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陶人印象#3:自在觀心的製壺職人/陳俞宏老師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我是買茶壺的人,會買這支壺嗎?」
工作時,陳俞宏老師腦中想的只有這件事。
陳俞宏老師作品系列。攝影 by 君俞陶陶坊。
和老師見面,是在農曆年後的週六下午。進入一樓工作室,幾個壺坯置放工作台上,即使是週末,老師仍埋首工作。

老師帶我們到樓上一間廳堂,靠角落的小桌子上擺著整組泡茶器具,另一邊牆面有座落地櫥櫃,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茶壺,是老師和他父親陳金城先生的作品。

承襲父親灌漿壺技藝,注入個人多元風格


「老爸當時製作石膏模型,有次客人請他協助製作茶壺的模型,便開啟了老爸的製壺生涯。」當時尚在求學的陳俞宏老師,寒暑假期間時常在家跟隨父親從事製壺工作。

跟著父親學習並工作的時光,為老師日後的製壺生涯累積了基礎能量;和父親一同創作的茶壺,則裝載著陶壺技藝的傳承。

老師拿起一支質地古樸的圓型小壺,壺身中段裝飾一圈多彩紋路,那是在父親指導下,用多次注漿方式所形成的彩繪圖樣。旁邊放著多組杯盤,也是當時一起創作的成品,泥料流動如彩色潑墨,有淳始的自然美。
陳俞宏老師與其父親的作品。攝影 by Cheri Lin。
後來老師當兵退伍,便承襲父親手藝,正式從事灌漿壺的製作。那個時期的作品,受限於石膏模型,茶壺造型差異不大,老師大多在壺身圖樣上展現創意巧思。老師拿出同一款壺型的四支茶壺,經由交叉運用灌漿技術、篆刻技法等工藝,每支茶壺分別展現不同的風格,有典雅也有古樸。
陳俞宏老師的灌漿壺,交叉運用灌漿技術與篆刻技法等工藝。攝影 by Cheri Lin。

從灌漿壺到手拉茗壺,揮灑無窮創意


隨著手拉坯壺在臺灣市場逐漸受消費者喜愛,老師開始跨入手拉茗壺製作。經由控制雙手施力,壺身形體不再受石膏模型的限制,呈現出更豐富的樣貌,像是龍蛋、瓜型、菱體、方錐、扁圓等,反映出老師不喜一成不變的創作性格。

這樣時刻尋求與眾不同的創作基因,在灌漿壺時期展現於壺身圖樣,在手拉壺時期則展現於壺身造型,並回歸到素面單色的風格。如此一來,老師可任靈感在茶壺上型塑出各式樣貌,同時藉手拉壺可讓茶葉舒展更佳的特性,讓收藏家品茶體驗更加美妙,兼收美觀、香氣和口感。
陳俞宏老師手拉茗壺,壺身呈現豐富樣貌。攝影 by 君俞陶陶坊。

回歸品茶初心,追求作品極致表現


無論是灌漿壺或手拉壺,老師始終如一地維持他的茶壺品質。購買客人最常給予老師的評語,即是「細緻」二字,因為老師作品的壺面相當光亮,觸感滑順,且壺蓋與壺身一體成型、完美貼合。

老師向我透露一段關於作品的插曲:「曾經有店家在我的作品旁邊黏貼『請勿拿起敲蓋』的提醒字樣,因為有些客人喜歡敲蓋聆聽聲響是否清亮,但我的壺蓋邊緣細滑(為了達到一體成型),輕輕敲可能就出現裂痕了。」提起這段往事,老師靦腆地沒有顯現太多表情,但眼神透露了自我肯定的笑意。

自我要求每支茶壺最佳品質的背後,是為了給予使用者最好的品茶體驗;畢竟,茶壺是因為喝茶而存在的器具,仍要以泡得出好茶為製作初心。

老師以「西施壺」為例,此壺型下半身較為寬廣,如美女西施的曼妙身形,茶葉也能夠在熱湯中展現其曼妙舞姿;經過與水分子的親密合舞,沖泡出濃郁順口的茶湯。仔細檢視這款剛製作完成的「西施壺」,線條優美,每一處接合點都平滑無暇,我小心翼翼托捧著,深怕一不小心失手滑落,毀了老師的傑作。
陳俞宏老師的西施壺,一體成型,線條優美平順,壺面光亮。攝影 by Cheri Lin。

心無旁鶩、專心致志的職人精神


老師的作品能達到如此「細緻」境界,也許是因老師在製壺過程「心無雜念」且「心靜如水」的緣故吧!

他人對壺的評價,不論好壞,我都虛心接受指正,但不會影響自己的心境;我在意的是我自己對每一支壺的用心。」這麼說著時的老師,眼眸清澈專注。「我想的只有一件事:『如果我是買茶壺的人,會買這支壺嗎?』」。

老師進一步向我闡述他的理念,認為茶壺會反映創作者當下的心思能量,並影響沖泡出的茶湯品質。因此,老師長年修身養性,維持內心平靜與思緒悠朗,「這樣我的茶壺沒有雜質,才能泡出味道純粹的好茶湯。」

從民國71年承襲父親衣缽製作灌漿壺、民國83年跨入手拉茗壺,至今已超逾四十個年頭,將近半個世紀的製壺人生。一路走來,老師秉持「把壺做好,其他隨緣」的態度,專心致志於製壺這一件事。面對產業大環境及喝茶習慣的轉變,老師沒有二心,仍持續想著如何做好一支壺,哪天說不定就會遇到有緣人。

環視櫥櫃內收藏的作品,除了早年與父親共同製做的茶壺,以及老師剛開始製壺的作品,我的眼睛被角落一對外型相同的茶壺吸引住目光。

「這是我做給我兩位女兒的,一人一支壺。」我翻看壺底刻字,分別印刻著兩個名字和年月日。「這是她們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對吧?」不知怎地,我的聲音有些激動。「是的,不過她們還不知道。」看著老師一貫帶著淺淺笑意的面容,我的眼眶有些濕潤。

陳金城老師的製壺知識與手藝,經由陳俞宏老師跨越數十年的製壺生涯,以新的姿態重新展現在陶藝創作世界裡,也串連了這對父子的情感記憶。而老師製作的這一對茶壺,將來或許也會是女兒們回憶這位職人父親的情感連結吧!
陳俞宏老師親手製作給兩位女兒的一對手拉壺。攝影 by Cheri Lin。

【小檔案】

  • 承襲父親陳金城先生的手藝,1982年正式從事灌漿製壺工作,1994年投入手拉茗壺創作。
  • 作品類型包含朱泥、墨泥、紫泥、花彩(星辰)等系列,茶壺一體成型、壺面平滑光亮,壺身造型多樣,展現其細緻工法。

【更多陳俞宏老師的作品】

  • 君俞陶陶坊-陳俞宏作品
    https://www.facebook.com/pg/chenteapot/photos/?tab=album&album_id=1984456404971162&ref=page_internal
鶯歌,往昔的陶瓷工業小鎮已逐漸轉型蛻變,成為今日兼容工業與文化的陶瓷觀光重鎮,也是臺灣文創產業地方創生的場域之一。這個專題每月將提供三篇文章,涵蓋「創作陶人」對陶藝創作者和作品的側寫、「鶯歌故事」集結當地近期活動與創生故事、「陶趣人生」分享如何用陶豐富生活,及「茶陶長知識」提供茶壺與飲茶的實用資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遊三鶯陶藝衛星展,3月份上場的是鶯歌陶瓷博物館旁的「福器製造所」。走進這個展間,就純粹地留給自己一個獨處時間。自在地看陶很好,和創作者閒聊挺棒,從吧台上隨心情挑杯茶喝也行,或是靠窗席坐打茶禪無妨。來「福器製造所」,歡喜看陶,歡喜過日子。
林成祐老師的製壺人生,無法掌握結果,而是享受創作過程的樂趣,甘之如飴。如同他的代表作「窯變壺」,土坯燒成前後的釉彩變化,往往出乎創作者意料之外;人生的發展與際遇,也總是難以預料,卻因此擁有轉折後的精彩。
品茶人士不可錯過的手拉坏壺名家,帶您了解鶯歌林永輝老師的創作故事及作品特色。至今 30 多年的手拉坏壺作品多元,從傳統的朱泥與黑膽,到翻轉材料分子變化的天然遠赤及隱金流柴燒,不講求絢麗式的浮誇裝飾,而是追求泡茶功能與壺身美感之間的平衡。
藝遊三鶯陶藝衛星展,3月份上場的是鶯歌陶瓷博物館旁的「福器製造所」。走進這個展間,就純粹地留給自己一個獨處時間。自在地看陶很好,和創作者閒聊挺棒,從吧台上隨心情挑杯茶喝也行,或是靠窗席坐打茶禪無妨。來「福器製造所」,歡喜看陶,歡喜過日子。
林成祐老師的製壺人生,無法掌握結果,而是享受創作過程的樂趣,甘之如飴。如同他的代表作「窯變壺」,土坯燒成前後的釉彩變化,往往出乎創作者意料之外;人生的發展與際遇,也總是難以預料,卻因此擁有轉折後的精彩。
品茶人士不可錯過的手拉坏壺名家,帶您了解鶯歌林永輝老師的創作故事及作品特色。至今 30 多年的手拉坏壺作品多元,從傳統的朱泥與黑膽,到翻轉材料分子變化的天然遠赤及隱金流柴燒,不講求絢麗式的浮誇裝飾,而是追求泡茶功能與壺身美感之間的平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師大的品茗課轉眼間來到第二期 雖說每期課程大綱大同小異, 也都有暖男譚鴻元老師、和相當有個性又有點搞笑的Jacky張家齊老師, 其中我輩理科人會很愛的,肯定是來自桃園茶改場的陳俊良老師! 他總能從科學觀點來解析茶葉品評,破解我卡在嘴裡說不出口的各種「為什麼?」 這期主題是我很愛的蜜香茶系列
Thumbnail
張仲禹是一位年輕的台灣陶藝家,從手拉坯成型的作品,到手捏的系列,以及最新的掘系列茶壺...,他不斷突破自我,無懼困難,展覽內容更是每⼀次都有新驚喜。本文將介紹他從2015年到2023年精采的陶藝創作歷程。
Thumbnail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本篇小品將捏陶的步驟與教養孩子、培訓員工等情境進行了類比,強調了在不同領域中都需要雙方共同的投入和努力。
Thumbnail
  ◇   加熱到適當溫度的水從纖細的壺嘴中傾入到裝有茶葉的瓷壺裡,瞬間熱水浸潤乾燥過的茶葉時,升起的清香不一會就充斥整個空間,在空中與甜膩的點心香氣融合為一體。   「呼……」   「來,這是木塔這邊盛產的果實點心。」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在師大的品茗課轉眼間來到第二期 雖說每期課程大綱大同小異, 也都有暖男譚鴻元老師、和相當有個性又有點搞笑的Jacky張家齊老師, 其中我輩理科人會很愛的,肯定是來自桃園茶改場的陳俊良老師! 他總能從科學觀點來解析茶葉品評,破解我卡在嘴裡說不出口的各種「為什麼?」 這期主題是我很愛的蜜香茶系列
Thumbnail
張仲禹是一位年輕的台灣陶藝家,從手拉坯成型的作品,到手捏的系列,以及最新的掘系列茶壺...,他不斷突破自我,無懼困難,展覽內容更是每⼀次都有新驚喜。本文將介紹他從2015年到2023年精采的陶藝創作歷程。
Thumbnail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本篇小品將捏陶的步驟與教養孩子、培訓員工等情境進行了類比,強調了在不同領域中都需要雙方共同的投入和努力。
Thumbnail
  ◇   加熱到適當溫度的水從纖細的壺嘴中傾入到裝有茶葉的瓷壺裡,瞬間熱水浸潤乾燥過的茶葉時,升起的清香不一會就充斥整個空間,在空中與甜膩的點心香氣融合為一體。   「呼……」   「來,這是木塔這邊盛產的果實點心。」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