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虩虩震

「瑟瑟發抖」我猜,原作者可能是要寫台語的sih-sih-tsun3, 或者是phih-phih tshuah,「tsun3」跟「tshuah」都有顫抖,驚懼義!
瑟瑟】:形容寒冷瑟縮的樣子。 《官場現形記·第一四回》:「只剩得一件布衫,跪在地下,瑟瑟抖個不了。」
這裡的「」是當狀聲詞,形容風聲,當「寒冷瑟縮」是擴義衍伸,更可能的是同音假借! 當是「虩虩」之假! 此二字的切音都是sik - k 顎塞音變喉塞音就成sih.
虩虩】:恐懼的樣子。《易經·震卦》:「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台語的sih-sih tsun3, 就是來自[震來虩虩]- 「虩虩震」,近代字的[戰,或顫]是另外的音假字!
台語的phih8-phih8 tshuah. phih8-phih8 也是[瑟瑟],以[必]為音符,發pih/phih音! tshuah 為[惴]字!

番外篇:
台語俗諺:
1.龍交龍,鳳交鳳,傴痀ún-ku交倲戇tòng-gōng!(【倲】【集韻】多貢切,音凍。倲,貌。【侗】又【廣韻】【正韻】徒紅切,音同。未成器之人曰侗。倥侗,童蒙也。古作空同。【揚子·法言】倥侗顓蒙。)
2. 戇戇(gong7-gong7),隨人去培墓pue7-bong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