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準台北人》陳又津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準台北人》是陳又津在身份進行空間跨越的一種紀錄。寫了關於父親,關於母親,關於三重,關於與她類似的新移民二代的身份追尋與認同。在《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中提到,地方的概念是流動的,與之有類似屬性的是身份建立,恆久的身份難以存在,多半時候順應外力因素刺激,我們不得不接受改變為求生存。在閱讀《準台北人》時,對我來說感到些許困擾的是,作為讀者的我與作者的生命經歷交叉太大,我們錯失站在同一條線上擁有共識,我難以在陳又津的文字內找到回應自己人生片段的敘述,這時的我,正正成為一名旁觀者檢視移民者的心理傾訴。
  然而,倘若跳脫文字衍伸出的情感共鳴,陳又津在回憶她的身世經歷總地來說是辛苦的,我不禁從她身上找到陳雪《橋上的孩子》那種在交易市場內匆忙奔波的既視感。被嵌於特定社會階級,移民能夠從事的工作選擇有限,這一切多多少少與語言溝通、人脈網的大或小有所關聯。陳又津作為新移民二代,她的雙親在來台之初,早已先為她回應(或者說抵擋)種種融入台灣社會的首要問題:語言溝通、工作取得,與同有小孩卻不得融入之家長們的交流圈。它們的存在,像是通過這扇社群大門的基礎門檻,這之中,陳又津提到,母親因為國語腔調有明顯口音,要求女兒藉由新聞主播所謂「字正腔圓」的正確口音適應這個社會的語言,做一個不被人歧視,無法融入群體的「台灣人」。這無疑對任何移民而言,都是首當其衝的挑戰與首先面對的心理調適。又或者被質問是不是台灣人的問題對台灣人來說,也許僅是一種開啟話題的起手式,但對移民而言,那都是每一次的質疑與再次點醒真正的融入是即使做了多少努力,永遠會被挑出來逼自我審視的一根刺。
  就算陳又津來自新移民家庭,她的人生並不如小說情節那樣戲劇性,沒有遇到根本上的排擠,我想,這得歸因於她自出生就在台灣生長。她的雙親都帶有另一個空間的文化繼承,但陳又津本人則接受的全是台灣的風景,台灣的飲食,台灣無孔不入的身份記憶灌輸——這也是我認為陳又津很有意思的書寫本錢(請容我用這麼世俗的標籤予以形容)。陳又津自己在後記也有提到:「這本書講述自己的家庭,也許更像是新人的第一本書,但我卻覺得寫了很久,這輩子就這一本也就夠了。」這是陳又津必須面對、開創的寫作起點(亦可能是迎接她的終點,但或許都言之過早),我的意思是,陳又津是新二代,可是扣除血脈繼承,她徹徹底底接受的是台灣教育,成長期間,培育她的周遭資訊都是教育她該怎麼成為一名「台灣人」。只有對內處理家務事時,她必須面對兩種身份在體內的抗衡(顯然那不至於到抉擇的撕裂程度,但某種程度上必然成為陳又津的人生課題),找到回應世界的平衡點。
  在面對新二代以及遷居至都市成長的原住民,他們所需面臨的現象既是問題,也是優勢,原生地的繼承讓他們身處異地依然可以產生連結,然而也有可能造成他們與異地的阻礙或脫節。我的某任前任是在新北長大的阿美族。我們交往前,我就從身旁同事得知他是原住民,只是那當下我滿是不可思議,因為他顯然沒有原住民族應有的「外顯特徵」,不會族語,也沒有完整的族名。交往後,詢問他關於族裡的事,他並不是那麼熟悉,甚至,他就像我這樣的漢人一樣的視角看待自己「應待的」原生部落。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從有記憶以來就在新北成長,接受的也是在地國小教育直至大學畢業。他唯一與部落有連結的是他的舅舅要求他必須回去做成年禮,這時,阿美族的身份認同才終於在他心裡生根,他才意識到原來成為阿美族(成年)人必須經歷多少儀式性的洗鍊,才能獲得阿美族人的身份榮耀。雖然後來他還是回到城市繼續與漢人無異的都市生活,順應漢人潮流追尋流行,但是他的創作中倒是有一幅以池上為主體的視覺設計。我不能確定是因為他本身就不把身份認定這件事放在心上,亦或者他不想多談。只是當我讀到陳又津的文字時,不免去想起他是帶著感嘆(或無奈)說自己已經無法融入部落的青年,以及一種像是賭氣的口吻宣告終歸部落的年輕人為了求學為了謀職,還是得離開部落遷移至都市,他的母親只是早一步預知來到新北生活,為他下了決定罷了。而這段心路歷程的形述,似乎讓人看到了陳又津故事的既視感。
  移民如何融入異地,這是一個不管社會再如何強調多元開放——至少就現在的社會反應來看——都還是會使移民獲得挫折——只是問題已從外顯的歧視,逐漸內移成心理自我調製的魔障跨越。
avatar-img
79會員
163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男子氣概是一個要透過奮鬥及公開展示才能得到的勳章,而這是在論述性別時,容易被遺忘的一部分。
我還不至於以「文學之神」這般誇張字眼回應對文學的喜好,更不必然是受如神感召的悸動,因而決定鑽研這門學術。不過,朱宥勳這本著眼於台灣作家生平的新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以他個人學習經歷加上史料的判讀,確實讓我從中獲得不少感動與思考始點,更助益我之所以想要更深入認識台灣文學,我們的國家。
書裡諷刺的地方一點也不少,好比這坐享這一切美景的我們,並不會特別去想像眼前的景象消失的話,自己也會是共犯之一。
在讀李昂的文章時,多數時候都會使我覺得噁心,並沒有之前讀《其後》是真的造成嚴重嘔吐那種程度的誇張,但確實也是不舒服,腦中會時時刻刻聯想任何血腥畫面,就沒有更多了的獵奇風格。李昂的特色十分強烈,粗略標籤式歸類,大抵來說:女性主義、神鬼、鹿港、政治、性器(包含性交)。
兩週,可以使作為讀者的我,稀釋書帶給我的悲傷,那作為故事主角,多如繁星的家庭們,又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出隨孩子出生,即伴隨而來的痛苦與傷悲呢?
男子氣概是一個要透過奮鬥及公開展示才能得到的勳章,而這是在論述性別時,容易被遺忘的一部分。
我還不至於以「文學之神」這般誇張字眼回應對文學的喜好,更不必然是受如神感召的悸動,因而決定鑽研這門學術。不過,朱宥勳這本著眼於台灣作家生平的新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以他個人學習經歷加上史料的判讀,確實讓我從中獲得不少感動與思考始點,更助益我之所以想要更深入認識台灣文學,我們的國家。
書裡諷刺的地方一點也不少,好比這坐享這一切美景的我們,並不會特別去想像眼前的景象消失的話,自己也會是共犯之一。
在讀李昂的文章時,多數時候都會使我覺得噁心,並沒有之前讀《其後》是真的造成嚴重嘔吐那種程度的誇張,但確實也是不舒服,腦中會時時刻刻聯想任何血腥畫面,就沒有更多了的獵奇風格。李昂的特色十分強烈,粗略標籤式歸類,大抵來說:女性主義、神鬼、鹿港、政治、性器(包含性交)。
兩週,可以使作為讀者的我,稀釋書帶給我的悲傷,那作為故事主角,多如繁星的家庭們,又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出隨孩子出生,即伴隨而來的痛苦與傷悲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叮噹成長在殖民時代的香江,她既不是英倫人,也不是共國人,只是一個在借來地方成長的無根一代。還記得叮噹在領取兒童身分證和更換成人身分證的時候,辦事處職員會詢問領證人選擇英倫籍還是共國籍?正因為身在英屬殖民地,叮噹選擇英倫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是吧?!或許那些年,叮噹總算是得了一個證件上的身分認同...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這部影集於2007年在公視播出,內容是關於台灣新住民的故事,劇中的新住民都是由台灣真實的新住民所飾演,主要拍攝場景在三重空軍一村眷村保留區,以及胡志明市的古芝少數民族文化村。故事從社工君君遇到一名求助的新住民開始,帶出了四段跨國婚姻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各自反映了不同面向的新住民處境。
Thumbnail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叮噹成長在殖民時代的香江,她既不是英倫人,也不是共國人,只是一個在借來地方成長的無根一代。還記得叮噹在領取兒童身分證和更換成人身分證的時候,辦事處職員會詢問領證人選擇英倫籍還是共國籍?正因為身在英屬殖民地,叮噹選擇英倫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是吧?!或許那些年,叮噹總算是得了一個證件上的身分認同...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這部影集於2007年在公視播出,內容是關於台灣新住民的故事,劇中的新住民都是由台灣真實的新住民所飾演,主要拍攝場景在三重空軍一村眷村保留區,以及胡志明市的古芝少數民族文化村。故事從社工君君遇到一名求助的新住民開始,帶出了四段跨國婚姻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各自反映了不同面向的新住民處境。
Thumbnail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