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化與同理心淺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沒有人可以擊倒我們,除非我們先擊倒自己。
No one can defeat us unless we first defeat ourselves.
德懷特·大衛·艾森豪 Dwight Eisenhower,美國五星上將和第34任總統。
標籤理論是以形象互動理論為基礎。
形象互動理論又是以「意義」為犯罪現象的核心:
(1.)界定一個人為犯罪人之後對其行為的影響
(2.)犯罪對犯罪人的意義
(3.)行為與行為人被立法或刑事法界定為犯罪與犯罪人的過程
(4.)權力在犯罪之意義中所扮演的角色
標籤理論認為犯罪是社會互動的產物。當個人被有意義的他人貼上標籤,描述為偏差行為或是犯罪者時,他就會逐漸成為偏差行為或犯罪者。-犯罪學-許春金
個人被重要他人貼上標籤,描述為偏差或犯罪者時,他就逐漸會成為偏差行為或犯罪者。偏差或犯罪之定義, 取決於他人負面反應,與行為本質無關。公開譴責如司法審判的「身分貶低儀式」,使受處置者接受犯罪人自我形象,形成身分象徵。其個體分成四類:
(1)守法卻被誤為偏差的無辜少年;
(2)偏差並被認為偏差者的真正偏差少年,即標籤理論主要描述之類型;
(3)守法亦未被認為偏差的守法少年;
(4)有偏差但未被認為是偏差者的隱形偏差者。
-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
曾經被稱為最美風景的人,漸漸的被同袍、社會、媒體、政治、網絡影響,變成了批鬥他人、標籤他人、群體攻擊他人的魔人。究竟這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如同遠見雜誌的這一篇「你們這些XX同路人!」輸家思維:戰不贏對方,就先幫他們貼上壞蛋標籤 內所提到的觀點:
假如意見是建立在自認了解某個陌生人的內在想法上--即便是某個跟你很親之人的內心所想--那麼你很可能正身處精神監獄裡。你所能知的只是人們說了些什麼以及做了些什麼,而這些資訊,有可能是不完整或缺乏前後文;絕對無法像自以為的那樣,總是可以分辨出他人在想些什麼。只是感覺自己擁有這種能力,而通常這是一種錯覺。
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透過觀察人們的行為,來判斷他們是相對的善還是惡。但這一點只有在簡單的事情上才行得通,像是犯罪和霸凌;並且只有在我們對於各項事實非常確定的時候才行得通。
當然這種說法是很沉重的,因為每個人對於標籤他人的觀點的認知都不一樣,而且對於標籤他人這個做法,很多在作的人其實自己並不自覺,而且覺得很理所當然。尤其在疫情期間最為明顯。
例如最常見的某某地方群聚、誰誰沒戴口罩在外面、為什麼還有人要休長假要回家鄉........。然後網路就一窩蜂的群體攻擊這樣的行為。
可是,必須要了解一個問題,縱使行為違反法律規定,那也是應該交由法律處理,而不是由社為輿論來討伐,更不用說有的法規並沒有禁止的,只是規勸的行為卻用輿論來當作攻擊的手段。
或許人都需要有多一點的同理心與護心的尊重,有時候因為政策上的疏失與錯誤造成的人民的損失,一昧的護航或攻擊不同聲音的人,並不見得一個好的現象。沒有人願意失去利益或健康,也沒有人該因為有不同聲音而受到謾罵。個人認為,意見是用來討論的,錯誤有時候很明顯地展現在眼前的時候,其實更應該要共同的去督促,而不是去謾罵、攻擊、檢討不同聲音的人。
如果都能好好的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尊重不同觀點的人,理性平和地去討論觀點,或許才會讓這個社會更美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14內容數
淺談武術相關的訓練、迷思與相關的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hitm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但是裡面有時候還是會有些樂趣,尤其是學長會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又覺得好像有道理的話語。大概是這樣的: 雨傘與帽子: 規定室內(騎樓也算)不能戴帽,老一輩的說法是室內戴帽、無法(髮)無天。
心靈擁有其自我棲息之地,在其中可能創造出地獄中的天堂,也可能創造出天堂中的地獄。-約翰.彌爾頓(失樂園)(John Militon,Paradise Lost)
懂得說話的智者,他說的話像〔鑰匙〕和〔密碼〕,簡單幾個字,就解開人們的疑惑。愚者說的話,卻像噪音,話多煩人又讓人聽不出重點。 你要當智者?還是愚者?關鍵不在於說話,而在於你懂不懂得〔攻心〕。
《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是一部在199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菲利普·諾伊斯執導,改編自傑佛瑞·迪佛於1997年撰寫的同名小說。主要演員有丹佐·華盛頓、安潔莉娜·裘莉、皇后·拉蒂法。 美國紐約市警局的著名警探林肯·萊姆在四年前執行一次刑偵任務時不幸受傷,導致幾乎全身癱瘓,只剩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始記
屏東鐵橋位在屏東線九曲堂車站和六塊厝車站之間,橫跨高屏溪,又稱為下淡水溪鐵橋,1911年日本為了運送屏東平原的沙糖等物資,而決定興建跨越下淡水溪的鐵橋,引領鐵路到屏東,並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技師飯田豐二著手規劃,從此開展了屏東的鐵路時代。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但是裡面有時候還是會有些樂趣,尤其是學長會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又覺得好像有道理的話語。大概是這樣的: 雨傘與帽子: 規定室內(騎樓也算)不能戴帽,老一輩的說法是室內戴帽、無法(髮)無天。
心靈擁有其自我棲息之地,在其中可能創造出地獄中的天堂,也可能創造出天堂中的地獄。-約翰.彌爾頓(失樂園)(John Militon,Paradise Lost)
懂得說話的智者,他說的話像〔鑰匙〕和〔密碼〕,簡單幾個字,就解開人們的疑惑。愚者說的話,卻像噪音,話多煩人又讓人聽不出重點。 你要當智者?還是愚者?關鍵不在於說話,而在於你懂不懂得〔攻心〕。
《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是一部在199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菲利普·諾伊斯執導,改編自傑佛瑞·迪佛於1997年撰寫的同名小說。主要演員有丹佐·華盛頓、安潔莉娜·裘莉、皇后·拉蒂法。 美國紐約市警局的著名警探林肯·萊姆在四年前執行一次刑偵任務時不幸受傷,導致幾乎全身癱瘓,只剩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始記
屏東鐵橋位在屏東線九曲堂車站和六塊厝車站之間,橫跨高屏溪,又稱為下淡水溪鐵橋,1911年日本為了運送屏東平原的沙糖等物資,而決定興建跨越下淡水溪的鐵橋,引領鐵路到屏東,並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技師飯田豐二著手規劃,從此開展了屏東的鐵路時代。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篇文章探討了階級制度對人性的影響,指出很多問題表面上是人性問題,實際上是階級思維問題。文章中通過論述例子,從學校、宗教到國家元首,說明階級制度對於個人行為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作者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是一篇對當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Thumbnail
「權威原理」是影響力的第五大武器,人們傾向於相信和服從權威的意見或指示。益處包括從權威人士那裡獲得實際好處和訊息,但也存在潛在風險,如盲從導致的誤判。史丹福監獄實驗展示了權勢對人行為的影響,強調了社會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善用「借權威」的能力尤為重要,尤其在健康議題等關鍵決策時,請多方求證以避免誤判。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自我的理解和選擇的思考,強調了內在的渴望和價值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過覺察自己的渴望,可以從被動變成主動,從受害者轉變為具有力量的人。同時提供了參加共學活動的資訊。
  每一組關係之中,成員間的權力都不可能完全對等。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將之辨認出來,並且讓參與的成員都充分地意識到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此避免社會中的特定群體成為系統性的受害者、也讓另一些人沒有機會繼續系統性地加害他人。
Thumbnail
『我們不能控制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激勵管理大師 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 在當今多元且複雜充斥著無數角色與職業的社會裡,『鄙視鏈(Despise Chain)』這一概念,如同一把雙刃劍,既揭示了人類群體間的階級感知,也反映了個體間的價值觀差異。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篇文章探討了階級制度對人性的影響,指出很多問題表面上是人性問題,實際上是階級思維問題。文章中通過論述例子,從學校、宗教到國家元首,說明階級制度對於個人行為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作者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是一篇對當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Thumbnail
「權威原理」是影響力的第五大武器,人們傾向於相信和服從權威的意見或指示。益處包括從權威人士那裡獲得實際好處和訊息,但也存在潛在風險,如盲從導致的誤判。史丹福監獄實驗展示了權勢對人行為的影響,強調了社會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善用「借權威」的能力尤為重要,尤其在健康議題等關鍵決策時,請多方求證以避免誤判。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自我的理解和選擇的思考,強調了內在的渴望和價值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過覺察自己的渴望,可以從被動變成主動,從受害者轉變為具有力量的人。同時提供了參加共學活動的資訊。
  每一組關係之中,成員間的權力都不可能完全對等。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將之辨認出來,並且讓參與的成員都充分地意識到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此避免社會中的特定群體成為系統性的受害者、也讓另一些人沒有機會繼續系統性地加害他人。
Thumbnail
『我們不能控制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激勵管理大師 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 在當今多元且複雜充斥著無數角色與職業的社會裡,『鄙視鏈(Despise Chain)』這一概念,如同一把雙刃劍,既揭示了人類群體間的階級感知,也反映了個體間的價值觀差異。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