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良學佛記011-0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阿良學佛記011:撒手西歸別自滿
佛說: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阿良說:愛別離,來世我歸心淨土,佛來夢說,還是能見到父母,只要我父母想見我,他們雖沒有學佛,但父母要見很多人,聽很多人說話,要好好做人,才能和我一起在淨土生活。怨憎會,我沒有仇人,有都是青少年時的因緣,塵歸塵、土歸土。撒手西歸,有人覺得撒手西歸很了不起,另一種說法,他們看不起(原生)自己的因緣果報,一走了之,覺得榮耀,這些人並非真正覺悟,覺悟的人,珍惜每一時光、每分每秒。全無是類,到奈何橋,斷前程,從新歸類了。不過是滿眼空花,看到自己了,真真實實看到自己了。一片虛幻,是有血有肉的生活過。所以我這樣寫:愛別離後再續緣,怨憎會後別續緣,撒手西歸別自滿,全無是類再歸類,不過是滿眼空花切看見自己有沒有用心,一片虛幻切是有血有肉的生活過來。
阿良學佛記012:小人反背無情
佛說: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所有的動物都是把注意放在外,抱括人,因為危險。能夠反省自己的動物,我想到狐狸,然後就是人。我說人要有慈悲心之外,還要俱備狐狸心。慈悲心是給於善良的人,狐狸心抗於不善良的人。對於用慈悲心度一個不善良的人,就像君子對小人說道。不是不可以,但最好有防備之心,當不善良的人反背無情,慈悲心就會受到重創,所以要用一道防線,叫狐狸心,你反背無情,我本心自如。當君子對小人說道,小人反背無情,還會加害君子,所以君子度人沒有狐狸心,就像在小人面前沒有穿衣服,好笨好笨。所以,這都是我的法門,大家不喜歡就不要學。我心目中的君子,顏回、慈悲心。我心目中的菩薩、狐狸心,諸葛亮。這兩人的德行加起來,就是完美,他就是我的佛。佛是如意、如法、如願之人。他和我們一樣聰明(狐狸心),不會比我們不覺有情(慈悲心)。
阿良學佛記013:偏偏又去學如來
佛說: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認識了自己之後,覺得自己不如法,學文寫文的時候,偏偏又去學如來,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哈哈哈!這是因為寫文的時候,就會看到自己不如法,想如法,就學如來,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降伏自己就要看兩面的我,一面叫無常,一面叫有常。無常無所不求,有常沒有要求。有人說,一個人沒有野心根本不是人,阿彌陀佛,我修到了,就是沒有野心,誰說我不是人?只是我要吃飯,我要享受(獎勵自己),所以我要工作。我常說: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如法。改變自己?再改變自己就做佛了,做佛沒有前途,因為天下容不得一尊佛,因為佛的存在會讓人阻礙當權者、阻礙不法者、阻礙罪惡流,所以不如法。誰才能改變別人?要改變的人,就是要愛人,愛人難。但我們可以愛我們的子女、愛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親人。讓他們變的更好,如法了願,阿彌陀佛。
阿良學佛記014:珍惜好因緣
佛最後嘆道: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為才會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一章說不執著,不執著怎能成功?在我二十六歲的時候,我曾經將執著說成執意,我的心態是可以不執著,不可以沒有執意。沒有執意,沒有追求,我們就不如法。一切皆流?所以我們更好珍惜,珍惜美夢、珍惜父母、珍惜好因緣,如法。無物永駐?所以更好期待每一分、每一秒,如法生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為才會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有感覺、有感受,才會有認知,有了認知才會分辨真假,真假分辨了才會通達,通達了才能寫文章,文章寫出來才會有知音人,找到知音人才不孤單,不孤單才沒有白活,沒有白活才記功,記上一功來世還有好因緣,有了好因緣,生活就自如,自如了就法喜充滿,法喜充滿了又怎會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阿良學佛記015:為什麽你用我的認知?
佛說: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這法語妙不可言,正人、邪人?我都好想沾上了,我行邪法,邪法亦正?我行正法,正法亦邪?幸好還有一句,一切唯心造。我心在想什麽?我為什麽寫善知識?因為我讀書。我為什麽學如來?因為這是緣。我學的如來不像如來,因為你的認知不是認知。誰的認知是認知?那麽誰的如來是如來?我看你的不是如來,我看你的認知不是認知。你想怎樣?我想對你說,你不是好人。我知罪了,那你究竟有多好?你是佛還是菩薩?我當然是菩薩,因為你說人間沒有人容得下一尊佛?為什麽你用我的認知?因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是有常、你是無常。我要說說了:有常行邪法,邪法亦有常,無常行正法,正法亦無常,一切唯你造。你造了什麽?我都知道,是佛以你的德行加持了你,寫了有你獨有風格的道書,你敢了願嗎?我說:我不敢。大家看到兩個我了,一是有常、一是無常。一是邪、一是正,是雙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1.9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良學佛記006:阿良是不是有邪氣? 佛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俗語。道:正氣。魔:邪氣。原是佛教告誡修行人警惕外界誘惑的話,意思是修行到一定階段,就會有魔障幹擾破壞而可能前功盡棄。後來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後遇到的障礙會更大。也比喻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阿良是不是有邪氣?有吧,因為他還不是好人,就因為他重桃
阿良學佛記001:先天資糧不足 佛說: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我擁有生命、我懂得生命、我珍惜生命、我熱愛生命、我表演生命,我是好玩之人。我若不了解生命,生命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懲罰了。佛說的話中是不是特定為一人?有人不如意、
我十七歲那一年,想好要決定輟學了,因為跟不上課程。放學回到家,家裡來了客人,是父親的朋友,父親說:伯牛叔叔有話對你說。父親將我的成績單給伯牛叔叔看,聽說伯牛叔叔是高智識份子,我爸爸讀書不多,媽媽也一樣,窮人嘛。這伯牛叔叔成績單之後,當然有很多紅字,當然也有些藍字,紅字不級格,藍字級格。他說:孔子評論
北施得道記45悟:大勢至加持愛 北施說:我也可以從水良的世界看到有情眾生,看到這些有情眾生之後,我會將他們加入極樂系統,所以我們的新極樂世界會越來越大。我們制造善,所以我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是很多很多人在努力,天下不是一個人能扛得下的。當然大家要如法的生活,水良這一本書是四個人在寫。第一個寫的人當然
北施得道記40悟:其壽命三千歲 北施覺得很頭痛,其壽命三千歲,三千歲怎樣活?有愛就能活,所有的生活界都離不開愛,離開愛了會怎樣?北施和冷禪又用天眼通看水良的世界。看到沒有了愛的世界,所有於極樂為最,以自己的習性開創極樂。其實這不是極樂系統,極樂系統真善美和愛。他們除了追求極樂,還玩物喪志,物慾橫流,
北施得道記35悟:如來說人間愛 我是水良,寫到這一章,如來說人間愛。我已知道,來世我再也見不到我父母了,因為他們沒有信佛。我有信佛,來世可能見阿彌陀佛,我父母和親人自然有他們的前程,其實只有今世這一世,人要好好的把握,愛護自己的親人。聽過這樣的故事,我們生生世世不斷輪回,在奈河橋排隊見到我們曾經的親
阿良學佛記006:阿良是不是有邪氣? 佛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俗語。道:正氣。魔:邪氣。原是佛教告誡修行人警惕外界誘惑的話,意思是修行到一定階段,就會有魔障幹擾破壞而可能前功盡棄。後來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後遇到的障礙會更大。也比喻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阿良是不是有邪氣?有吧,因為他還不是好人,就因為他重桃
阿良學佛記001:先天資糧不足 佛說: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我擁有生命、我懂得生命、我珍惜生命、我熱愛生命、我表演生命,我是好玩之人。我若不了解生命,生命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懲罰了。佛說的話中是不是特定為一人?有人不如意、
我十七歲那一年,想好要決定輟學了,因為跟不上課程。放學回到家,家裡來了客人,是父親的朋友,父親說:伯牛叔叔有話對你說。父親將我的成績單給伯牛叔叔看,聽說伯牛叔叔是高智識份子,我爸爸讀書不多,媽媽也一樣,窮人嘛。這伯牛叔叔成績單之後,當然有很多紅字,當然也有些藍字,紅字不級格,藍字級格。他說:孔子評論
北施得道記45悟:大勢至加持愛 北施說:我也可以從水良的世界看到有情眾生,看到這些有情眾生之後,我會將他們加入極樂系統,所以我們的新極樂世界會越來越大。我們制造善,所以我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是很多很多人在努力,天下不是一個人能扛得下的。當然大家要如法的生活,水良這一本書是四個人在寫。第一個寫的人當然
北施得道記40悟:其壽命三千歲 北施覺得很頭痛,其壽命三千歲,三千歲怎樣活?有愛就能活,所有的生活界都離不開愛,離開愛了會怎樣?北施和冷禪又用天眼通看水良的世界。看到沒有了愛的世界,所有於極樂為最,以自己的習性開創極樂。其實這不是極樂系統,極樂系統真善美和愛。他們除了追求極樂,還玩物喪志,物慾橫流,
北施得道記35悟:如來說人間愛 我是水良,寫到這一章,如來說人間愛。我已知道,來世我再也見不到我父母了,因為他們沒有信佛。我有信佛,來世可能見阿彌陀佛,我父母和親人自然有他們的前程,其實只有今世這一世,人要好好的把握,愛護自己的親人。聽過這樣的故事,我們生生世世不斷輪回,在奈河橋排隊見到我們曾經的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羅雲師兄 日常生活當中,是否能夠覺察自己內心是否安住?心念是否清淨?或總是心猿意馬、妄想紛飛,雜念、邪念不斷地湧現?如果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心念無法調伏,無法令它清淨,到底原因是出在什麼地方?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
Thumbnail
在祇園的生活很規律,平常除了上課、打坐、托缽,還要輪組打掃、整理環境,每半年換一次組別,上回我和二十億同組,這學期開始,和周利槃陀伽分到同一組。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羅雲師兄 日常生活當中,是否能夠覺察自己內心是否安住?心念是否清淨?或總是心猿意馬、妄想紛飛,雜念、邪念不斷地湧現?如果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心念無法調伏,無法令它清淨,到底原因是出在什麼地方?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
Thumbnail
在祇園的生活很規律,平常除了上課、打坐、托缽,還要輪組打掃、整理環境,每半年換一次組別,上回我和二十億同組,這學期開始,和周利槃陀伽分到同一組。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