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另外一個30日挑戰-Day17-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Chapter.1 不批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日期:7/23
  • 閱讀時間:7:40 - 8:00
  • 寫作時間:8:00 - 8:30
  • 製圖時間:8:35 - 8:40
  • 閱讀書籍: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為何會有批評抱怨?
無論什麼情況下產生批評抱怨,我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件事「每個人具有不同觀點」,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情,都會有各自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也許來自每個人過去的各種經驗。
然而當我們面對另外一個不同的觀點時,我們往往都是先採取「拒絕態度」,會優先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最正確的。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採取跟我們想像中不同的做法時會認為對方是「錯的」,甚至有些人嘴巴上說認同,但是骨子裡卻還是極力批評抱怨
所以在批評抱怨前,先放下自己的既有觀點,先了解對方腦袋裡面如何思考,基於什麼原因而生的觀點。
批評責備其實也是種溝通模式
你覺得批評責備抱怨,是一種溝通方式嗎?如果這是種溝通方式,那會是「有效」的溝通方式嗎?
無論在家庭或是職場上,許多的批評抱怨可說是屢見不鮮,相信連我們自己都很常在抱怨,如果靜靜的思考一下為何會批評抱怨?大多數的人可能都會回答「抒發心裡的不滿」
沒錯!這是人之常情,在心理層面上,當我們遇到看不過去的事情,自然的就會產生批評抱怨。但是在現實層面上呢?批評抱怨解決問題了嗎?情況獲得改善了嗎?尤其在人際關係上,「批評抱怨並不會讓關係獲得改善,而是容易更加惡化」
批評責備似乎是種天性,我們可能都曾經做過批評抱怨別人,但是換個角色時,回想看看當我們自己受到批評抱怨,心裡的感受是什麼?反應是什麼?往往在批評抱怨後的焦點就不是在原本的議題上,容易轉換到「自我認同的拉鋸戰」
就像前面提到的每個人會具有不同的觀點,每個人會有不同的「主觀意識」,同時這也是一種對自我的認同,「批評抱怨時就是否定他人觀點」,這時候可以想想當對方覺得被否定的時候,是否還能溝通呢?是否會傷及彼此關係呢?
在這本書當中的第一章精髓「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期:7/21 閱讀時間:6:40 - 7:00 寫作時間:7:00 - 7:30 製圖時間:7:30 - 7:35 閱讀書籍:我想好好跟你說話-第四堂 「這時候的我需要什麼?」,而這裡「所謂的需要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可能更接近更為抽象的需要」比如說當我跟孩子一起相處的時
    日期:7/19 閱讀時間:6:25 - 6:45 寫作時間:6:45 - 7:10 製圖時間:7:10 - 7:12 閱讀書籍:我想好好跟你說話-第二堂 平靜觀察並陳述事實 這是一個打破我們平常習慣的一種說話模式,我們習慣觀察到某件事情之後,就會立刻在心中給予某個事件一個
    日期:7/18 閱讀時間:6:50 - 7:10 寫作時間:7:10 - 7:35 製圖時間:7:35 - 7:40 閱讀書籍:我想好好跟你說話-第一堂 關係越親密,越要經營友好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幸福感的最高峰會有兩個高峰,第一個是在婚後的的蜜月期會呈現出第一個高峰,那
    日期:7/16 閱讀時間:7:00 - 7:15 寫作時間:7:15 - 7:43 製圖時間:7:43 - 7:5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本篇談到的重點會在於「接收到回饋後的行動」,也就是收到回饋以後如何讓自己朝向實作的方向。 的確這也是收到回饋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日期:7/16 閱讀時間:6:55 - 7:15 寫作時間:7:15 - 7:5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接受到對方的回饋建議後,下個階段則是「該如何回應對方」。整個對話過程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 起頭:決定對話的走向,思考這場對話目的為何? 在收到對方的回饋建議後,首
    「活在當下」這個詞,相信我們一定從很多地方都看過,然而又是為什麼不要回在過去或是未來呢?這就要先從一段影片開始看起 這段是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的致詞,其中最關於活在當下的在於第三個談到關於「死亡」的故事。 其中一段提到每天早上在盥洗的時候,賈伯斯會問自己一句話「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後一
    日期:7/21 閱讀時間:6:40 - 7:00 寫作時間:7:00 - 7:30 製圖時間:7:30 - 7:35 閱讀書籍:我想好好跟你說話-第四堂 「這時候的我需要什麼?」,而這裡「所謂的需要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可能更接近更為抽象的需要」比如說當我跟孩子一起相處的時
    日期:7/19 閱讀時間:6:25 - 6:45 寫作時間:6:45 - 7:10 製圖時間:7:10 - 7:12 閱讀書籍:我想好好跟你說話-第二堂 平靜觀察並陳述事實 這是一個打破我們平常習慣的一種說話模式,我們習慣觀察到某件事情之後,就會立刻在心中給予某個事件一個
    日期:7/18 閱讀時間:6:50 - 7:10 寫作時間:7:10 - 7:35 製圖時間:7:35 - 7:40 閱讀書籍:我想好好跟你說話-第一堂 關係越親密,越要經營友好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幸福感的最高峰會有兩個高峰,第一個是在婚後的的蜜月期會呈現出第一個高峰,那
    日期:7/16 閱讀時間:7:00 - 7:15 寫作時間:7:15 - 7:43 製圖時間:7:43 - 7:5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本篇談到的重點會在於「接收到回饋後的行動」,也就是收到回饋以後如何讓自己朝向實作的方向。 的確這也是收到回饋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日期:7/16 閱讀時間:6:55 - 7:15 寫作時間:7:15 - 7:5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接受到對方的回饋建議後,下個階段則是「該如何回應對方」。整個對話過程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 起頭:決定對話的走向,思考這場對話目的為何? 在收到對方的回饋建議後,首
    「活在當下」這個詞,相信我們一定從很多地方都看過,然而又是為什麼不要回在過去或是未來呢?這就要先從一段影片開始看起 這段是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的致詞,其中最關於活在當下的在於第三個談到關於「死亡」的故事。 其中一段提到每天早上在盥洗的時候,賈伯斯會問自己一句話「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後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一昧的述說他人終有一天會難以平衡,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沒有自身的縱容,又怎會演變至今日的地步,故,首要之務是理解自己,並針對自己撰寫,進而避開同樣的問題。 1.嫉惡如仇: 這點是真不好改,對我而言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那便不該出現於決策之中,然而也正因這點,於世人皆有出入,因為終究太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專高人的評論者,他們總是在不請自來的情況下,對我們進行指手畫腳、莫名其妙的評論。這些評論並非出於真正的關心,而是一種自我彰顯的方式。在面對這些評論時,我們更需要保持距離,不要受到他們的影響。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會不會很容易微微地在心中批評論斷他人的動機,有時分辨諸靈的恩賜會給我對另一個人說出智慧的話語和提醒,分辨諸靈的恩賜不會帶來分裂和分離,但批評論斷會。有一天我和我的太太Lori,對於我自己和我的喜好有意見上的分歧,爭論的本身並沒有那麼重要,但仇敵總是用這些小事在分裂我們。
    Thumbnail
    如果你深陷在抱怨的負面消耗中⋯ 你可以了解:抱怨常是社會環境適應不良的反應。可能因為過度理想化他人,可能過度期待完美的自己,又或是社會環境不在掌控中,卻又缺乏調節與適應性,而產生內外衝撞後的挫折感導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一昧的述說他人終有一天會難以平衡,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沒有自身的縱容,又怎會演變至今日的地步,故,首要之務是理解自己,並針對自己撰寫,進而避開同樣的問題。 1.嫉惡如仇: 這點是真不好改,對我而言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那便不該出現於決策之中,然而也正因這點,於世人皆有出入,因為終究太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專高人的評論者,他們總是在不請自來的情況下,對我們進行指手畫腳、莫名其妙的評論。這些評論並非出於真正的關心,而是一種自我彰顯的方式。在面對這些評論時,我們更需要保持距離,不要受到他們的影響。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會不會很容易微微地在心中批評論斷他人的動機,有時分辨諸靈的恩賜會給我對另一個人說出智慧的話語和提醒,分辨諸靈的恩賜不會帶來分裂和分離,但批評論斷會。有一天我和我的太太Lori,對於我自己和我的喜好有意見上的分歧,爭論的本身並沒有那麼重要,但仇敵總是用這些小事在分裂我們。
    Thumbnail
    如果你深陷在抱怨的負面消耗中⋯ 你可以了解:抱怨常是社會環境適應不良的反應。可能因為過度理想化他人,可能過度期待完美的自己,又或是社會環境不在掌控中,卻又缺乏調節與適應性,而產生內外衝撞後的挫折感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