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有一種特殊的兩面性,在物質的層面上我們的各項技術都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身外之物的高度發展並沒有將人的心縫合的更加緊密。相反的,人與人的心之間顯得更加解離。注意到這個問題的人極少,多數的人都沉浸在進步的表象中,沒有察覺到自己真正的心緒與他人之間的障壁逐漸拱起。在這樣的框架下,對於歸屬與認同感的需求質變成了潛藏在生活各處中的「共依存」關係。本文將藉著幾項泛論的例子來探討並論證現代社會中的共依存關係且針對其可能產生之問題做討論。
共依存顧名思義指的是在關係中彼此共同依賴,但卻造成負面影響的狀態。並稱在關係中以對方為焦點、失去自我,依賴關係才得以生存的人為共依存者(codependent),將此視為一種心理疾病或病態的依賴關係。後來共依存的定義擴大到其他方面,表示一個人失去了自己內在的真實世界,而對外界事物形成一種耽溺上癮不能自拔的狀態,彷彿是依賴外界的事物以求生存,而對那些事物所引起的問題反而漠視的沉溺其中。這些人追求一種糾纏不清或過分親密的關係,彼此都相信沒有對方,自己就活不下去了。而假我(false self)或是可稱之為心中「內在的小孩」(inner child)通常透過強迫性的行為成癮,或其他疾病來呈現,因此更疏遠了對自己該有的認同,產生羞愧感。Hemfelt, Minirth 與 Meier(1989)亦從疾病的角度來看在這關係中的人,認為這些人喜歡依賴於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物,而這些依賴包括減少及忽略對自己真實的認同(true identity)。(莫麗文) 在普遍強調個人主義的現代社會思想框架中,處於其中的人們無法在如何與他人交往上獲得具建設性的建議,也難以辨別自己在錯綜複雜的社群中身處的位置。這個狀況造成的結果就是在人際關係上產生的極化現象。人們為了尋求並填補心中對於歸屬感的空缺,以更加極端的方式去參與團體,為了維繫這段能填補心中空缺的關係甚至能將自我給犧牲掉。
以知名連續劇系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第三篇《茉莉的最後一天》為例,劇中呈現的景況正是現代升學主義家庭的縮影。劇中茉莉的母親因結婚而放棄了碩士的前程,將自身的精力奉獻給扶養家庭,但卻對自己的親生兒女百般控制與要求,試圖將他們導向自己認為正確的人生。而做為女兒的茉莉則因為內心真正志趣不斷遭到母親反對與駁回逐漸抑鬱,最終選擇結束自身的生命。有別於在此劇播出後產生的大量針對親子關係與升學主義的影評,筆者嘗試以共依存的概念對此做出解釋。共依存指的是一種共同依賴卻造成負面影響的狀態。劇中茉莉與母親正是如此。以母親的角度來看,她因為思想遭到普遍婚姻觀的侷限而放棄了自己本想追求的事物,但遵守普遍價值觀無法填補她內心的失落感,她也無法以自身現下的處遇再去重拾落下的事物。因此,她只能從女兒身上尋回她在過去人生中烙下的東西。對於她來說,女兒的價值不在於她個人在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與她做出的抉擇,她獨一無二的價值在於母親能從她被導向的正確人生中映照出的當年那個「本該成功的自己」。在做為人這方面,女兒什麼價值都沒有。然而,在母親將她概括化為一塊用以填補自己逝去人生的拼圖後,她那被化約為毫無價值的身軀上便添上了一抹無可取代的獨特性。這形成了一種矛盾的情況。一方面,女兒與母親之間毫無真正的情感聯繫。另一方面,母親又因自己心中對於過去的失落而對女兒的存在存有成癮般的依賴。對於女兒來說,她即使對於自己的未來有獨立於母親的想法,她的主思想框架仍是傳統的父母至上。更重要的是,即使她有自己想走的路,她仍需要家人的認同做為支撐與填補對於歸屬感的渴求,於是便形成了內在與外在不一致的狀況。就算內在有逐夢的心,在行為上仍是事事都按母親說的做,因為她從來沒被正確教導過如何與母親相處。一方面她的心不斷向外擴張,另一方面又為了在母親身上尋求認同與歸屬而犧牲自我。這段關係就是典型的共依存例子。母親和女兒都對對方有強烈的依賴,但兩方都沒有任何正面的影響。兩方都缺乏真正的情感聯繫,但又真切的需要對方才能活下去。在現實中,這種關係隨處可見。在傳統思想以及升學主義的二重框架下,父母依賴孩子來填補自己失落的過往,孩子犧牲自我來尋求父母功利式的認可。
第二種關係則是筆者觀察到的,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如塑料般虛假的友情,也是團體與個人的共依存關係。以校園生活為例。不同於往昔,現今的學生在興趣上更加多元,也因此,一個班級更容易劃分成許多特別興趣的小圈圈。同時這也形成了一種奇異的風潮: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將自己歸化到某個群體中似乎成了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沒有與他人有一樣興趣的人是無法加入任何群體的,因此其存在會被主動遺忘與忽略。獨自一人的存在是稀薄的,只有在群體中個人才會被貼上「喜歡**的團體」之標籤而使自身存在變得鮮明但平板化。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與團體相符的興趣或嗜好,因此以下狀況便產生了。明明自己對於這個團體的共同興趣根本毫無感覺,但唯有依靠加入他們才能讓自己的存在被看見,虛假與逢迎應運而生。
在團體風潮所形成的社會壓力下,在其中的學生被迫要戴上一副虛假的面具。對於團體中其他人感興趣的事物,不管有沒有興趣都要表現的極有熱情才能被團體接納,成為其一份子。無論是何種狀況都要擺出一副笑臉才是「好相處的人」。個人要依賴團體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但全以團體為焦點的生活方式反而使人丟失了自我。對於這類人來說,他們構成自我認同的方式是以團體的認同為基準。他們或許都有自己的想法與興趣,但若是不身處於團體中他們便無法感到自身的存在。對於團體,事實上他們並無真實的認同,但他們仍為了一個虛假的存在證明而對團體有著病態的依賴。而這一個個團體對於其組成成員也有著極高的依賴。因為團體就是一個個「個人」所構成的概念。為了使團體的概念保持現狀,其所謂的「共同興趣」必得不斷遭到強調與重提來使其成員不斷對此團體做出想像。其與「個人」的聯繫是構築在「共同興趣」上的。對於個人本身,團體根本不在意,但他們仍需要個人對於團體的虛假與逢迎來維持「這是一個團體」的現狀。這就是一種共依存。個人需要團體來證明自身的存在,但為了團體而犧牲了自我。團體需要個人來維繫現狀,但事實上卻虛偽脆弱的如玻璃般易碎。兩方都極度的依賴對方,但兩方都沒有因為這份依賴而產生任何正面影響。真正的友情在校園中是極為少見的。所謂的友情,通常都僅是對於歸屬感的錯誤尋求方式的產物罷了。
第三種共依存關係筆者認為是在現代愈來愈常見的速食愛情。當初向對方述說的愛意很容易就會在一段時間後便煙消雲散。這種關係在國中與高中尤其常見。對於大部分的少年少女來說,在15-18歲這段期間正是最想脫離家中管控的時刻。隨著知識與朋友圈的不斷擴張,家中長輩的管教日漸顯得迂腐與不入時,朋友間所講述的話題顯得有趣許多。因此,年輕的學子傾向於將時間與精力投入與朋友的交往中來獲得一種獨立於父母且能證明自己的歸屬感。不過,朋友圈所能帶來的心靈安定是有限的。畢竟,大部分的時候朋友所能帶給一個人安定的層面僅在於一種虛幻的團體共在感,它缺乏「愛情」的成分。就如同上一段所述,大部分的朋友圈實際上都非常的虛偽易碎。它無法像愛情那樣讓人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在精神上有被某人支撐著。然而,對於生活經歷普遍來說十分平板的青少年們來說,要得到家人以外的真愛是極為困難的。對於普遍的青少年來說,生活中根本不會有讓別人真心愛上自己的機會。即使如此,他們還是選擇了脫離家庭的籠罩而投向朋友圈的懷抱,這中間被落下的「愛情」使這些青少年的心中產生了空缺,將這塊缺漏的拼圖給填上就成了多數青少年們在友情外追求的另一項事物。
近幾年在國高中生之間愈來愈多交往與戀情就是藉著因脫離家庭的空虛感而產生的。筆者認為這不是真正的愛情,而是更為扭曲的共依存關系。真正的愛情當然也有填補內心空虛的目的,但並非是全部。上述的愛情更接近一種滿足自我需求的自利行為。與對方交往的目的並非是要共同營造雙方的和諧長期親密關係,而是要藉著對方的陪伴來感受到自己「被愛」的價值。所謂的「永不分離」指的不是在情愛上的,而是真的打算藉著與對方的永不分離來持續感受他人的「愛」中映照的虛構自我。在這類關係中,通常主動告白的那方會出現為對方過度奉獻的情況。就像賭博一般,投入的籌碼只會愈來愈多,為了維持情況有利以及關係和諧的現狀,主動投入賭博或感情的人通常會拚命的奉獻以使「當下」成為永恆。其背後的本質與情愛有決定性的不同,那是一種對「愛」的依存,是一種滿足自身的慾望。這類在愛情中奉獻自我的人通常到了最後會失去自己的內在,產生對於「愛」的成癮症。為了維持這段關係,他們可以不擇手段。但同時這種關係也可以很輕易的完結,只要當對方只剩下長相方面的英俊或美貌而內在漸顯的性格無法再使主動者感到歸屬與依賴時,這段情感便很容易就會瓦解。依賴對方供給情感的主動者會在盲目奉獻中失去自我,接受感情者會錯認對方的情感而在分離時受創更深。
這幾種關係都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從一開始,它們的方向就走歪了。只要仍處於共依存的框架中,所說的話語只會使方向錯誤的關係在錯誤的方向上扎下更深的根。在其中,這三種關係裡的人們都接受著他人給予的「自我」,並堅信著其真實。身處於由他人所設下的框架中,這三種關係裡的人們不斷壓抑自己在「自我」之外產生的情感。在第一種關係中,主角努力的將自己縮進母親為她設下的「自我」之中,堅信著這會是一條幸福的道路,但她卻無法壓抑自己對於文學的熱情。在第二種關係中,強迫自己融入群體的人堅信著自己身上的「喜歡**的團體」之標籤,因此努力壓抑著自身對於這個團體感到的不適與無聊之心情。在第三種關係中,將異性之間的愛做為家人之愛替代品的人們堅信著自己被「愛」的價值而忽略了對自身的適切照顧。他們認為在他人給予自己的「自我」之外產生的情感與意識沒有名字,是不該出現的虛假偽物。實際上,他們是畏懼這些不可名狀的情感會讓自己那構成「自我」外殼的形與名溶解,讓自己的內在一無所有。殊不知自己那藉由他人給予的脆弱自我才是徹頭徹尾的偽物,裡頭的成分全都是向他人借來的。換句話說就是操控「你」這個外殼的主動權都掌握在他人手中。
事實上這三種有共同的解決方案,只是第一種關係中的第一個例子更加極端。「不化為言語就無法傳達,僅憑話語卻又不足以表達清楚。得出的答案始終是錯誤的,這段扭曲得無法挽回的關係,是徹頭徹尾的偽物。--因此,至少要為這個贗品刻下足以將其破壞的傷痕,化為獨一無二的真物。」《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
在第一種關係的第一個例子中,主角茉莉跟母親的關係已經被共依存的相處方式給扭曲了本質,原本單純的家族之愛質變為束縛住兩人心靈的枷鎖。只要茉莉與母親仍然被這份病態的依賴給嵌制住,兩人的關係無法成為真正的母女。表面上和樂融融,私底下的關係卻與母女大異其趣。因此,茉莉選擇以結束生命的方式來將這段虛偽的關係刻下足以將其破壞的傷痕,藉著使母親悲痛來使她意識到自己失去的是「女兒」,將自己在她心中的身分標記從「自己夢想的載體」轉化為「女兒」,讓偽物在悲痛中成為真物。對於我們來說,要擺脫共依存的依賴關係必須先學會正確與他人交往的基本原則。人與人之間毫無疑問的可以建立聯繫,但個體與個體之間仍有其主體性。與一個人交往在任何方面都不等於要將自身與對方的界線融為一體,同時亦須謹記對方也沒有任何義務要讓你突破他的界線。接著,重新衡量一切事物的價值。共依存的背後意義就是對方的某項價值被視為絕對。重新衡量這一切意味著個人需要重新思索對方身上的那份價值是否只為他所有,並評估由自己來創造這份價值的可能。最後,不要畏懼自己。藉由自身生發的情感或許會無可名狀與難以控制,但那都是你親身體會到的事物,是做為一個人的存在證明。接納自己的情感與價值,不要用依賴他人的存在來逃避對於未知感受的恐懼,才能將虛偽化為真實。
責任編輯: 李佾學 核稿編輯: 鄒宇晴
參考資料
2.《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