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上網查詢Notion相關的資料,最常映入眼睛的一句話是:利用Notion作為你的「第二大腦」。
第二大腦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在筆記軟體裡面建立一個知識庫,並把你想要儲存的資訊丟進知識庫中。這個知識庫就像是你的第二個大腦一樣,可以從裡面隨時提取資訊出來。
「第二大腦」這個概念很有趣,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
第二大腦
不管人再如何努力、想把所有知識塞進腦海裡面,我們終究會發現: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情境:
假設我最近對於「培養領導力」很有興趣,於是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想當然地,並不是所有書中的技巧都適合現在的環境,因為「我所處的環境」和「書中作者所設定的」不一定相同。
這些讀過、但沒有應用的知識,因為缺少了「轉化為經驗的步驟」因此很容易就忘記了。
這樣我花費在讀書時間不就白費了嗎?
如果下次遇到「可以使用這些技巧」的情境,我不就要重新找出這本書、並重新閱讀一次嗎?
在現實中,更多的時候我們連這些知識在哪本書裡面都不知道。
在人生經驗中,我們常常接收到「現在用不到,但未來會用上」的資訊、知識。因為沒辦法立刻應用、化為自己的經驗,我們往往會很快地忘記這些東西。
這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將這些資訊丟進筆記軟體裡面,等到要使用的時候再從裡面提取知識。
透過這樣做,筆記軟體成為了我們的知識庫、就像是我們的第二個大腦。透過預先將會用的東西儲存在裡面,我們省下了未來查找、過濾資訊的時間。
把資料存進去就好了嗎?
單單只是把資訊打成文字、存放進筆記軟體並不能算是儲存,這只能稱為搜集而已。
儲存自己會用的東西之前,我們要先把東西變成自己的。
比如說:我今天看到一篇談「培養好習慣」的文章,我認為這裡面的資訊對我來說很有幫助。於是將他存進我的「第二大腦」中。
然後呢?
裡面的建議100%適合自己嗎?
我對這篇文章的看法是什麼?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什麼?難道下次我又要花時間重看這篇文章嗎?
相反的,如果在記錄的同時,我先將裡面的關鍵字標出來、寫下文章總結。
這樣下次我急須使用這篇文章中的技巧時,我就不用重新閱讀、重新思考。
這樣不是更有效率嗎?
在沒有加入自己的思考之前,這些知識都只能算是他人的。
橫向=卡片盒、縱向=知識庫 橫向=聯想&組合各種資訊
縱向=表達資訊之間的因果關係
我們的思維並不是一直呈現縱向的,我們在談論到一件事情時常常會聯想到類似的資訊。
縱向:A知識的前提下→導出B知識
橫向(聯想):想到B知識→聯想談論相同主題的D知識
這種水平式的聯想可以讓我們整合類似的資訊、審視他們之間的矛盾之處,並且從中激發自己的創意。
因此除了知識庫之外,我還會利用卡片盒筆記法、建立以橫向架構呈現知識的地方:卡片盒。
在回答我是怎麼做到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什麼是卡片盒筆記法?
以下是我的認知中的卡片盒筆記法:
卡片盒筆記法( Zettelkasten 筆記法)是由德國學者Niklas Luhmann所發明的。
在這套方法中,我們會將完整的知識拆分成一個個小模塊(Block),每個小模塊必須要具備:只記載一項事情、能被單獨理解。
P.s. 當初會被稱為卡片盒筆記法是因為Niklas Luhmann利用一張卡片記載一個模塊。
接著我們會依據小模塊中談論的主題給予他對應的標籤(Tag),一張卡片如果和多個主題有關就會被給予多個標籤。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網狀的知識架構。
在這個網絡中,只要打入想要的搜尋的標籤(一個或多個皆可)就能夠找到對應的卡片。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卡片盒筆記法的概念可以參考:
在記錄一本書的時候,我會選擇同時採用兩種方式保存裡面的知識。
- 在知識庫中創立專屬於這本書的頁面⇒協助將書中的知識以縱向的方式連貫呈現,保有知識之間的因果關係
2. 將裡面知識做成一張張的卡片,放入我的卡片盒中⇒讓談論同樣主題的知識可以互相激盪
要完成知識庫需要的習慣
要完成建構這個知識庫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我並不打算在這篇文章中詳細敘述。
但是在開始這項工程之前,你可以先開始培養儲存知識的習慣。
首先,你要知道的是:並不是只有書籍內的東西才稱作資訊。
每年總是有雜誌進行「台灣人一年讀幾本書」這種調查,許多我身邊的長輩在看到數字後總是會開始唸著: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有求知慾、不愛看書吸收新知怎麼跟得上時代。
書籍的確是一種傳播知識的強力媒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時代中,書已經不是唯一的媒介了。
在Youtube上面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影片,這些影片中不乏有專業醫師深入地講解醫學觀念。
Medium, 痞客邦, 方格子, 少數派這些網路文章平台中也有各式各樣的文章談論著許多新觀念、知識。
這些也都是承載資訊的媒介,但是上一輩的人往往不將他們考慮在內。
放更廣一點來看,其實我們每天都浸淫在資訊之海中。從同學之間的閒聊到新聞媒體全部都算是資訊的一部分。
以我個人來說,除了文章、書籍、影片這些來源之外,我還會將個人的一些特殊經驗寫成文章放進知識庫中。除了可以在寫的時候檢驗自己那時後的表現狀態、提出改進方法之外。保留這些個人經驗可以幫助你再遇到相同情境時,更快速地進入狀況。
結尾 在資訊媒介變化大的現代,一旦我們錯過了一些資訊,我們往往要花上許多時間在各種媒介中找尋他們,最有可能的下場是再也找不到這些資訊了。
把對將來有用的知識放進我們的第二大腦收藏,並且放進的知識不受限於媒介種類。
這是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應該做的功課。 P.s. 如果有什麼想要討論的,可以留言跟我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