以藉此擁有全局觀、掌握到挑戰與機會,並得出具體解決問題的下一步。進而可以造命改運~聽起來很玄妙吧,我自己一開始也不相信,這是條傳世兩千年的路,讓我們一起慢慢看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歷史發展中,如何通過溝通、合作和求助來勝出。內容涉及自我認知、社會互動和麵對認同議題的挑戰。文章提出了改進建議,涉及增強自我反省能力、培養同理心、鼓勵批判性思維、建立支持系統和接受不完美等方面。最後,鼓勵讀者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和連結來加速生命整題質量的提升。
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在能量和貴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找到貴人和維持內在能量。文章介紹了自我照顧、設立目標、保持積極心態、建立支持系統、尋找激勵源、定期放鬆和休息、持續學習和成長、與自然連接的方法,來幫助讀者找到貴人並維持內在能量。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學習的目的和方式。他分享了一些歷史故事,並從中提煉出不同人學習的需求,包括解決問題、獲得資格或期待、社交需求等。最後,作者分享了 One Muse 的相關社群及預約隨喜體驗的資訊。這篇文章闡述了學習的目的多樣性,以及應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智慧。文章風格輕鬆,易讀。
每個人都有惰性,除了靠自己的意志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溝通,以至於可以達到內外一致認同、平衡的對話。唯有如何,才能創造出所謂合一的境界,進而令到自己與結果產生健康的關係…
我看待人事物的第一時間,是「樂觀」還是「悲觀」?這關係到的是「豐盛」或是「匱乏」。一個長期匱乏的人,很容易擁抱的是「自幹」的人生,而這將導致我們失去朋友,也間接地失去了「顯化」的能力,一個沒有顯化能力的人,人生就會很辛苦,而無法快速成功與成就...
一個沒有與結果維持健康關係的人,人生要突破與成長是辛苦的,因為會「看不見機會與希望」。但到底什麼事與結果維持健康的關係。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歷史發展中,如何通過溝通、合作和求助來勝出。內容涉及自我認知、社會互動和麵對認同議題的挑戰。文章提出了改進建議,涉及增強自我反省能力、培養同理心、鼓勵批判性思維、建立支持系統和接受不完美等方面。最後,鼓勵讀者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和連結來加速生命整題質量的提升。
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在能量和貴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找到貴人和維持內在能量。文章介紹了自我照顧、設立目標、保持積極心態、建立支持系統、尋找激勵源、定期放鬆和休息、持續學習和成長、與自然連接的方法,來幫助讀者找到貴人並維持內在能量。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學習的目的和方式。他分享了一些歷史故事,並從中提煉出不同人學習的需求,包括解決問題、獲得資格或期待、社交需求等。最後,作者分享了 One Muse 的相關社群及預約隨喜體驗的資訊。這篇文章闡述了學習的目的多樣性,以及應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智慧。文章風格輕鬆,易讀。
每個人都有惰性,除了靠自己的意志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溝通,以至於可以達到內外一致認同、平衡的對話。唯有如何,才能創造出所謂合一的境界,進而令到自己與結果產生健康的關係…
我看待人事物的第一時間,是「樂觀」還是「悲觀」?這關係到的是「豐盛」或是「匱乏」。一個長期匱乏的人,很容易擁抱的是「自幹」的人生,而這將導致我們失去朋友,也間接地失去了「顯化」的能力,一個沒有顯化能力的人,人生就會很辛苦,而無法快速成功與成就...
一個沒有與結果維持健康關係的人,人生要突破與成長是辛苦的,因為會「看不見機會與希望」。但到底什麼事與結果維持健康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對方「個人」角度去思考,推測出他在意的利益點為何?並且去做出能滿足到他慾望的連結。
Thumbnail
關係,是你知道自己的需要,照顧自己的需要,並且自我負責, 同時你也尊重對方的需要, 從各自的需要裡找到平衡,創造和諧。
在身旁總有這種人~ 用自己的專長去說服他人依照所想行事, 明言中在提升他人價值, 暗思中掌控他人的定位, 一言一行自我感覺良好, 因他人不願與他關係忿爭, 卻一步一步地暗傷關係。 言多必顯他:不安、恐懼、證明 行為必顯他:控制、鬥爭、委屈 執著他亮眼的成果不放, 過往的成就,是昨天的事; 今天事是當
Thumbnail
學到重要的一課,儘管「高敏感」容易察覺對方的需求,但是好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對方「對話」的這個溝通過程卻是非常必要的
良好的溝通, 是清楚地表達自己,也耐心地傾聽對方, 汲取彼此的交集與共識; 當關係之間缺乏界線與尊重, 就容易因為與預期不符,演變為情緒化的發展; 反思自己的內在動機,照顧自己的需要, 真實面對,回應內在, 學習在過程中對自己仁慈。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當對方知道你為什麼找他,也知道你在說什麼,接下來就是直接說出,你希望對方給你什麼回應。 比如你需要對方聽完給意見,但你沒有先說,那麼對方可能就是用,聽聽就好的心態回應你,如果你需要具體的幫忙,但又不知道對方能怎麼幫你,就直說你需要一些幫助,但我不知道從哪開始。 明確、直接、具體的溝通,是一種
Thumbnail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幫對方重點整理,當對方說話到一個小段落或開始重複時,可整理一下對方表達內容。 比如說「所以你說的意思是…」「了解,意思是…這樣嗎?」確認理解沒錯。如果理解有誤,對方也會馬上糾正我們說法,釐清了再繼續說,且可能發現有時對方說的跟想的不同。 重點在於了解與尊重對方的觀點,而不是去
Thumbnail
這時如果不敢說「您說的意思是…嗎?」怕對方以為是他自己說不清楚的話,可以改說「我理解您的意思是…這樣對嗎?」 這樣意思如果有錯,也是自己理解有誤,給對方糾正就好。當然也可以對平輩或晚輩這樣說,也不會有損失,反而讓對方沒有生氣機會,畢竟是為了理解才發問。 如何巧妙引導對話,讓對方不覺得被質疑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對方「個人」角度去思考,推測出他在意的利益點為何?並且去做出能滿足到他慾望的連結。
Thumbnail
關係,是你知道自己的需要,照顧自己的需要,並且自我負責, 同時你也尊重對方的需要, 從各自的需要裡找到平衡,創造和諧。
在身旁總有這種人~ 用自己的專長去說服他人依照所想行事, 明言中在提升他人價值, 暗思中掌控他人的定位, 一言一行自我感覺良好, 因他人不願與他關係忿爭, 卻一步一步地暗傷關係。 言多必顯他:不安、恐懼、證明 行為必顯他:控制、鬥爭、委屈 執著他亮眼的成果不放, 過往的成就,是昨天的事; 今天事是當
Thumbnail
學到重要的一課,儘管「高敏感」容易察覺對方的需求,但是好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對方「對話」的這個溝通過程卻是非常必要的
良好的溝通, 是清楚地表達自己,也耐心地傾聽對方, 汲取彼此的交集與共識; 當關係之間缺乏界線與尊重, 就容易因為與預期不符,演變為情緒化的發展; 反思自己的內在動機,照顧自己的需要, 真實面對,回應內在, 學習在過程中對自己仁慈。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當對方知道你為什麼找他,也知道你在說什麼,接下來就是直接說出,你希望對方給你什麼回應。 比如你需要對方聽完給意見,但你沒有先說,那麼對方可能就是用,聽聽就好的心態回應你,如果你需要具體的幫忙,但又不知道對方能怎麼幫你,就直說你需要一些幫助,但我不知道從哪開始。 明確、直接、具體的溝通,是一種
Thumbnail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幫對方重點整理,當對方說話到一個小段落或開始重複時,可整理一下對方表達內容。 比如說「所以你說的意思是…」「了解,意思是…這樣嗎?」確認理解沒錯。如果理解有誤,對方也會馬上糾正我們說法,釐清了再繼續說,且可能發現有時對方說的跟想的不同。 重點在於了解與尊重對方的觀點,而不是去
Thumbnail
這時如果不敢說「您說的意思是…嗎?」怕對方以為是他自己說不清楚的話,可以改說「我理解您的意思是…這樣對嗎?」 這樣意思如果有錯,也是自己理解有誤,給對方糾正就好。當然也可以對平輩或晚輩這樣說,也不會有損失,反而讓對方沒有生氣機會,畢竟是為了理解才發問。 如何巧妙引導對話,讓對方不覺得被質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