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6|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台灣未來的分歧點(9)

畢竟,誰不想要速成?只是我們有點年紀的都知道,將少數運氣好的範例,幾個透過官商勾結舞弊的例子,當成普遍性的制度缺失,試圖為了堵住小洞,把整座水庫打掉,是很奇怪的。 所以,是誰要你專注在那個小洞,並強調不快點把水放光光,將水庫拆掉重建,明天就要大難臨頭的?
拆掉水庫重蓋來解決問題,難道算錯嗎?當然不是啊,這也是一種方法,但搞錯方向就是。
各位想想,所有的事情難道都是二分法嗎?是的,當面對下決定的那一刻,你只有選擇做或是不做,沒有做一半就解決一半這回事。
但問題總是在進入到要做出選擇前,你怎麼推動局勢發展的?
水庫有小洞,為了未來的安全,稍微降壓是可以的。要徹底性的解決,放水好好修補是一條路;選擇臨時修補,讓水庫多撐30年,反正到時候也要停運了,這也是一條路;邊修補邊蓋其他水利設施,讓水庫拆掉後不會影響用水,這又是一條路。
答案是無能又有幹勁的人,這種人常會堅持要直接打掉水庫。(編)(《憂國的拉斯普金》,第二集,152-153。伊藤潤二,東立。編輯自藏書)
答案是無能又有幹勁的人,這種人常會堅持要直接打掉水庫。(編)(《憂國的拉斯普金》,第二集,152-153。伊藤潤二,東立。編輯自藏書)
誰說只能打掉重蓋?
任何事情,在我們進入抉擇點前,都有很多準備可以做,在這當中會有得益的、有損失的,不是得益者就必定是王八蛋,損失的都是可憐人。不管利益得失,執行後總會有效果,效果好壞影響的人也不同,總不能說不受影響的就跟他無關吧,那下次你要推什麼事情,他也可以說關我屁事,這樣還能稱作同個國家的同胞?

停止平行世界的幻想,一起承擔共同體的善惡曲直
在我們走到命運的分歧點前,總是有無數的可能,直到時機來臨時才會收束到幾條路上。每一個人都在其中扮演角色,並希望走到他要的道路上,我們該思考的,難道就是在所剩不多的選擇中,抱怨「這條路我不喜歡,我決定跟你唱反調」?
政治到後面為何都是抉擇,你只能兩個中選一個比較不討厭的?這不是啥政治好黑暗,而是所有的抉擇都是如此,更殘酷的是做出選擇後,你還沒得反悔,沒辦法知道選了另一條路會不會更好。
因為就大局勢而言,以為50年前選了另一條路,現在會更好,其實大家想像的是,在自己不會受到負面影響下,單純的改變歷史,還只會正面地讓自己過得更好,這簡稱幻想
比如說買一隻機器貓給你祖公就萬事大吉,是嗎?
光是選另一條路後,你我會不會出生都不知道勒,還什麼自己的人生會改變,想太多。你只是把現在的不幸,現有的埋怨,怪到過去某個先人做錯決定而已,你的祖父真做出「那個正確」的決定,搞不好你的靈魂要投胎到中東去當自殺炸彈客。
台灣走到今天,不管好壞都要承受,你不能只挑好的,壞的都給別人承擔。政治人物希望你這樣想,是因為便於聚集支持者,尤其是那些怨懟人生的人。所謂的凡事都要成本,你以為沒有成本的東西,其實都是某人在幫你擔。
某人可能是你討厭的誰誰誰,但更多時候只是「未來的自己」在擔成本,所謂的竭澤而漁。

不容質疑的夢想願景,本質是死道友無死貧道的幹話
所以,政治上,多的是要你想像願景,談論夢想,希望有所改變,畢竟正向思考多棒啊,至於反對者就打成保守落伍反動派的智障就好,多方便。
可是,我們在社會走跳,能否理解整體運作並不是這樣?你上班解決工廠問題,是不是最討厭談論願景不講細節的那個經理?怎麼回家看電視就覺得這個政客好棒,全國只有這個人在做事?
問題總在細節,當我們哭訴優質民代怎麼落選,常常把負面情緒投射在對手,覺得敵人都陰險狡詐,我們光明正大的輸了。是嗎?
坦白說,這種想法很不可取,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在不影響自己的情況下推己及人,若可以為了整體利益,自己略有犧牲也不是不行。但這種交換,通常都需要基層的知識分子,筆者前幾篇提過的在地頭人,用自己的信用去說服心懷疑慮的一般人。
都市化後的學生都有這種傾向,他們除了自己同學外,幾乎都不認識,而同學又常常根據背景形成一圈圈的群體。所以,他們不認為對「願景」心懷疑慮的人存在,極容易用善惡區分敵我,又很輕易地相信,只要邏輯合理,應該每個人都會支持。
實際上,你會覺得邏輯合理,往往建立在自己得利的基礎上,不然請對反對「願景」的朋友,敘述一套你認為超合理,但會損害他利益的邏輯,看看他覺得合理嗎?要說是他開工廠亂排廢水廢氣,我們要法規限制,這多少還說得過去,往下講到他要丟工作的可能,你的邏輯若是自己去想辦法囉,人家不會翻桌嗎?
別鬧了啦,筆者就遇過這類人,換成要求他做出「將會丟掉現在工作的妥協」,也是每一個人馬上翻桌說「你很沒邏輯」。

自助餐式「一步不讓」,已從內部分裂社會的互信
若我們不能理解,單純講邏輯、理論,就是公說公有理的困境,我們就會陷入善惡對立觀,找不到正確的妥協點。
妥協,就是所謂的互相,互相來自於信任。
我們在職場上,會拜託別人也會受人請託,這次幫忙還會有下次,當然是相互協助的結果。你的同事每次請你幫忙後,一聲道謝都沒有,當面對你說「依公司規定找代理人而已」,你有需求找他被回「依規定我沒必要幫你」,你做何感想?
難道相互幫忙也得寫到公司規定,還是明文法律定之?
信任來自累積,你每一件事情,都強調沒得商量,這不是實質促成台灣內部分裂嗎?那麼,是誰一直努力告訴你,在政治上只有正義善惡,沒有妥協的餘地,妥協的都是財團打手、資方走狗?
多想想,你就會發現,台灣未來的分歧,不是國家統獨這些,在此之前就會先面臨到內部的信用危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