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親子- 讓孩子成為孩子

有些人會以大學畢業後,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收入的進帳,或者發生了初次性行為、結婚後做為轉大人的標準,我們可以用生理、心理或者社會地位改變的方式去作為轉大人的標準。
似乎找到一個轉大人時機點很重要,或者可以說轉大人後好像就可以做些甚麼了?
國小時候的作文題目,長大後我要成為......?好似乎長大是小孩子的唯一人生目標。
在社會工作領域的現場,看著許多大人急忙著想要請社工師協助處理家庭或親子的議題,問著:
「我該怎麼跟我的小孩說話?」
「我要怎麼聽懂我孩子說的話?」
「如果這樣做的話,孩子會願意聽我說話嗎?」
通常社會工作服務的開始由一個人,但往往我們都曉得只單服務一個人,是不夠的除非他不需要回到家庭生活或者任何的社群。
因此在服務的輸送裡,社工時常要和家庭工作,在我的領域中多數時間是和父母。
回到父母們的擔心,我總會在聽完一輪大人們的焦慮和無助後問他們一句話:
「爸爸/媽媽,你們有當過小孩嗎?」
「廢話,當然阿」
「那你還記得當時的你遇到困難時怎麼處理嗎?」
「我就........然後就學會了....這就是過程阿」
「是阿,你的孩子也正在經歷這一個過程。」
接著就會看到父母沉默的臉看著我,原先高昂激動的情緒緩和下來,嘆了口氣。
當然,也有嘆氣後繼續據理力爭的父母。
親愛的父母
你可曾當過孩子的吧,可曾經歷在當孩子時的專屬孩子成長時間不容易的片刻。
我們所能做的是提供一個盡可能友善的社會,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被惡意對待。
並且教導他們如何辨識情境、辨識善惡學會自我保護及為自己的權益勇敢發聲。
這就是一個長大的過程,但我們沒有人可以保證這樣做就可以「一路順遂」。
一路順遂的長大是個謎!
沒有人一路順遂的就會爬、走、跳,生物的發展就是循序漸進。
親愛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需要循序漸進,困境沒有辦法不遇到,因為你我還有孩子對困境的定義都不同。
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好好地成為一個孩子,去經歷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感受,陪伴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孩子,才有能量繼續去學習當一個大人。
一個沒有好好當夠孩子的大人,他只是被社會裝進大人的軀殼中,被迫結束當小孩的日子,繼續地生活下去。
我相信,沒有人會惡意的去主動結束一個孩子快樂成長的階段應該經歷的生活面貌。
因此,放手讓孩子去學習,陪伴他們成為一個孩子該有的樣子,而非成為一個大人期待的孩子。
最後的最後
我時常在工作中,請父母回想起自己當孩子的樣子時,通常都會跟我說「我很聽話」、「我很乖」、「哪像他們這樣讓父母擔心」
我必須得誠實的說,這種說法太主觀了,畢竟你也不是你父母的角色,當時的你也只是個孩子呀!
當孩子經歷過當孩子的階段,而非當父母期待的孩子,才有機會按照身心發展時序,去完成兒少階段時該被培養的能力,而非當某個父母的小孩該有的樣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