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證的主體絕對主義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過去的文章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可否證的主體絕對主義〉2023-03-15


  除了懷疑主義,另一個在哲學裡令人困擾的立場是相對主義。與難以實踐的懷疑主義不同,相對主義徹底地享受到了多元民主時代的紅利。我們不再能像過去那樣直接指出一件事情的錯誤,由於「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點」,無論你如何地驗證過那些你要表達的事情,它都在「是你的觀點」這一層次上,和另一個人的口無遮攔處於相同位階。


  面對這種躲藏在自由、民主、多元隙縫的相對主義,一種最簡單的反擊就是威權的獨斷論。雖然威權且獨斷,但它不見得是一種應該要避免的錯誤。譬如在防疫上,那些明顯與事實相牴觸的說法,就不能被作為一種觀點來容忍。政府在這個議題上認定了一些說法是事實,違反這些事實的,就可以且應該透過公權力來懲罰。


  而在另一些情況中,譬如公司老闆的價值觀與指示,或者更加專政的國家中的更廣泛事項、或者科學、教義、市場機制、公平正義,也都會在一些場合中被獨斷地相信為不容反駁的真理。就像存在主義漫畫中的形上學隊長,獨斷論隨時準備用祂正義的鐵拳擊破種種懷疑主義與相對主義說法。



  然而,這種作法並不真正解決了那些問題,而是「禁止」了那些問題。就像中國的網友會到《午夜計程車》這部不知名的短片的豆瓣頁面上給一部不存在的韓國電影打上好評。去直接地給定一種文化中的標準答案,並要求所有人接受的作法,已經難以在這個時代中成立。而另一方面,在同樣的問題上,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又會有各自親近的答案,一群人相信一種觀點、另一群人相信另一種。


  一種更加符合這個時代的替代說法出現了,名曰社群主義。這種觀點接納了獨斷論的單一或最高價值,但將範圍侷限在特定的社群當中。因此可以表面上保護住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價值觀,又可以透過限定範圍的共識來讓一切不至於失控混亂。「不同社群有不同社群的玩法」,好像知道這一點了,就可以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互相尊重。



  但社群主義這種看似調和的想法非但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增加了更多問題:它的內部有著獨斷論的問題、外部則保留相對主義的問題。在此之外,還多出了不同文化之間能不能互相干涉的問題,以及社群內的人能否與如何脫離社群接受其他價值觀的問題。


  更甚者,「普世價值」在這樣的立場中斷然無存,要嘛從一開始就沒有,要嘛「普世」就僅僅是最大的那一個社群,沒有真正切事的意義,只是被更多或更早地接受,完全偶然也完全獨裁。同時,更多的「政治正確」與「政治錯誤」言論也都棲身於社群主義的保護傘,在「我們有我們的觀點,你應該要尊重」的咒語下,對事實的探究竟然窒礙難行。



  事實上,上述的所有立場都有一個共通的背景,那就是「知識論式的恐懼」:害怕相信到錯誤的答案、害怕批評到可行的答案、害怕沒有答案。


  在這種恐懼當中,為了避免非真理的侵擾,人們也將真理拒之門外。所有想法可能都是錯的、所有想法可能都是對的、只有一種想法是無論如何對的、沒有任何想法是無論如何對的。乍看之下這些選項窮盡了我們對真理的可能立場,然而,它們都僅僅是基於害怕所得到的立場,忽略了對我們最有益的獲知真理的可能方法。



  《實用主義》第六章,威廉.詹姆斯的一句話點出了實用主義的真理觀核心:「我們在今天就必須靠今天所能取得地真理過活,並隨時準備在明天稱之為假。」


  這種包含了「可錯論」思維的實用主義真理觀對我們的思考有著重大的啟發。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的確都會有一種--基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獨特的立場,但這種立場並不是一種任意與相對。


  而是,每個人的這一種最終而言的立場是應該被自己完全地信任,應該要被理解為絕對地正確的。就像當我們去解讀一位哲學家或任何一個有著強韌人格的人物時,我們有辦法去說「如果是這個人的話,他一定會/一定不會這樣想」。當我們嚴格地去考察包括自己的每一個人時,只要我們有真正地正視與落實自己的思維與人格。我們就可以給出專屬的主體絕對論立場。



  但這種絕對論有別於前面被我們稱為獨斷論的那種絕對,或社群主義下單一社群立場的那種絕對。在我們堅定我們當前的立場時,我們需要帶著一種可錯論的思維。由於我們知道自己相信的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是錯的,但我們仍要帶著今天相信的真理過活。我們能夠勇敢地去相信那些給予最多證據到我們手上的想法,並接受那可能會錯的風險。


  所以我們不需要鄉愿地去說什麼都可以是對的、也不用為了保有一個信念而變得獨裁。我們基於那些對我們而言足夠好的理由去構成那些基於我們的生命經驗我們必須要達成的相信。


  我們的信念可能會錯,但我們對那些信念的相信不會錯。我們可以相信某件事情正確與否有接近二分之一的機率,但不需要對任何事情半信半疑。就像那最靈敏與盡責的偵探一樣,一但得到了更好的證據,我們要能夠果斷地換上新的真理。就像鑑定出一個更高品級的裝備時,穿上它,無須質疑。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2G2AS5F2zg28Ftcuam84eQ3JuuYRPqvjY4DWasTko1TTH4pcWKoj7y2pd5BQFeYRQ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7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決策盲點,在理論上它叫做確認性偏誤又叫肯證偏誤,也就是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決策盲點,在理論上它叫做確認性偏誤又叫肯證偏誤,也就是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接案執行時會不會有完美主義的發生,還是說都以業主為主,不會有完美主義,如何克服?」我試著拆解上述提問,這題牽涉到兩個議題,與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Thumbnail
「接案執行時會不會有完美主義的發生,還是說都以業主為主,不會有完美主義,如何克服?」我試著拆解上述提問,這題牽涉到兩個議題,與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