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7/21
- 閱讀時間:6:40 - 7:00
- 寫作時間:7:00 - 7:30
- 製圖時間:7:30 - 7:35
- 閱讀書籍:我想好好跟你說話-第四堂
「這時候的我需要什麼?」,而這裡「所謂的需要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可能更接近更為抽象的需要」比如說當我跟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候,儘管我還是能夠看書,但是我卻很難專心寫作,因為孩子在身邊總是會有些干擾。表面上我的需要是一個安靜的個人時間,但在更深入一些到心理狀態時,這時我需要的是孩子的同理心,希望他們可以理解我的困擾,然後能給我個安靜的時段。
我們只是遺忘了需要
其實我們需要的東西很多,只是我們往往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呈現。最近有個朋友在Line以及FB都表達在工作與感情上遇到不小的關卡,可以感受到非常沮喪以及無力,甚至開始自我貶低。
當我看到Line以及FB的訊息後,除了書寫文字可以讓她抒發以外,另外我察覺到的是「她正在求救」,這個當下她除了工作的壓力甚至在私生活的感情也受阻,這一定是會令人覺得沮喪的時刻,而她的需求也被隱藏在這些文字底下,也許是需要同理、安全感、歸屬感、認同等等。
這位朋友也許還能靠著書寫來做抒發,然而有更多人是連抒發都不會做,可能會用更直接的「暴力性語言」,如果一位父母催促孩子快去洗澡,而孩子貪於玩耍而一直沒有去洗澡,到父母最後也到忍無可忍的狀態,於是就會威脅孩子「再不去洗澡,今天就睡在外面地板上」。
這個情況在有學齡前孩子的家庭也許很常見,當孩子到國小階段,回家不寫作業時,父母可能又會繼續威脅「再不寫作業,等等就不要吃晚餐了」。隨著時間,會用作威脅的事物將會越來越大,孩子感受到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家庭關係也容易隨著這些不斷地「暴力性語言」而開始分崩離析。
然而這背後其實是父母沒認知到自己的「需求」,父母催促孩子去洗澡,也許真正內心的需求是因為,經歷一整天的工作已經疲憊,想要好好休息一下。父母催促孩子寫作業,也許內心是因為擔心孩子學業是否能跟上進度,而把自己的壓力放到孩子身上。
行為只是一種表現,真正的在於自己內心的「需要」是什麼?不妨在感受到些情緒的時刻,問問自己在當下「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