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我媽回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不想自己成為不孝女,但我的身體不容許
  很久沒有回來了,其實我還有些稿子在手,但我發現不是每一件事我都能輕易展出來。
  因為這個專欄的主題所致,注定了這裡都是我自揭傷疤的剖白,有時候就算我寫了,也不見得想要人知道,然而當有些事我願意跟人談了,那就同時代表終於能展現出來,所以,我來了。
  這次的內容就是標題的字面意思——我不想我媽回家,打擾我放鬆的時間。
  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我竟然無法在我最親的人身側,得到完全的寧靜和安然,哪怕我已經盡力放鬆下來,但內心總有一處角落繃緊了神經,提防著我媽的存在。
  換句話說,只要她在我身側,我就無法做到完完全全,包含心靈上的放鬆。
  我並不是在害怕她會害我,卻又的而且確在提防她的行言,而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其原因也只能是出於童年。
  說句難聽的,倘若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我的母親,我只會想到一個極度失禮的評價。
  ——她是個瘋子。
  在我的潛意識裡,感覺無論我做些什麼,在她眼中都是罪行。
  有時甚至只是些芝麻綠豆的小事,例如我隨手放下了某件東西,轉頭去做別的事,暫時忘記了要把它放回原位,當她心情處於比較壞的狀態時,看見我犯錯的當下便會把我全身上下的所有缺點都扒拉出來,罵個痛快。
  接著事後還能告訴我們,這世上沒什麼事能造成她的情緒波動,就算她罵我們,也是因為我們有錯在先。
  唉,我和我妹的人格就是被她這樣給毀掉的,導致我倆在外人面前總是畏畏縮縮,只是犯了些尋常的小錯都會怕得要死,覺得別人絕對會討厭我們,搞得我們極盡卑微,現在回頭去看都覺得自己可悲又可笑。
  哪怕我在放鬆,她都要仗著自己那些白目又無知的想法來表達意見。
  玩我最喜歡遊戲時她要過來說來來去去都如此著實無聊,看日本動畫時她要批評那些大得厲害的眼睛和尖死人的下巴,總之無法我和我妹在做什麼,她都能說上兩嘴,彷彿不完全徹底毀掉我們自尊就不罷休似的。
  她以前曾經強逼我把自己寫到一半的作品列印出來給她看,然後又說我寫的東西是垃圾,再然後又因為自己的眼花而說我寫了那麼多年的文連「沈」和「沉」都不會分,被我一通反辯後她糊稀泥連個道歉欠奉。
  導致現在她跟我處一屋時,我還得憑理智去控制自己放鬆,所以說,我真的很不想她存在。
  要是我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說不定我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了,因為……其實我也不想啊。
avatar-img
1會員
25內容數
我決心重新塑造在童年時被摧毀的EGO。 我將用我的一生,直面我的恐懼,發掘我的才能,認清自己的存在價值,找到生命之意義。 所以,這個龐大的計劃因而誕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夢遊不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父母在我的骨髓寫上了「我是窮人」四個大字。   我想有不少人的父母,都愛整天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喊窮。   我也是其之一,從小到大,經常接收表姐的舊(雖然說是舊衣其實也沒穿幾次,跟新的沒什麼兩樣),然後我媽都會習慣用「我們窮」來搪塞一些我和我妹的要求。   但神奇就神奇在,其實我們並沒有真的窮到如斯地步
有變化則是萬幸   以前曾有一次和母上大人起爭執,讓我終於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曾經從她身上得到了怎樣的傷害。   誠然,以前她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單是要應付某位瘋子就已經搞得她近乎精神崩潰,每天都活在精神繃緊的狀態,生怕著某人指不定什麼時候會突然發瘋,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去思考和自己子女的相處。   而
請給我完全獨處的時間   有時我會想,難道拒絕他人的陪伴,想要一個人完全獨處,是一種不知好歹的行為嗎?   我說「我想去書店」,指的是一個人去書店,結果別人就說「那我也想去」。   拒絕嗎,感覺對方好像會生氣(雖然這裡的「對方」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我媽),不拒絕嗎,感覺又違背了初衷。   明明是極需要獨
人們總以為聽話的小孩就是好小孩,然而對小孩而言,他們的聽話源自於可悲   前些天,我家發生了個事,竟出乎意料地讓我體會到——「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父母寧可摧毀孩子的自尊,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聽話」。   我家有一枚狗子,從小到大都是家裡人幫牠洗澡剪毛,但最近因為各自都在忙碌,就連向來最疼狗子的妹妹都沒心幫牠
占問卦卜,當一個良心神棍   人生第一次上晚課,竟是開始學習了很玄乎的東西。   以前有自學一陣子塔羅,但不是很上手,總覺得好像缺了些什麼,可能是我修行不足,總覺得要從畫面裡做解讀還是太難了。   剛好現在工作的地方,有個同事也是神棍,他見我有意思去學雷諾曼,於是推介我去他平時跟的那名老師。   於
我應當找出自己的特色和才能   今天偶然看到一個youtube影片,是在評價《最後生還者2》這個出名的世界級爛劇本,其實這個話題可以說早就過時了,但這位UP主,卻啟發到了我一些東西。   影片網址記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RNTX9kDYM   這位
父母在我的骨髓寫上了「我是窮人」四個大字。   我想有不少人的父母,都愛整天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喊窮。   我也是其之一,從小到大,經常接收表姐的舊(雖然說是舊衣其實也沒穿幾次,跟新的沒什麼兩樣),然後我媽都會習慣用「我們窮」來搪塞一些我和我妹的要求。   但神奇就神奇在,其實我們並沒有真的窮到如斯地步
有變化則是萬幸   以前曾有一次和母上大人起爭執,讓我終於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曾經從她身上得到了怎樣的傷害。   誠然,以前她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單是要應付某位瘋子就已經搞得她近乎精神崩潰,每天都活在精神繃緊的狀態,生怕著某人指不定什麼時候會突然發瘋,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去思考和自己子女的相處。   而
請給我完全獨處的時間   有時我會想,難道拒絕他人的陪伴,想要一個人完全獨處,是一種不知好歹的行為嗎?   我說「我想去書店」,指的是一個人去書店,結果別人就說「那我也想去」。   拒絕嗎,感覺對方好像會生氣(雖然這裡的「對方」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我媽),不拒絕嗎,感覺又違背了初衷。   明明是極需要獨
人們總以為聽話的小孩就是好小孩,然而對小孩而言,他們的聽話源自於可悲   前些天,我家發生了個事,竟出乎意料地讓我體會到——「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父母寧可摧毀孩子的自尊,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聽話」。   我家有一枚狗子,從小到大都是家裡人幫牠洗澡剪毛,但最近因為各自都在忙碌,就連向來最疼狗子的妹妹都沒心幫牠
占問卦卜,當一個良心神棍   人生第一次上晚課,竟是開始學習了很玄乎的東西。   以前有自學一陣子塔羅,但不是很上手,總覺得好像缺了些什麼,可能是我修行不足,總覺得要從畫面裡做解讀還是太難了。   剛好現在工作的地方,有個同事也是神棍,他見我有意思去學雷諾曼,於是推介我去他平時跟的那名老師。   於
我應當找出自己的特色和才能   今天偶然看到一個youtube影片,是在評價《最後生還者2》這個出名的世界級爛劇本,其實這個話題可以說早就過時了,但這位UP主,卻啟發到了我一些東西。   影片網址記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RNTX9kDYM   這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姊姊的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我還是非常抗拒帶小孩回娘家。
曾幾何時,我只要聽到母親的聲音,看到母親的訊息,我就煩躁起來。由內而外,從頭到腳的厭煩。 她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母親,可是我就是煩躁,忍不住想甩開。 我討厭她打來的電話沒有重點,漫無邊際地把整個故事講完,但我的耐性就像壽命將盡的電池,疾速減少。 我只想知道重點。 我討厭她分享的訊息缺乏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五集影評,在這集的尾聲,美貞說,她不討厭也不喜歡父母,但她討厭哥哥跟姊姊。因為覺得媽媽總是因為子女而不幸福,所以如果自己遇到不好的事,絕對不能讓媽媽知道。看到這裡,不禁想起媽媽的那段自言自語,如果他們都能互相說出口,那美貞會不會不感到這麼孤單,媽媽會不會不被孩子們誤解。
我與媽媽越來越疏遠,我開始害怕她,在他面前我變得小心謹慎。 可儘管如此,我依然每天被毒打,每天我都害怕著他,而他卻以各種理由將我困在不到兩坪的房間凌虐我。「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凝望著鏡子裡全身傷痕的自己,那淚痕已經乾在我的臉上,我每天每有一刻安的下心,吃的下飯。 在我哥、我姊還是國中的那陣子,每
Thumbnail
我:「我一點,也不想變成我母親那樣。 她的行為對我造成的任何困擾,我都記下來了。 盡我所能不要變成她那樣的人。」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一類人,聽他說話就是滿口「悲慘世界」只要開口,說的內容都是一些極度倒楣或是讓他充滿擔心的事情。 這個過年,我最勇敢的事就是直接跟我媽說我不想再聽了。我從國小開始接受媽媽所有的負面情緒,她因爲無人可講,把對哥哥姊姊和爸爸的擔心與不愉快全對一個根本沒有長大的小孩傾訴。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姊姊的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我還是非常抗拒帶小孩回娘家。
曾幾何時,我只要聽到母親的聲音,看到母親的訊息,我就煩躁起來。由內而外,從頭到腳的厭煩。 她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母親,可是我就是煩躁,忍不住想甩開。 我討厭她打來的電話沒有重點,漫無邊際地把整個故事講完,但我的耐性就像壽命將盡的電池,疾速減少。 我只想知道重點。 我討厭她分享的訊息缺乏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五集影評,在這集的尾聲,美貞說,她不討厭也不喜歡父母,但她討厭哥哥跟姊姊。因為覺得媽媽總是因為子女而不幸福,所以如果自己遇到不好的事,絕對不能讓媽媽知道。看到這裡,不禁想起媽媽的那段自言自語,如果他們都能互相說出口,那美貞會不會不感到這麼孤單,媽媽會不會不被孩子們誤解。
我與媽媽越來越疏遠,我開始害怕她,在他面前我變得小心謹慎。 可儘管如此,我依然每天被毒打,每天我都害怕著他,而他卻以各種理由將我困在不到兩坪的房間凌虐我。「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凝望著鏡子裡全身傷痕的自己,那淚痕已經乾在我的臉上,我每天每有一刻安的下心,吃的下飯。 在我哥、我姊還是國中的那陣子,每
Thumbnail
我:「我一點,也不想變成我母親那樣。 她的行為對我造成的任何困擾,我都記下來了。 盡我所能不要變成她那樣的人。」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一類人,聽他說話就是滿口「悲慘世界」只要開口,說的內容都是一些極度倒楣或是讓他充滿擔心的事情。 這個過年,我最勇敢的事就是直接跟我媽說我不想再聽了。我從國小開始接受媽媽所有的負面情緒,她因爲無人可講,把對哥哥姊姊和爸爸的擔心與不愉快全對一個根本沒有長大的小孩傾訴。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