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台灣未來的分歧點(3)

教改跟高教擴張的直接後果,就是大學生的階級辨識效果變差了,從原本考得上大學就是精英,走到今天你沒個台清交碩博士,好像就不大能算精英。數學跟物化生等理工科,還是一個非常吃天資的項目,但在人文社會相關科系上學歷的辨識效果就掉的很快。這反映在薪資水準、工作機會更明顯,大學不再是一個就業保障。
上周說到學歷的標籤被撕掉了,筆者講到這只是其中一項,還有另外一齊發生的其他事件把階級也打掉了。其他這些事件,都源於一件事。
嗯,阿扁上台。
我沒鬼扯,這真的很關鍵,並不是台灣人當總統還是三級貧戶出頭天這種勵志故事,是實際上真的有極大變化。
這邊要講到的就是省籍問題。眾所皆知筆者是公教中產家庭出身,有常看筆者講古的,應該也聽過先父在中學就替筆者想過未來的路,連要找誰、跟誰談,心裡都有底。
所以完全就靠關係?那可不是,假設筆者連個大學程度都沒有,或考個高普考進去都做不到,哪來的關係可以靠。但相對同班同學而言,筆者可是有一個較容易向上爬的助力,而那些本省籍同學恐怕就是得從基層一步步走上去。

「外省人也需努力」與「外省人有階級優勢」並非互斥
太多隱性因素(也就是俗稱的黨國結構),支撐了「外省人」這個階級的優勢。意即,如果你過去跟筆者有類似的背景,那麼你會有很高的機率,較容易取得好學歷,獲得好的工作。這是連貫的,筆者必須跟各位說,尤其是台灣人出身的講:並不是我們外省人打一出生就註定高人一等,我們的成長過程,也是需要努力的,不努力一樣出不了頭。
所以,為何阿扁上台,所謂的外省優勢被拿出來講後,憤恨不平的人會那麼多,因為他們都是受到隱性因素支撐的優勢。既然沒了更早那種直接高考名額限定的狀況(編按:意指高普考名額依照中國各省籍人口比例分配,詳細見此),明明大家都是公平競爭用考的考進去,「你怎麼可以說我們是靠血統?」
不過,放大格局去看,這個概念很像是說,我們外省家庭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墊高了30分,所以整體來講有優勢,但個別優勢不明顯,還是得靠努力。儘管你不能說一個從50分努力到80分的外省人是不認真,但他自己會認知到,他本來的底是40分,靠我們外省族群的優勢,才起步比人早嗎?當然不會。

階級不是邊界一刀切的固體,而是有重疊範圍的流體
一個外省族群本身的起步是30~70分,但不是我們這種背景,沒有黨國扈從體制下的台灣其他人起步就是0~50分。意即,抓外省人的極端值,你可以同時得到「外省仔(30分)明明就沒你們本省(50分)好啊」、「我們台灣人的天花板(50分)是你們外省人的地板(70分)」兩種結果,而且都正確。
然後你跟這兩種人說「外省人也需要努力」跟「外省人有階級優勢」,他們都覺得你鬼扯。這充分說明,台灣人整體對於階級的想像,是一種線性劃分的階梯,不是範圍相互重疊的光譜。
這筆者也跟老婆談過,他說這輩子第一次聽過這說法(他們黨外深綠家庭,對外省族群的看法就是從頭負面到尾,沒想過最後會嫁給外省人)。
所以,阿扁改變了什麼?

我標到都是靠實力,別人標到都是民進黨圖利
剛剛才講,老婆大人那邊的背景,是黨外創黨等級的,所以陳水扁執政後,也有參與政治運作,才赫然發現一大堆狗屁倒灶的事情。
最常出現的,就是圍標綁標,政府工程都被特定幾家包走。民進黨上去後,一切照規矩來,原本圍標綁標的廠商就沒標到了。結果萬年廠商就去跟國民黨立委開記者會,說民進黨圖利自己人。那這家萬年廠商的背景?就是我們國民黨的黨國相關人士開的啦。但對於我們國民黨這邊的資訊傳播上來說,說法都是「阿扁圖利自己人」。
另一種,是廠商請託,說某些案子根本標不到,或是品質爛成這樣也能得標,根本莊孝維。去查了之後才發現,又是一樣的狀況,標案條件是沒有修到特殊廠商才能做,只是得標廠商竟然可以開出跟得標價剛好一樣的價碼。
之後相關部門強力介入並修正公務員亂搞的狀況,重新開標一次,被其他廠商拿到。隔天原本廠商又跟國民黨開會說民進黨圖利自己人,這廠商的背景….就不用再說了。照例,我們這邊聽到的都是「民進黨貪汙給自己人」。

建立規矩,便能移除不守規矩的黨國羽翼
換句話講,原本很多很多的隱性條件,都是隱含在「一切合法謝謝指教」的前提上,所以台灣的經濟利益相當一部份,都流入了黨國結構中。
至於這個黨國結構一定都是外省籍的?當然不是,筆者的親戚就一堆台灣人,還不是挺老K挺的要命,有錢賺為何不挺?
也算是因緣際會,筆者遇到很多這類例子。嚴格說阿扁不是刻意拆國民黨的台,只是「照規矩來」、「照標準開」的結果,讓真的有能力,品質價碼都好的廠商來做,自然就會讓較優質的廠商出頭。那為何黨國結構下的廠商平均素質很差?廢話,沒競爭躺著賺幹嘛顧品質。

不喜歡國民黨,但是絕對不支持民進黨
也就是考試制度是表面原因,檯面下的狀況,是很多原本可以支撐這個階級複製的結構,開始出現轉變。我們深藍的支撐體系,偏外圍的在2000~2008年中崩潰不少,所以成為現在韓粉主力。
而在此背景下,會始終保有原有優勢的,幾乎都是雙北公教族群,包括首都的發展優勢,公教的固定薪資,以及自然提高的文化水準,每一項都是中產階級複製子女教育階級的利器。
而這些優勢族群,教出去的小孩全部都是藍的?不,很多都變成綠的。因為自由化教育,跟國民黨希望保有的傳統習慣是對衝的,而這些家庭的小孩,多半不需要依靠前幾段講的官商關係,光是既有的國家保障就讓他們有足夠優勢了。所以你對著這些人說你是依靠黨國結構,他們也會生氣。
筆者就見過父母雙北外省籍公務家庭出身,送他出國讀書,念了一堆社會學後,回來到處跟人戰台灣沒有外省優勢,他們都是靠自己,「你們敢講外省有優勢的都是福佬主義者」,然後現在他挺誰?不是大藍大綠,各位猜猜。
這出現了一個超詭異的狀況。
台灣沒有一個人承認有受到黨國結構的優勢潤澤,大家都是自己努力來的。
所以,台灣人認為全部都是外省仔在爽,外省人被打到的則覺得是你們阿扁貪汙才抹黑我們。

無論以前公不公平,現在我賺不了錢都是民進黨的錯
筆者是認為,關鍵在隱性因素的牽扯太難釐清。提一個案例,某某工程公司之前都接特定案子,結果20年前開始沒接到,影響了1000個家庭。黨國年代,欠缺競爭的公司,往往都覺得全台灣只有他自己有能力做這些案子,這千個家庭當然對民進黨憤恨不已。
而這數千人,會有幾個是認知到自己過去都依靠這種不正常的賺錢方式嗎?沒認知到的應該有一半以上,剩下的就算知道又有誰會承認啊?
而除了會被記得的那些企業老闆、經理,一般員工的忌恨是無法辨識的。由於無法辨識,所以現在很多人覺得,這些反對派應該都是天生深藍統派,根本亂講。

編按:編輯我做過一個訪問,受訪者是曾為海外黑名單的洋博士大學教授。他回台灣後住的大樓,早期是眷村,後來都更改建為高級電梯大廈。
這位教授出入搭電梯時,偶爾會遇到住樓下的外省眷村後代。這個住戶的父輩,因為中國黨的安排,以眷村的方式憑空得到台灣的一筆土地。而他繼承的父親土地,經過都更之後,價值變成本來的兩倍。
他說,這個住戶顯然不是特別優秀的人,只因為他們是外省人,僅僅兩代透過中國黨的安排,憑空從零資產變成坐擁數千萬房產的中產以上階級。而他看過所有拖著三輪車在收資源回收的最底層人物,全部都是台灣人,沒有任何一個外省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