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4/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時一時的》:乾燥的成長記事

《一時一時的》劇照(來源:金馬影展官網)
《一時一時的》劇照(來源:金馬影展官網)
原文寫於2020/12/02
《一時一時的》是今年(2020年)金馬影展之中我很喜歡的馬來西亞電影,也是我唯二在影展二刷的片子(另一部有二刷的是《消失的情人節》)。
故事講述一對母子之間的日常與成長。子健的媽媽交了男朋友,子健一開始對這個叔叔抱著些許敵意,像是偷偷跟蹤兩人進旅館,或是在兩人談話的時候故意發出吵雜聲,無非是對叔叔的惡作劇。但同時對於似乎即將遠離自己的媽媽感到不安,在這樣躁動的感受之中,子健試著學大人講話、試著學開車、試著抽菸,試著長大。
很喜歡導演葉瑞良曾用「乾燥」這個詞來形容這部電影,母子的互動之間相互拉扯游離,有種淡淡的危險的意思,但又是充滿愛的,真誠又樸實,像是一疊柴在火上燒,發出細碎的燒裂聲。風有時吹過,火勢會燃得張狂些,眼看要成災,但隨即又退回原本慵懶無害的樣子。
這部電影的基調就像這樣,一種反覆的、加法似的定律,在日常之中不斷堆疊著,鬆鬆散散的。每個情節與台詞的重複出現都把片中人物的關係更往上推進,母子在細碎的情緒之中慢慢走向彼此理解。這部電影把生活的瑣碎如實的記載下來,如此能夠很容易地與我們真實的感受對接。我們相信這樣的故事,因為我們也活在這樣的故事裡。
電影裡也頗有後設趣味,像是主角子健拍了一部短片,身旁所有大人都叫他加配樂,他總不願意,於是這部電影也沒有配樂了。只有當子健父親也叫他加配樂的時候,這時電影才出現幾秒尷尬突兀的配樂。彷彿說著「好了我加了你看吧有比較好嗎」,真是太有趣了。又或像是子健的小女友雪婷在幫他拍攝另一部短片時,對著鏡頭重複地說「其實你要拍什麼?」,不只是對於角色,也是對於創作者的一大叩問。是啊,這部電影其實在拍什麼呢?
一直以來都蠻喜歡看新導演的第一部長片作品,也容易被感動。總覺得那就是他們一生中最有感的體悟,是最最想說的話,不趁還沒有任何包袱的時候把握第一次的機會,就再也沒辦法說得好了。這種不顧一切的心情,也是我會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之一吧。
這部由新導演拍攝的作品確實仍十分粗礪,不過若以後設視角來看,粗糙的剪輯質感正呼應了子健自己拍的短片。這部片很聰明的把所有的缺點精工細作,轉換成另一種優勢,著實不易。導演初出茅廬的清澈質樸,更是讓缺陷變得難能可貴。畢竟,沒有多少創作者願意這樣把自己的生活血淋淋的生生切開,掏出一切交給觀眾。讓別人對自己的心思或人生指指點點,更是一種傷害吧?藝術確實與犧牲同義。在此基準之上,《一時一時的》長出了屬於導演個人的底蘊,精神豐沛,散發難以忽視的光芒,帶領觀者重回剛要成長的那段日子。
電影的開頭是子健擠進電梯,不等媽媽就直接把門關上。結尾則是媽媽叫子健先進了電梯,但最後子健還是走回來,陪媽媽一起等。看著看著,竟也覺得成長也不是壞事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