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允不允許,脆弱的那一面存在?

你允不允許,脆弱的那一面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

每個人都同時擁有著兩個自我,堅強的那個我與脆弱的那個我。

堅強的那一面,包含許多被社會認同與歌頌的特質,像是勇敢、果斷、正向、理性、堅持……等等;脆弱的那一面,則有太多我們總是恨不得屏除的特質,例如絕望、害怕、恐懼、情緒化、懦弱、負面思考等等。

我一直堅定的相信,人--同時擁有這兩個自我,而且毫不衝突。

你認同嗎?

脆弱的本身也有美好

社會歌頌的特質,一直都比較偏向堅強的那一面,對於有如此表現的人總是讚譽有加。

可正是因為這樣才更令人擔心,因為當社會越不能接受人性脆弱的那一面,就會讓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越來越遠,也越來越難以展現真實的自我。

過度的偽裝,需要消耗掉我們大腦更多的認知與心理調適,於是生活變得更筋疲力竭,直到再也無法假裝,崩潰的那一刻到來。

我們能不能看見,脆弱的自我,其實也有存在世上的必要價值?

脆弱的自我,讓我們懂得去愛、去關懷他人、對人產生同理,因為我們也曾那樣身處在幽暗的時刻裡,所以更懂得珍惜身邊的美好。

顯然,脆弱也有存在的必要性。

正能量也許才是最後一根稻草

然而,在社群媒體的過度包裝下,現今越來越多口號型的正能量語錄,因為如此才能符合社會的期待,但老實說,這個社會總是期待的正能量,反而有可能是壓垮身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負面的情緒還沒有解決與釋放前,那些正能量對我們到底是助益還是壓抑?

好像灌下一瓶能量飲,短暫的激發身體的熱量,暫時的應付解決了困難,可是長期累積的那些脆弱與不堪,可以釋放嗎?又該如何釋放?

儼然這個時代,就因為時常處在「不夠悲傷,也悲傷的不夠」的情況。

在脆弱的時候,看一些正向的影片,好像就沒有那麼悲傷了(不夠悲傷),加上社會也不允許脆弱,生活中也沒有時間好好覺察自我,所以也沒有時間好好悲傷(悲傷的不夠)。

給予更多愛與接納吧

「你要趕快站起來。」

這一類型的正能量話語,仔細想想,雖然乍聽之下是一種鼓勵,但某種程度其實就隱藏著「這個社會不希望你軟弱,所以你要趕快站起來」這樣的意思。

我們能不能允許對方悲傷?

也許在大人的社會中,會因為許多現實的因素而不得不面對,但在維持生活的基本以後,例如該上班的時間上班、盡量維持三餐與睡眠規律之後,能不能多給自己一些時間,或許哭泣、或許放空、或許使用一些藝術媒介宣洩情緒等等,讓我們有足夠的空間做自己以後,再慢慢的站起來呢?

我誠心希望,這個時間能對於脆弱的那一面,更多的寬容與接納。

接受自我就不必依賴社會認可

社會越是快速的變動,我們越需要給予自己空間。

很多時候騰出空間,也才給了自己療癒的機會。

我們才能明白,那些已經被壓抑許久的另一面,其實很渴望被看見,因為他的存在也有美好的意義。

當我們開始接納自己多元的特質存在,有時堅強、有時脆弱,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你不需要過於正向,而是學習接納更多面向的自我。

你可以害怕、恐懼、悲傷、擔憂、焦慮、難過、失望,那些種種當我們能學習看見時,我們才能更靠近真實的自我。

也許不會變得更好,但能成為支持自己的力量。

假如一個人能接納這些不被社會大眾認同的樣子,就會在無形中承接住掉落的自己。

我們就不用外放自我價值與認同,不再依賴社會給我們認可。

一旦不需要社會給我們認可,就不需要一直表現出社會期待的樣子,並且能從其中長出更多自信。

因為我們會知道,不管有多少的考驗,我都可以因此脆弱,但也可以承接住所有路過的風雨,直到繁花又盛開的那一刻。

avatar-img
溫柚榕聊聊天
94會員
160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溫柚榕聊聊天 的其他內容
隨著網紅的興起,心靈課程成為許多人尋求情緒支持與靈性成長的管道。本文探討網紅分享的心靈課程經驗以及社交媒體如何放大他人的幸福感,造成內心的匱乏和焦慮。透過剖析心靈課程的吸引力及其背後的心理因素,提供對於人際關係、自我認同及生活價值的深入反思。最終,強調回歸真實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呼籲大家珍惜身邊的人。
《荒野機器人》,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在我介紹它以前,先看一下得獎紀錄: ★ 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 美國獨立書商聯盟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柯克思書評》中年級年度最佳童書 這部電影不僅適合成人觀賞,亦推薦與孩子共同探討相關主題,提供更深刻的思考與感受。
5/5荒野機器人
你也習慣反芻性思考嗎 那天因為工作沒有做好,所以一直耿耿於懷。隔天是假日,我依然對於昨天的事情謹記在心。雖然不至於難以專注,但偶爾想起時,還是會一直反覆著當下的情節,這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反芻(Rumination)」。 本文探討了反芻性思考的負面影響,以及如何透過自我覺察來釋放這種困擾。
隨著網紅的興起,心靈課程成為許多人尋求情緒支持與靈性成長的管道。本文探討網紅分享的心靈課程經驗以及社交媒體如何放大他人的幸福感,造成內心的匱乏和焦慮。透過剖析心靈課程的吸引力及其背後的心理因素,提供對於人際關係、自我認同及生活價值的深入反思。最終,強調回歸真實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呼籲大家珍惜身邊的人。
《荒野機器人》,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在我介紹它以前,先看一下得獎紀錄: ★ 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 美國獨立書商聯盟排行榜暢銷書 ★ 美國《柯克思書評》中年級年度最佳童書 這部電影不僅適合成人觀賞,亦推薦與孩子共同探討相關主題,提供更深刻的思考與感受。
5/5荒野機器人
你也習慣反芻性思考嗎 那天因為工作沒有做好,所以一直耿耿於懷。隔天是假日,我依然對於昨天的事情謹記在心。雖然不至於難以專注,但偶爾想起時,還是會一直反覆著當下的情節,這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反芻(Rumination)」。 本文探討了反芻性思考的負面影響,以及如何透過自我覺察來釋放這種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