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醫師的兩難與「權勢推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0開始肆虐全球的COVID-19疫情,對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就連「醫療」領域也不例外,尤其明顯的是「開業醫師」。
原因不難理解:擔心到人多處被傳染,特別是「病菌」原本就比較多的醫療場所,因而減少看診頻率。大醫院醫師的薪水來源不只門診,而開業醫師的收入百分之百得靠看診個案多寡而定,因此受到的影響最大。
即使疫情嚴重度減緩,仍有許多科別每月看診人次並未恢復,甚至持續減少,最明顯的就是耳鼻喉科與小兒科。
為什麼會如此呢?最大原因就是民眾的衛生習慣「被改善」了。包括:口罩戴好戴滿、勤洗手勤消毒、減少前往群眾聚集處、保持社交距離。因此,常見的感冒、流感、腸病毒等傳染性疾病大幅減少。最大的連帶影響,當然就是「醫師收入大幅減少」。在疫情高峰時期,甚至有開業醫師必須向銀行貸款,才能支付房租與員工薪資。
上述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弔詭的矛盾:醫療固然是為了治療病患、治癒疾病,但最高目標其實是「預防疾病」(以健康的飲食預防代謝性疾病、以施打疫苗預防感染、以規律的運動預防三高等)。
理論上,病患變少表示民眾的健康習慣與疾病預防都做得很好,醫師應該要覺得開心、慶幸才對。然而,現況卻是「醫師不太開心」。
理由包括:原本應付大量看診病患所「準備」的人力、物資,在看診人次減少好幾成、甚至折半的現況下,顯然就成為過高的成本,進而降低收入。此外,醫師本身的投資、貸款、花費等開銷太高,當現金流減少,就可能出現周轉困難的狀況(可別以為醫師的「存款」都很多,有錢人是很會運用錢來替自己「生錢」的)。
更弔詭的狀況出現了:醫師究竟應該「希望」越多人生病、越多人看診、收入隨之水漲船高?或者應該希望民眾都做好預防疾病的動作,甚至自己也投入宣導疾病預防,然後讓自己的收入節節降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0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60會員
963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醫師,我一定要找你看才行,我找別人看都不會好。」「你這個問題,一定要去找XX醫院的XXX醫師才會有效。」 不管是在門診中或市井街坊間,都很常聽到這類的對話。 究竟有沒有「無可取代」的醫師?這個疑問在近20年的看診生涯中,常常在我腦中縈繞、思考。
這次「講古」來談談在我19年半的身心科生涯中,印象很深刻的兩件趣事(不過骨子裡其實是同一件事)。 因為長得太幼齒(雖然我自己從來不這麼覺得),有些第一次就診的個案會露出狐疑的表情,用遲疑的語氣對我說:醫師你好年輕。潛台詞當然就是:確定會看病嗎?治得好我嗎?
以下提出我所認為「理想」的身心科醫師該具備的三個條件,並藉此勾勒出我對「視病猶親」的想法。此外,雖然每個科別的醫病互動不盡相同,但我相信其中仍有不少共通點值得參考。 ※對你說「理」,而非說「教」 ※告訴你「實話」,而非「場面話」 ※視你為「人」,而非「病人」,更非「家人」
「醫師,我一定要找你看才行,我找別人看都不會好。」「你這個問題,一定要去找XX醫院的XXX醫師才會有效。」 不管是在門診中或市井街坊間,都很常聽到這類的對話。 究竟有沒有「無可取代」的醫師?這個疑問在近20年的看診生涯中,常常在我腦中縈繞、思考。
這次「講古」來談談在我19年半的身心科生涯中,印象很深刻的兩件趣事(不過骨子裡其實是同一件事)。 因為長得太幼齒(雖然我自己從來不這麼覺得),有些第一次就診的個案會露出狐疑的表情,用遲疑的語氣對我說:醫師你好年輕。潛台詞當然就是:確定會看病嗎?治得好我嗎?
以下提出我所認為「理想」的身心科醫師該具備的三個條件,並藉此勾勒出我對「視病猶親」的想法。此外,雖然每個科別的醫病互動不盡相同,但我相信其中仍有不少共通點值得參考。 ※對你說「理」,而非說「教」 ※告訴你「實話」,而非「場面話」 ※視你為「人」,而非「病人」,更非「家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醫師,除了名聲與收入高,也需面對長工時與高壓力的問題。本文介紹了醫師執行業務所得的申報方式以及計算方法,同時也列舉了國稅局查核的重點,以及其他與報稅相關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產業別跟職位的關係;有機會跟醫生接觸 因為每個月跟醫生的研討會及有關產品的設計 問題會跟醫生討論;我還記得曾經我跟同事 醫生閒聊職場上工作的事;我們都知道醫生 是高壓高薪環境;有時候還會有醫療糾紛被告 所以我就問醫生什麼可以讓你承受這樣的環境啊! 他笑笑說因為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尊重;還有錢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專業人員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面臨的挑戰。作者以醫療人員和社工為例,探討了他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的責任和困境。這篇文章強調了對專業人員的尊重和理解,並呼籲人們以更寬容的態度看待這些工作。
Thumbnail
醫師個人薪資所得,或診所結算的執行業務所得,容易導致醫師個人綜所稅率適用的級距攀升。2018年的稅改,讓股利收入可採行固定稅率以分離計算,未必需與醫師個人的他項收入來源合併申報。而分離或合併申報的決策關鍵,則取決於醫師綜所稅率的高低。
Thumbnail
昨天拜會一位醫學中心 護理大老 今年衛福部+醫院良心發現 亞東 急重症 輪大夜班 3節+年終+單位績效 +東+西 來到了 年百 我離開醫療體系時 醫院門診月薪還不到3萬5 長期護理師被白瞟 好多年 現今2024大家都不想幹 年輕人選擇躺平 才陸陸續續加薪? 衛
Thumbnail
這幾天,每家新聞都在爭頭條,就是討論護理師的薪水如何增補,以挽救更多醫院的護師荒,這個問題真的很多值得討論程度,因為若不好好的規劃,將來情況可能是急診塞的更嚴重,因為患者無法住院之問題,我覺得這真的是國安(國人安全)之風險,希望大家不能忽視。
Thumbnail
護理師普及時薪還輸外勞 在醫院通常需提早點班很晚下班(下班要求不打卡) 只有長期輪大夜班年薪約80 (醫學中心) 要要求學分 進階 一堆文書報告等雜7砸8 除非你是個管較偏正常班 但正常班也很難有4 很多社會壞人抓定護理師想要正常班 開出價碼比保全還低 良心被狗吃? 有時衛服部是大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醫師,除了名聲與收入高,也需面對長工時與高壓力的問題。本文介紹了醫師執行業務所得的申報方式以及計算方法,同時也列舉了國稅局查核的重點,以及其他與報稅相關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產業別跟職位的關係;有機會跟醫生接觸 因為每個月跟醫生的研討會及有關產品的設計 問題會跟醫生討論;我還記得曾經我跟同事 醫生閒聊職場上工作的事;我們都知道醫生 是高壓高薪環境;有時候還會有醫療糾紛被告 所以我就問醫生什麼可以讓你承受這樣的環境啊! 他笑笑說因為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尊重;還有錢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專業人員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面臨的挑戰。作者以醫療人員和社工為例,探討了他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的責任和困境。這篇文章強調了對專業人員的尊重和理解,並呼籲人們以更寬容的態度看待這些工作。
Thumbnail
醫師個人薪資所得,或診所結算的執行業務所得,容易導致醫師個人綜所稅率適用的級距攀升。2018年的稅改,讓股利收入可採行固定稅率以分離計算,未必需與醫師個人的他項收入來源合併申報。而分離或合併申報的決策關鍵,則取決於醫師綜所稅率的高低。
Thumbnail
昨天拜會一位醫學中心 護理大老 今年衛福部+醫院良心發現 亞東 急重症 輪大夜班 3節+年終+單位績效 +東+西 來到了 年百 我離開醫療體系時 醫院門診月薪還不到3萬5 長期護理師被白瞟 好多年 現今2024大家都不想幹 年輕人選擇躺平 才陸陸續續加薪? 衛
Thumbnail
這幾天,每家新聞都在爭頭條,就是討論護理師的薪水如何增補,以挽救更多醫院的護師荒,這個問題真的很多值得討論程度,因為若不好好的規劃,將來情況可能是急診塞的更嚴重,因為患者無法住院之問題,我覺得這真的是國安(國人安全)之風險,希望大家不能忽視。
Thumbnail
護理師普及時薪還輸外勞 在醫院通常需提早點班很晚下班(下班要求不打卡) 只有長期輪大夜班年薪約80 (醫學中心) 要要求學分 進階 一堆文書報告等雜7砸8 除非你是個管較偏正常班 但正常班也很難有4 很多社會壞人抓定護理師想要正常班 開出價碼比保全還低 良心被狗吃? 有時衛服部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