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西是韓國圖畫書領域卓越的創作者,以無文字書和嶄新的視覺設計引起注目。2002年於義大利出版的Alice in Wonderland(圖1)為登壇之作。隔年無文字圖畫書《兔子的復仇》(圖2)一書獲得瑞士最美麗圖畫書獎,初登場氣勢不凡,此後作家展開旺盛的創作生涯,更於2016年入圍安徒生獎決審,李蘇西的作品無疑的已享譽國際,成為韓國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李蘇西介紹
李蘇西(이수지, Suzy Lee 1974-)畢業於首爾大學美術系,從事插畫工作一段時間後,前往英國坎伯威爾藝術學院學習書籍藝術,李蘇西的圖畫書創作以「書籍藝術」為標竿,進行一系列無文字圖畫書的視覺實驗,巧妙的佈局與運用書籍裝幀的限制,探索出一條想像的邊界線—書溝(gutter),玩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圖畫書閱讀。以下介紹四部探索書籍邊界之作品:《愛麗絲幻遊奇境》(Alice in Wonderland)、《鏡子》、《海浪》、《影子》
例1:愛麗絲跌落的第一個畫景,是以法蘭契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所繪的《鞭打耶穌》(Flagellation of Christ,約繪於1458-60年)來製作的。這幅圖畫運用了文藝復興時期最新的視覺表現方法—透視法。這幅圖畫在西方藝術史中,被認定為最早能將透視線集中於單一消失點的作品。舞台上愛麗絲落在畫外,然而兔子竟已匆匆溜進畫中庭內(圖3),兔子怎麼跑進畫裡的?愛麗絲要如何進入畫中?這幅圖景展示了繪畫在二度平面上生產了三度立體空間的幻覺效果。
例2:愛麗絲穿越的第三幅作品是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瑞斯勒之墓》(The Tomb of the Wrestlers,約繪於1951-52年)。舞台上被一朵與整個舞台空間一樣大的玫瑰花所充滿,而愛麗絲則是卡在花瓣間,或者說,她正要從中鑽出來。令人疑惑的是:怎麼有那麼大的花呢?是花朵很大,還是舞台其實很小?卡在花瓣間的愛麗絲讓人聯想到卡洛爾筆下,身高大小變化了好幾次,一度被卡在房子裡的愛麗絲。
如同劇場一般,演出結束後,觀眾離席,觀眾起身時,讀者將會發現,原來所有的故事都發生於一座壁爐裡。壁爐外有個女子正在打掃室內、清掃壁爐內部。爐子上方演出的模型道具,散置在壁爐上面,隱約可看到幾張畫作明信片,分別是霍爾班(Holbein Hans the Younger)的《使節》(The Ambassadors),范艾克(Jan Van Eyck)的《阿諾非尼的婚禮》、波拉約奧洛(Antonio del Pollaiuolo)的《阿波羅和達芙妮》。這是作者向我們展示了書中劇場的「後臺」,上述這些圖片與這本書有著重要關聯,例如,《阿波羅和達芙妮》這張圖片,作者以負片嵌在最後一幕愛麗絲被兔子抓住的場景裡,作為隱喻 ; 女子開始打掃壁爐時,畫面上出現與真實尺寸一樣的手指擱在書頁上,提醒觀眾/讀者:翻頁是書籍組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圖5)。這場演出裡,觀眾/讀者的手也是參與演出的一部分,在故事進行時,我們沈浸在故事裡,不自覺是「翻書的手」讓「紙上劇場」成為可能。最後,一行彷如打字機敲下的字體寫著「我們的人生,不就是一場夢」,這是卡洛爾的墓誌銘,作家以此向卡洛爾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