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9/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憂鬱症是什麼?到底是生理的問題還是心理的疾病?

憂鬱症很難歸類於單一原因

最近看到阿滴發佈的影片,讓我想到有很多人總喜歡在生病時,拚命的要幫問題歸因,有些疾病的確是可以這樣做,像是登革熱就肯定和蚊子脫離不了關係,但有些疾病,不能單一的歸類在某個因素上。
像是心理疾病,我們各種常見的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都不是可以找到一個絕對正確歸因的疾病,我們不能只因為某個人血清素濃度過低,或者這個人曾經有什麼不良的環境刺激,就通通像鞭屍那樣,將該原因興師問罪。

不同體系對憂鬱症有不同解說

在不同的體系中,總會有各種造成憂鬱症的說法,西醫、中醫、身心靈領域等等,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解說。而今天就用過往在心理系的教育中,所學到的知識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假如把我們每個人出身時所帶有的原廠設定,都形容成一台車子
有些人一出生就是法拉利,天生就是有比較好的性能、避震、速度等等,所以即使偶爾遇到一些崎嶇不平的路,也都有較好的乘坐經驗。但也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是一台中古車,車體老舊、設備不齊,在遇到同樣滿坑爛泥的路時,就顯得更為狼狽、辛苦。

先天條件X後天環境

我把人比喻成車子,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天生的基因、生理條件就是不相同,有些人因為自己先天的條件較好,所以即使遇到和他人相同的挫折,也總能在一翻腥風血雨後,又找到自己的路往前。有些人在相同環境,卻因為天生的條件,就使的他比別人更容易發病、引發問題。
又或者是一台法拉利,可是不斷地跑在坑坑巴巴的路上,另一台中古車,卻行駛在平坦的柏油路,久了可能法拉利也會罷工,而中古車因為一路順遂,所以沒有讓陳年的老問題發作。

每個人對不同挫折的適應程度不同

還有一種可能,同樣都是車子,可是有的比較擅長跑山路、有的比較擅長跑沙灘、有的只能跑公路,也就是說每個人對不同的挫折適應程度都不同。有些人可能擅長處理工作,可是家庭關係一蹋糊塗,所以當家庭一出問題,就會承受不住;可是有些人雖然在工作上不順遂,但和家庭關係親密,卻反而可以在親情這關迎刃而解。
以上的總總解釋,在心理學習慣稱之為「體質說」,也就是說會不會發病,同時和天生條件以及後天環境有關,兩者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藥物與心理諮商同時進行效果最好

這兩者的交互作用,才是造成一個人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兩者缺一不可。我們無法單就某個狀況,直接指明著是誰一定有問題,而在治療上,也常常會是生理藥物與心理治療同時進行,會有比起單一治療方式,達到更好的效果。
憂鬱症的治療,向來是一場長期戰,針對不同受眾,像是陪伴者、個案本人、旁觀者等等,可能都有不盡相同的解方與治療,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上網查,坊間也一直都有許多相關的資料與書籍,或者如果大家有興趣,我也可以嘗試寫寫看,但不管說的再多,我認為唯一不變的重要心態,就是減少批評,多點同理心。
多點同理心,應該不只是對他人,也包含對自己。

看不慣的是對方身上與自己相似的刺

當我們可以減少對自己的苛責與承攬不必要的責任時,在別人身上看見相似的問題,也就不會那麼刺眼,有許多時候,我們看不慣的,只是對方身上那個與自己身上相似的刺。
我們因為擔心自己有憂鬱症,或者為了符合社會期待,要求自己不可以有負面情緒,而當看到對方釋放出這樣的訊息時,就下意識的為了保護自己而批判或責怪他人。

先看見自己有相似的擔心

但其實回過頭來看,很多時候我們在攻擊他人時,其實也同時在責怪自己。
如果我們可以試著理解,是因為我害怕得到憂鬱症、我害怕有負面情緒、我害怕自己也會掉入情緒的漩渦中,所以在我看到別人有這些狀況時,會先責罵對方,這樣一來好像自己的世界就不會崩塌,但同時也成為了綑綁住自己的一條繩子的話,或許就已經是一種對他人的溫柔了。
我們或許可以試著,先看見自己其實也有這樣的擔心。
然後再慢慢去覺察這樣的擔心有沒有更深層的原因、背景,像剝洋蔥那樣一層一層,挖開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光是這樣的覺察,就足以讓我們對世界有一些改觀。
假如有越來越多人帶著這樣的意識,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可愛與包容一些,因為我們會知道,社會上有許多人都有相似的狀況,而且因為這些共感,讓我們不會太孤單。
共感就是,沒關係我也是
我是溫曉風,持續在撰寫「心理學與人生經驗」的專題中!
努力將U質好文分享給大家,請大家也不吝嗇地給予我一些留言或鼓勵,讓我有更多的動力維持寫作!
如果你還心有餘力的話,也歡迎各位乾爹乾媽給我一杯咖啡的打賞,讓我在困難的疫情時代,可以靠著寫作生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