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閱讀時間 ‧ 約 1 分鐘

麥可喬丹的教練

這次「講古」來談談在我19年半的身心科生涯中,印象很深刻的兩件趣事(不過骨子裡其實是同一件事)。
因為長得太幼齒(雖然我自己從來不這麼覺得),有些第一次就診的個案會露出狐疑的表情,用遲疑的語氣對我說:醫師你好年輕。潛台詞當然就是:確定會看病嗎?治得好我嗎?
演講時,常會談到子女教養與親子關係的內容(因為這原本就是身心科最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聽眾問我:請問醫師你有小孩嗎?當我回答「沒有」,他的臉上就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潛台詞當然就是:難怪可以說得那麼輕鬆寫意(不知人間疾苦)。
面對以上兩個情境,我當然是笑而不答就此揭過,但是心裡卻為他們感到可惜。因為這樣的反應常常連結到「找理由不改變」的深層心理。
此話怎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