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憂鬱症是什麼?到底是生理的問題還是心理的疾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憂鬱症很難歸類於單一原因

最近看到阿滴發佈的影片,讓我想到有很多人總喜歡在生病時,拚命的要幫問題歸因,有些疾病的確是可以這樣做,像是登革熱就肯定和蚊子脫離不了關係,但有些疾病,不能單一的歸類在某個因素上。

像是心理疾病,我們各種常見的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都不是可以找到一個絕對正確歸因的疾病,我們不能只因為某個人血清素濃度過低,或者這個人曾經有什麼不良的環境刺激,就通通像鞭屍那樣,將該原因興師問罪。

raw-image

不同體系對憂鬱症有不同解說

在不同的體系中,總會有各種造成憂鬱症的說法,西醫、中醫、身心靈領域等等,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解說。而今天就用過往在心理系的教育中,所學到的知識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假如把我們每個人出身時所帶有的原廠設定,都形容成一台車子

有些人一出生就是法拉利,天生就是有比較好的性能、避震、速度等等,所以即使偶爾遇到一些崎嶇不平的路,也都有較好的乘坐經驗。但也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是一台中古車,車體老舊、設備不齊,在遇到同樣滿坑爛泥的路時,就顯得更為狼狽、辛苦。

raw-image

先天條件X後天環境

我把人比喻成車子,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天生的基因、生理條件就是不相同,有些人因為自己先天的條件較好,所以即使遇到和他人相同的挫折,也總能在一翻腥風血雨後,又找到自己的路往前。有些人在相同環境,卻因為天生的條件,就使的他比別人更容易發病、引發問題。

又或者是一台法拉利,可是不斷地跑在坑坑巴巴的路上,另一台中古車,卻行駛在平坦的柏油路,久了可能法拉利也會罷工,而中古車因為一路順遂,所以沒有讓陳年的老問題發作。

raw-image

每個人對不同挫折的適應程度不同

還有一種可能,同樣都是車子,可是有的比較擅長跑山路、有的比較擅長跑沙灘、有的只能跑公路,也就是說每個人對不同的挫折適應程度都不同。有些人可能擅長處理工作,可是家庭關係一蹋糊塗,所以當家庭一出問題,就會承受不住;可是有些人雖然在工作上不順遂,但和家庭關係親密,卻反而可以在親情這關迎刃而解。

以上的總總解釋,在心理學習慣稱之為「體質說」,也就是說會不會發病,同時和天生條件以及後天環境有關,兩者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raw-image

藥物與心理諮商同時進行效果最好

這兩者的交互作用,才是造成一個人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兩者缺一不可。我們無法單就某個狀況,直接指明著是誰一定有問題,而在治療上,也常常會是生理藥物與心理治療同時進行,會有比起單一治療方式,達到更好的效果。

憂鬱症的治療,向來是一場長期戰,針對不同受眾,像是陪伴者、個案本人、旁觀者等等,可能都有不盡相同的解方與治療,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上網查,坊間也一直都有許多相關的資料與書籍,或者如果大家有興趣,我也可以嘗試寫寫看,但不管說的再多,我認為唯一不變的重要心態,就是減少批評,多點同理心。

多點同理心,應該不只是對他人,也包含對自己。
raw-image

看不慣的是對方身上與自己相似的刺

當我們可以減少對自己的苛責與承攬不必要的責任時,在別人身上看見相似的問題,也就不會那麼刺眼,有許多時候,我們看不慣的,只是對方身上那個與自己身上相似的刺。

我們因為擔心自己有憂鬱症,或者為了符合社會期待,要求自己不可以有負面情緒,而當看到對方釋放出這樣的訊息時,就下意識的為了保護自己而批判或責怪他人。

raw-image

先看見自己有相似的擔心

但其實回過頭來看,很多時候我們在攻擊他人時,其實也同時在責怪自己。

如果我們可以試著理解,是因為我害怕得到憂鬱症、我害怕有負面情緒、我害怕自己也會掉入情緒的漩渦中,所以在我看到別人有這些狀況時,會先責罵對方,這樣一來好像自己的世界就不會崩塌,但同時也成為了綑綁住自己的一條繩子的話,或許就已經是一種對他人的溫柔了。

我們或許可以試著,先看見自己其實也有這樣的擔心。

然後再慢慢去覺察這樣的擔心有沒有更深層的原因、背景,像剝洋蔥那樣一層一層,挖開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光是這樣的覺察,就足以讓我們對世界有一些改觀。

假如有越來越多人帶著這樣的意識,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可愛與包容一些,因為我們會知道,社會上有許多人都有相似的狀況,而且因為這些共感,讓我們不會太孤單。

共感就是,沒關係我也是
raw-image
我是溫曉風,持續在撰寫「心理學與人生經驗」的專題中!
努力將U質好文分享給大家,請大家也不吝嗇地給予我一些留言或鼓勵,讓我有更多的動力維持寫作!
如果你還心有餘力的話,也歡迎各位乾爹乾媽給我一杯咖啡的打賞,讓我在困難的疫情時代,可以靠著寫作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陶農-avatar-img
2021/07/26
再慢慢去覺察這樣的擔心有沒有更深層的原因、背景,像剝洋蔥那樣一層一層,挖開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光是這樣的覺察,就足以讓我們對世界有一些改觀==>這是賽斯心法說的覺察,非常重要
溫柚榕-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10
原來還有這種資源阿~謝謝你的分享~有機會會去聽聽看~~謝謝你
avatar-img
溫柚榕聊聊天
95會員
161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溫柚榕聊聊天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每個人都有堅強和脆弱的兩面,社會常只肯定堅強的一面,忽略脆弱。然而,脆弱讓我們更懂得愛與同理心。過度追求正能量反而可能造成壓力,壓抑負面情緒。我們需要接納自己的脆弱,允許自己悲傷,給予自己空間療癒,才能成為完整、自信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3/04
每個人都有堅強和脆弱的兩面,社會常只肯定堅強的一面,忽略脆弱。然而,脆弱讓我們更懂得愛與同理心。過度追求正能量反而可能造成壓力,壓抑負面情緒。我們需要接納自己的脆弱,允許自己悲傷,給予自己空間療癒,才能成為完整、自信的自己。
Thumbnail
2024/10/31
隨著網紅的興起,心靈課程成為許多人尋求情緒支持與靈性成長的管道。本文探討網紅分享的心靈課程經驗以及社交媒體如何放大他人的幸福感,造成內心的匱乏和焦慮。透過剖析心靈課程的吸引力及其背後的心理因素,提供對於人際關係、自我認同及生活價值的深入反思。最終,強調回歸真實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呼籲大家珍惜身邊的人。
Thumbnail
2024/10/31
隨著網紅的興起,心靈課程成為許多人尋求情緒支持與靈性成長的管道。本文探討網紅分享的心靈課程經驗以及社交媒體如何放大他人的幸福感,造成內心的匱乏和焦慮。透過剖析心靈課程的吸引力及其背後的心理因素,提供對於人際關係、自我認同及生活價值的深入反思。最終,強調回歸真實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呼籲大家珍惜身邊的人。
Thumbnail
2024/10/13
《荒野機器人》,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在我介紹它以前,先看一下得獎紀錄: ★ 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 美國獨立書商聯盟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柯克思書評》中年級年度最佳童書 這部電影不僅適合成人觀賞,亦推薦與孩子共同探討相關主題,提供更深刻的思考與感受。
Thumbnail
2024/10/13
《荒野機器人》,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在我介紹它以前,先看一下得獎紀錄: ★ 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 美國獨立書商聯盟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柯克思書評》中年級年度最佳童書 這部電影不僅適合成人觀賞,亦推薦與孩子共同探討相關主題,提供更深刻的思考與感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偶然在一個影片中,說著為什麼會憂鬱,怎麼讓憂鬱好起來,有認同的部份,也有不同認同的地方,不過談論過程中的輕描淡寫,讓我感到不太愉快,因為當日常的小憂鬱,演變成長時間憂鬱時,就並非只是簡單的想太多、看不開,而是綜合生理及心理某些方面的失衡,造成的疾病
Thumbnail
偶然在一個影片中,說著為什麼會憂鬱,怎麼讓憂鬱好起來,有認同的部份,也有不同認同的地方,不過談論過程中的輕描淡寫,讓我感到不太愉快,因為當日常的小憂鬱,演變成長時間憂鬱時,就並非只是簡單的想太多、看不開,而是綜合生理及心理某些方面的失衡,造成的疾病
Thumbnail
習慣或對事物可以預測的控制感是,我們安全感的來源。舉例而言,在7-11超商前,垃圾車每天晚上7點到,我只要在這時間點回到家,提垃圾就可以。不需要煩惱哪裡有垃圾車或什麼時候才能倒垃圾,這樣的安定感或大腦自動化思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規劃未來。
Thumbnail
習慣或對事物可以預測的控制感是,我們安全感的來源。舉例而言,在7-11超商前,垃圾車每天晚上7點到,我只要在這時間點回到家,提垃圾就可以。不需要煩惱哪裡有垃圾車或什麼時候才能倒垃圾,這樣的安定感或大腦自動化思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規劃未來。
Thumbnail
秘密一:病痛與疾病的唯一根源 壓力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表示90%的健康問題都與壓力有關,史丹佛大學的立普頓博士表示超過95%的病痛與疾病與壓力有關。 失衡的神經系統導致生理壓力,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像是汽車的油門,副交感神經就像是汽車的煞車,二者應該是平衡的運行著,若失衡就會像暴衝的汽車般會出
Thumbnail
秘密一:病痛與疾病的唯一根源 壓力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表示90%的健康問題都與壓力有關,史丹佛大學的立普頓博士表示超過95%的病痛與疾病與壓力有關。 失衡的神經系統導致生理壓力,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像是汽車的油門,副交感神經就像是汽車的煞車,二者應該是平衡的運行著,若失衡就會像暴衝的汽車般會出
Thumbnail
2022/04/10 講題:身心靈關係的奧秘 講師:王怡仁醫師 接受自己的性格,才會好起來
Thumbnail
2022/04/10 講題:身心靈關係的奧秘 講師:王怡仁醫師 接受自己的性格,才會好起來
Thumbnail
憂鬱症雖然在現代被稱為一種病,但憂鬱的現象是身體對我們發出的警訊,告知我們必須脫離現在這對自身不利的情況,而本書的作者,一個有憂鬱症的英國記者約翰.海利到了各個地方探索人們的幸福跟不幸,發現了七個讓人憂鬱的原因。
Thumbnail
憂鬱症雖然在現代被稱為一種病,但憂鬱的現象是身體對我們發出的警訊,告知我們必須脫離現在這對自身不利的情況,而本書的作者,一個有憂鬱症的英國記者約翰.海利到了各個地方探索人們的幸福跟不幸,發現了七個讓人憂鬱的原因。
Thumbnail
病終究是苦痛的,你不會想要被藥物控制,也不該將其視為潮流,不然有病的人不願吃藥看醫生,沒病的人裝病,高高興興去找醫生拿藥,否認與不否認顛倒,好像過於荒唐了。
Thumbnail
病終究是苦痛的,你不會想要被藥物控制,也不該將其視為潮流,不然有病的人不願吃藥看醫生,沒病的人裝病,高高興興去找醫生拿藥,否認與不否認顛倒,好像過於荒唐了。
Thumbnail
有很多人總喜歡在生病時,拚命的要幫問題歸因,有些疾病的確是可以這樣做,像是登革熱就肯定和蚊子脫離不了關係,但有些疾病,不能單一的歸類在某個因素上。像是心理疾病,我們各種常見的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都不是可以找到一個絕對正確歸因的疾病,我們不能只因為某個人血清素濃度過低,或者…
Thumbnail
有很多人總喜歡在生病時,拚命的要幫問題歸因,有些疾病的確是可以這樣做,像是登革熱就肯定和蚊子脫離不了關係,但有些疾病,不能單一的歸類在某個因素上。像是心理疾病,我們各種常見的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都不是可以找到一個絕對正確歸因的疾病,我們不能只因為某個人血清素濃度過低,或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