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乘數之亂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去年振興三倍券發行之後,乘數之亂的現象始終未謝幕,這裡由很簡單,政府只要花一點點錢,就可以誘發出大筆的民間消費,這麼經濟魔術實在太誘人,雖然這個乘數的定義實在亂七八糟,經不起學術的檢驗,但百姓們哪知道政府倒底玩什麼把戲?只要政府說得愈模糊愈含糊,反正就像個一回事,百姓大抵上就買單了。看多容易,對不對?
我去年在Ettoday「雲論」也寫了太多篇批評振興三倍券的經濟評論,這裡也不再多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雲論」搜尋我寫的文章便可。
今天就正本清源一下,解釋解釋,為啥我說從消費券到振興三倍券,根本上就是乘數之亂。我用Joan Robinson說的一句話開頭:
The reason to study economics is to oviod being deceired by economists.
我幫大家翻譯一下,Joan Robinson說「學習經濟學的目的是避免被經濟學家欺騙」,大家看懂了嗎?然後,學界一些人也懷疑,當今的政府裡頭,還有經濟學家嗎?不然為何行政院吹擂乘數效用時,竟沒人感跳出來說,要是凱因斯地下有知,咱們政府竟然是這樣解釋乘數時,他作何感想?
乘數必須先從消費說起。凱因斯的基本法則指出,一般而言,人們的消費會隨著他們的所得增加而增加,但消費的增量會低於所得的增量。這時候大家想看看,不管是消費券還是振興三倍券,這兩者改變了我們的所得了嗎?
凱因斯理論的消費函數是C=Ca+cYd, Ca>0, 0<c<1,Ca指的是自發性消費,也就是可支配所得(Yd)為0時的消費,然後cYd指的是誘發性消費,c就是消費函數的協率。從這條公式可以導出「邊際消費傾向」,也就是可支配所得變動一單位時,消費上所引起的變動量。
開始有一點乘數的影子了。
乘數就是1/(1-c),1-c也就是邊際儲蓄傾向,所以乘數為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講的是自發性的支出變動,所帶動均衡所得的變動幅度。
嚴謹一點的說法是,政府給你一筆錢,你可能會部分窖藏起來為儲蓄,剩下的花掉,很多人花掉之後國民所得會呈現更多的增量,這就是乘數的魔法。
但簡單凱因斯理論指的是封閉系統,也就是說乘數的發生,一切都是理論,除非一個國度裡是完全封閉的。
其次,消費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嗎?
影響消費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六種,花錢消費,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
  1. 利率
  2. 對未來的預期
  3. 消費者保有流動性資產或其他資產的數量
  4. 物價水準
  5. 消費信用與數量
  6. 所得分配的狀態
言下之意,政府企圖用幾千元就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你相信嗎?
再者,我再分析一下,我們講邊際消費支出的時候其實沒認真想,百姓的消費支出,是日常消費還是真的是邊際消費?其實,消費券和振興三倍券大部分是被用於替代日常消費支出,意思是,我們用邊際消費傾向是不能代表真的出現邊際,也就是說,政府會高估邊際消費,而實際上,大部分都被日常消費替代掉了!
封閉系統是沒有效果的流出,但當今的經濟系統基本上是開放系統,政府給你一塊錢,你真的把一塊錢花在臺灣嗎?你買的消費品,很多都是其他國家進口的,亦即振興別國的經濟,懂嗎?
據說下一次的振興消費券是五倍券,好像是花兩千給一萬,五倍耶,你說奇怪不奇怪?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碳關稅」或者是「邊境調整機制」真的能減碳嗎?或者,這只是一場大國挑起的新環保經濟戰爭? 總之,戰爭已經挑起了!
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宅在家WFH,這時候,主內與主外的界線模糊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特別情況。 在家庭婚姻的選擇上,傳統華人都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來區別,也就是說一家之主應該是個男人,理應也有個男人,男人必須負責一家老小的經濟,生活所需與開銷,而女人呢?
上回寫了篇「2021年新冠肺炎下臺灣的內需消費分析」,我認為今年超級市場業負成長應該是底定的,或許會衰退約10%,便利商店業約成長5-7%,零售式量販業成長3%-5%,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負成長10%,百貨公司可能衰退4%-5%之間,零售業營業總額約比去年衰退6%。 這一篇看五月的營業額分析。
《致富的特權》這本書我已經看完,簡單來說我有一個心得,對於這本書的副標題「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的這枝箭指向彭淮南在位時的貨幣政策,是臺灣二十年來經濟發展之所以被扭曲的主因,如房價與所得等,我還是存保留的心態。
內需經濟會好嗎?服務業百業蕭條應該是可以被預期的,服務業是靠人潮消費,營運準備金都不會太高,只要流動性的收入銳減,服務業的營運必定難以為繼。
我無意於說誰對誰錯,其實對總體經濟有所瞭解的人,心理頭其實都是有個「答案」,至於這個「答案」到底是偏向哪一方,各有所維護。但是從當今的現象來論,央行真的是「窩裡反」了嗎?這倒是我們該去思索,為什麼過去的央行沒這個問題,是過去的強人領導?還是現在現在已經「民主」了呢?
「碳關稅」或者是「邊境調整機制」真的能減碳嗎?或者,這只是一場大國挑起的新環保經濟戰爭? 總之,戰爭已經挑起了!
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宅在家WFH,這時候,主內與主外的界線模糊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特別情況。 在家庭婚姻的選擇上,傳統華人都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來區別,也就是說一家之主應該是個男人,理應也有個男人,男人必須負責一家老小的經濟,生活所需與開銷,而女人呢?
上回寫了篇「2021年新冠肺炎下臺灣的內需消費分析」,我認為今年超級市場業負成長應該是底定的,或許會衰退約10%,便利商店業約成長5-7%,零售式量販業成長3%-5%,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負成長10%,百貨公司可能衰退4%-5%之間,零售業營業總額約比去年衰退6%。 這一篇看五月的營業額分析。
《致富的特權》這本書我已經看完,簡單來說我有一個心得,對於這本書的副標題「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的這枝箭指向彭淮南在位時的貨幣政策,是臺灣二十年來經濟發展之所以被扭曲的主因,如房價與所得等,我還是存保留的心態。
內需經濟會好嗎?服務業百業蕭條應該是可以被預期的,服務業是靠人潮消費,營運準備金都不會太高,只要流動性的收入銳減,服務業的營運必定難以為繼。
我無意於說誰對誰錯,其實對總體經濟有所瞭解的人,心理頭其實都是有個「答案」,至於這個「答案」到底是偏向哪一方,各有所維護。但是從當今的現象來論,央行真的是「窩裡反」了嗎?這倒是我們該去思索,為什麼過去的央行沒這個問題,是過去的強人領導?還是現在現在已經「民主」了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我們不是經濟學家,但還是要懂點經濟學,【超閱讀觀點88】有介紹過《超簡單經濟學》,書名有「超簡單」,但讀起來其實沒那麼簡單。這次看的《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日常問題,解答你對經濟現況的疑惑》是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最關鍵的日常情境。
Thumbnail
本文探討通膨與通縮的成因、衡量方法及影響,適合有基本經濟學概念且想深入了解通膨的讀者。通膨成因包括貨幣發行過多、支出增加和外部衝擊等,主要依靠CPI衡量。CPI有替代偏誤和品質變化偏誤等問題。低通膨風險,需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支持應對。對通膨2%的觀點持保留態度,認為需了解通膨成因才能有效應對。
Thumbnail
一如繼往的走進自己愛吃的餐廳,滑著手機,手機通知響起,畫面通知你的帳戶有資金入款,心中不免竊喜是這個月的薪水入帳了。下一秒你望著餐廳菜單上的價格,不免開始感慨,幾年前在同樣的地方用餐,價格卻愈來愈貴了,此時你跟朋友同時嘆息通貨膨脹的可怕。 什麼是通貨膨脹?
Thumbnail
經濟循環中,信用擴張促使繁榮,但也可能引發通膨或通縮。美國近期狀況未至衰退,但失業率與消費力仍需觀察。若失業率上升,將影響消費與企業利潤,可能導致通貨緊縮。因此,未來經濟走勢將取決於就業情況、消費力與通膨趨勢。
Thumbnail
通膨會醞釀一種不公平的感覺,造成不滿。你會看到某些人獲得不公平的意外之財,卻不是透過老實工作而致富,而是憑藉資本市場扭曲以及在政府裡的人脈。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國家稅制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影響國民從事某些活動的誘因。另一個目標,是要進行所得與財富的重分配,拉近國民間財富水準的差距,讓整體社會能更趨公平。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錢的本質,以及通膨如何侵蝕錢的價值。
Thumbnail
自由市場實際上是一個追逐利潤和迴避虧損的體系,對經濟效率而言,虧損的訊息與利潤一樣重要,它告訴生產者該停止生產什麼產品,由於生產決策由價格引導,因此社會對稀有資源運用更有效率。 最簡單、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人們喜歡在價格低時多買一點,價格高時少買一點;同樣的,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的人,喜歡在價格高時多
Thumbnail
升息抑制通膨,降息則因活絡經濟而推升通膨,基本邏輯是這樣。但是為何經濟學變得錯綜複雜,讓人覺得好像懂了,卻又似乎完全不懂!一樣是受益於 小 Lin 深入淺出的分享,嘗試來理一理頭緒,這是經濟小白的學習筆記。 我覺得讓事情變複雜的原因在於: 全球經濟體的體量太大,導致施予一個作為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我們不是經濟學家,但還是要懂點經濟學,【超閱讀觀點88】有介紹過《超簡單經濟學》,書名有「超簡單」,但讀起來其實沒那麼簡單。這次看的《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日常問題,解答你對經濟現況的疑惑》是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最關鍵的日常情境。
Thumbnail
本文探討通膨與通縮的成因、衡量方法及影響,適合有基本經濟學概念且想深入了解通膨的讀者。通膨成因包括貨幣發行過多、支出增加和外部衝擊等,主要依靠CPI衡量。CPI有替代偏誤和品質變化偏誤等問題。低通膨風險,需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支持應對。對通膨2%的觀點持保留態度,認為需了解通膨成因才能有效應對。
Thumbnail
一如繼往的走進自己愛吃的餐廳,滑著手機,手機通知響起,畫面通知你的帳戶有資金入款,心中不免竊喜是這個月的薪水入帳了。下一秒你望著餐廳菜單上的價格,不免開始感慨,幾年前在同樣的地方用餐,價格卻愈來愈貴了,此時你跟朋友同時嘆息通貨膨脹的可怕。 什麼是通貨膨脹?
Thumbnail
經濟循環中,信用擴張促使繁榮,但也可能引發通膨或通縮。美國近期狀況未至衰退,但失業率與消費力仍需觀察。若失業率上升,將影響消費與企業利潤,可能導致通貨緊縮。因此,未來經濟走勢將取決於就業情況、消費力與通膨趨勢。
Thumbnail
通膨會醞釀一種不公平的感覺,造成不滿。你會看到某些人獲得不公平的意外之財,卻不是透過老實工作而致富,而是憑藉資本市場扭曲以及在政府裡的人脈。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國家稅制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影響國民從事某些活動的誘因。另一個目標,是要進行所得與財富的重分配,拉近國民間財富水準的差距,讓整體社會能更趨公平。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錢的本質,以及通膨如何侵蝕錢的價值。
Thumbnail
自由市場實際上是一個追逐利潤和迴避虧損的體系,對經濟效率而言,虧損的訊息與利潤一樣重要,它告訴生產者該停止生產什麼產品,由於生產決策由價格引導,因此社會對稀有資源運用更有效率。 最簡單、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人們喜歡在價格低時多買一點,價格高時少買一點;同樣的,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的人,喜歡在價格高時多
Thumbnail
升息抑制通膨,降息則因活絡經濟而推升通膨,基本邏輯是這樣。但是為何經濟學變得錯綜複雜,讓人覺得好像懂了,卻又似乎完全不懂!一樣是受益於 小 Lin 深入淺出的分享,嘗試來理一理頭緒,這是經濟小白的學習筆記。 我覺得讓事情變複雜的原因在於: 全球經濟體的體量太大,導致施予一個作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