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藥生活|藥到病除就是好藥?長期追求「速效療法」背後潛藏的代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睡不著就吃安眠藥、經痛就吃止痛藥、焦慮就吃抗焦慮的藥…這些症狀似乎當下得到了緩解,從西醫思維來看,目的也確實達成——身體哪裡疼痛,就先解除那裡的疼痛。西醫的藥品多用於「抑制症狀」,卻無法有效根除病因。當然,這些治標不治本的「速效藥」所伴隨的副作用更不在話下。儘管如此,對於急症的處理,西醫藥品可以說是最迅速有效率的解方。(想像開刀手術完,如果不吃止痛藥的話,那會是多麽痛不欲生的事!)
這些抑制症狀的藥物,短期救急時或許可以這麼使用,但面對身體的不適,若是讓服藥成為一種常態性的應對方式,卻不去處理造成身體不適的根本原因久而久之,病根可能會逐漸加重,身體甚至開始產生耐藥性——同樣的疼痛,需要更高劑量、更頻繁服用,症狀才能夠得到緩解——從本來好處理的輕症,到最後演變為無法完全康復、得終身依賴藥物控制的時候,那就得不償失了!

疼痛,其實是身體的一種天然警報系統

「疼痛」是人體天然的警報系統,是身體發動的自我保護機制。身體若是喪失了疼痛的感知能力,我們便無從得知體內的功能機制哪裡出現異常,也不知道如何適時地調整。如果只是一味地透過藥物抑制這些表面病徵,卻不去深究並解決造成症狀的成因,最後反而會導致身體的保護機制失靈,真正根本的問題還是沒能得到解決。
唯有先建立對疼痛與疾病的正確認知,也才能依循這些生理跡象找到真正的原因,對病根「下藥」,而不是身體一痛,就急著擺脫不適的感受。

無論主流西醫或傳統中醫,都應著重「喚醒人體自癒力」

身體事實上是一部能夠自行運作與調適的精密有機體。日本頂尖腦外科醫師岡本裕在《90% 的病自己會好》一書中主張,只要人體的自癒能力正常,體內 90% 的病痛都能自行修復;致力於結合傳統醫學與替代醫學的整合醫學醫師 Andrew Weil 也在他的著作《自癒力》(Spontaneous Healing)提到:「自癒力就是人體內醫術高明的醫生。」
人體的自癒力是與生俱來的自我修復能力,能夠使體內各生理機能系統和諧運作,讓身體維持在平衡狀態。其中自癒系統包含了免疫力、內分泌調節能力、修復能力(癒合與再生)、代償能力、應激能力、神經系統等。因此,若是能活化、啟動人體的自癒功能,體內自然有恢復正常運作的修復機制,病痛發生的機率也自然會減少。
反之,如果只為求緩解一時的症狀,用高偏性、麻痺、阻絕等快速有感的方式直接壓制,並濫用像抗生素、消炎藥等藥物來對治時,身體的自癒機制不但被破壞,隨著耐藥性增強,服用的劑量和強度也得不斷提高,而藥效越強的藥物,往往毒性和副作用都越強,長期下來恐怕會造成生理機制不可逆的毀損。

身體不舒服,不能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真正的健康,並不是都不生病,而是在追求一種動態平衡,讓身體週期性的波動趨於穩定,所以面對身體發出的不適訊號,千萬不能用病急亂投醫的方式處理,用更激烈的方式將身體的疼痛蓋過去。這只會讓它暫時消失,未來還是會反覆發作,甚至程度加劇。
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說過:「疾病的療癒是靠自身的自癒力,醫師只是從旁協助而已。」無論是透過西醫的治療、借助中醫的調養、或是運用現代先進的生物科技技術來改善健康問題,唯有找出造成身體異常的根源、強化身體的自癒原力,並給予身體充分的時間修復,才有可能真正地從病痛中解脫,長期維持身體的健康平衡。
健康沒有速成的方法,只有紮實的保養累積。
參考資料
Heho健康》人體自癒力超強,5招教你喚醒體內的自癒力
揚生慈善基金會》自癒力——身體裡的醫生
(首圖來源:Photo by Christina Victoria Craft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1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住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年來,綠色生活當道,環保潮流也吹到飲食生活上,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環境友善的飲食選擇。由於肉牛、肉豬等動物在養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甲烷等溫室氣體,因此越來越多人就開始尋找可以替代動物肉的「替代肉」。 根據瑞信研究院日前的研究報告《全球糧食體系:探索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全球糧食總產量有 3 成以上被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在 6 月 11 日結束 G7 峰會,會上討論到 COVID-19 疫苗、疫源調查、台海局勢、新疆與香港人權議題、經濟振興措施、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與俄羅斯的關係等;其中,G7 峰會也討論到了氣候變遷問題。 G7 集團由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義大利組成,近日在環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接續上一篇「2021 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上):全球碳定價進度為何?」,世界銀行接著談到碳權(碳信用、碳抵銷 Carbon Crediting)機制與企業內部企業內部碳價機制的趨勢與應用。 全球發行
智能居家聽起來很酷,透過 5G 與物聯網,你可以輕易地操控一切居家設備;還有大數據的運用,也能讓生活增添不少便利。然而,在充分享受科技帶來好處的同時,無形中也消耗了更多資源,增加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建築與空間作為當代人的生活重心,舉凡工作、娛樂、日常作息……超過 7 成的時間我們其實都在「室內」度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範圍涵蓋國際、國內、地方層級。報告也有說明各政府要加速達到長期減碳目標可參考的措施,包含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與碳權機制。世界銀行說明,很高興能看到各國政府一一開始推動各自的碳定價政策,然而要達成《巴
疾病,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纏上身,先前一篇探討了亞健康狀態以及忽視它對人們的生活品質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知到:預防總是勝過治療——改善體質、良好生活型態都是邁向真健康的首要條件。 參考閱讀:失眠、焦慮、過敏、三高…「亞健康」悄悄來敲門了嗎?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一直以來不停向大眾呼籲,健康是人生最重
近年來,綠色生活當道,環保潮流也吹到飲食生活上,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環境友善的飲食選擇。由於肉牛、肉豬等動物在養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甲烷等溫室氣體,因此越來越多人就開始尋找可以替代動物肉的「替代肉」。 根據瑞信研究院日前的研究報告《全球糧食體系:探索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全球糧食總產量有 3 成以上被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在 6 月 11 日結束 G7 峰會,會上討論到 COVID-19 疫苗、疫源調查、台海局勢、新疆與香港人權議題、經濟振興措施、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與俄羅斯的關係等;其中,G7 峰會也討論到了氣候變遷問題。 G7 集團由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義大利組成,近日在環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接續上一篇「2021 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上):全球碳定價進度為何?」,世界銀行接著談到碳權(碳信用、碳抵銷 Carbon Crediting)機制與企業內部企業內部碳價機制的趨勢與應用。 全球發行
智能居家聽起來很酷,透過 5G 與物聯網,你可以輕易地操控一切居家設備;還有大數據的運用,也能讓生活增添不少便利。然而,在充分享受科技帶來好處的同時,無形中也消耗了更多資源,增加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建築與空間作為當代人的生活重心,舉凡工作、娛樂、日常作息……超過 7 成的時間我們其實都在「室內」度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範圍涵蓋國際、國內、地方層級。報告也有說明各政府要加速達到長期減碳目標可參考的措施,包含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與碳權機制。世界銀行說明,很高興能看到各國政府一一開始推動各自的碳定價政策,然而要達成《巴
疾病,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纏上身,先前一篇探討了亞健康狀態以及忽視它對人們的生活品質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知到:預防總是勝過治療——改善體質、良好生活型態都是邁向真健康的首要條件。 參考閱讀:失眠、焦慮、過敏、三高…「亞健康」悄悄來敲門了嗎?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一直以來不停向大眾呼籲,健康是人生最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體有您想像不到的強大自癒力。 自癒力是人體與生俱來的潛能,具有巨大的神奇力量, 不會因年齡增大而消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中醫/民俗(經絡)調理是為了使身體恢復平衡、啟動自癒力。文章提到了如何茁壯身體和練就心理的容量,強調了保養對身心順應變化的能力(自癒力)的重要性。若出現自癒力無法應付的情況,也提到了透過加強調理、不同的保健法、醫療等方法來提高自身的自癒力,找回身體平衡。
Thumbnail
人類身體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系統,擁有著驚人的自癒能力。無論是小到刮傷、感冒,還是大到手術後的恢復,我們的身體都在默默地進行著自我修復和恢復功能。這種能力被稱為自癒力,是我們健康和生存的重要保障。 💫什麼是自癒力?💫 自癒力指的是人體自身對於受損或受到攻擊後能自我修復的能力。這種能力涉及多種生理
Thumbnail
身體痠痛不只是急性原因,而是因為筋膜系統的失衡所導致的慢性結果。痠痛調理的目標應該從痠痛消除,轉為找到偏移的點,還原筋膜結構。本文將解決痠痛的長遠之道。
Thumbnail
止痛藥常被當成萬靈丹,但你聽過是要三分毒嗎?今天帶大家看看台美對止痛藥的使用與美國最新一代的鴉片戰爭。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健康資訊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方法?真正的療癒不僅是暫時的改善,更是長期健康的保障。文章將以兩個關鍵說明如何篩選健康及療癒資訊。
Thumbnail
因為自己愛熬夜,加上連續感冒後,身體狀況不佳、易疲憊,開始尋找中醫調理身體,意外發現即使沒時間看中醫,也有便利又安心的漢方產品。食用一個月後,明顯感受到身體轉變,特別是改善睡眠品質和精神狀態。原來漢方養生可以這麼方便,讓我非常開心!!
  「安慰劑效應」聽上去很神奇。在通俗的表述下,它被理解為「只要患者相信治療有效,即便是本應無效的治療也會變得有效」。但這樣的理解本身便蘊含了弔詭的地方,如果安慰劑效應為真,那麼,那些「本應該無效的治療」就不是本應該無效,它們「本來」就會有效。
Thumbnail
市面上標榜減壓按摩的課程不少,但敢提到零疼痛的商家卻不多。想想有些人腳底按摩按的哭天搶地,其實按摩這件事不該跟疼痛掛勾。一旦出現難忍的疼痛感,或許就離受傷不遠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體有您想像不到的強大自癒力。 自癒力是人體與生俱來的潛能,具有巨大的神奇力量, 不會因年齡增大而消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中醫/民俗(經絡)調理是為了使身體恢復平衡、啟動自癒力。文章提到了如何茁壯身體和練就心理的容量,強調了保養對身心順應變化的能力(自癒力)的重要性。若出現自癒力無法應付的情況,也提到了透過加強調理、不同的保健法、醫療等方法來提高自身的自癒力,找回身體平衡。
Thumbnail
人類身體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系統,擁有著驚人的自癒能力。無論是小到刮傷、感冒,還是大到手術後的恢復,我們的身體都在默默地進行著自我修復和恢復功能。這種能力被稱為自癒力,是我們健康和生存的重要保障。 💫什麼是自癒力?💫 自癒力指的是人體自身對於受損或受到攻擊後能自我修復的能力。這種能力涉及多種生理
Thumbnail
身體痠痛不只是急性原因,而是因為筋膜系統的失衡所導致的慢性結果。痠痛調理的目標應該從痠痛消除,轉為找到偏移的點,還原筋膜結構。本文將解決痠痛的長遠之道。
Thumbnail
止痛藥常被當成萬靈丹,但你聽過是要三分毒嗎?今天帶大家看看台美對止痛藥的使用與美國最新一代的鴉片戰爭。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健康資訊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方法?真正的療癒不僅是暫時的改善,更是長期健康的保障。文章將以兩個關鍵說明如何篩選健康及療癒資訊。
Thumbnail
因為自己愛熬夜,加上連續感冒後,身體狀況不佳、易疲憊,開始尋找中醫調理身體,意外發現即使沒時間看中醫,也有便利又安心的漢方產品。食用一個月後,明顯感受到身體轉變,特別是改善睡眠品質和精神狀態。原來漢方養生可以這麼方便,讓我非常開心!!
  「安慰劑效應」聽上去很神奇。在通俗的表述下,它被理解為「只要患者相信治療有效,即便是本應無效的治療也會變得有效」。但這樣的理解本身便蘊含了弔詭的地方,如果安慰劑效應為真,那麼,那些「本應該無效的治療」就不是本應該無效,它們「本來」就會有效。
Thumbnail
市面上標榜減壓按摩的課程不少,但敢提到零疼痛的商家卻不多。想想有些人腳底按摩按的哭天搶地,其實按摩這件事不該跟疼痛掛勾。一旦出現難忍的疼痛感,或許就離受傷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