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人類學」的想像還停留在這是個「冷門且生硬」的專業嗎?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宋世祥
社會演進的過程中,不斷求新求變,但這不只限於商業領域的專業才能做到,人類學家也可以推動社會的創新!
作者宋世祥教授,是美國匹茲堡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他透過人類學的「田野調查」與「人文反思能力」,介紹各個領域中隱藏的「人類學家」,帶領讀者更加了解人類學如何應用在社會現實生活中。
本書在介紹人類學的基本關鍵概念後,佐以相關的社會創新個案,相輔相成之下,不只可以學習到人類學的思考脈絡,也可以看到一個創業家如何與社會建立連結、發展出穩定的商業模式。
和大家分享五個有趣的人類學概念
1️⃣朝聖、交融
朝聖:廣義來說用來指某些族群採取特定行動以表達認同的集體行為。
交融:在朝聖的過程中,原有的社會位置被翻轉或是消失,在儀式中社會凝聚感更加緊密。
📍在組織管理上,善用朝聖交融的特質,可以促使成員凝聚共識與認同,加快創新的步伐。
2️⃣體現、展演
體現:人不僅透過身體來實踐文化,也透過文化性的身體來認識外在世界,同時與這個世界互動。
展演:人在溝通或表現文化概念時於眾人前的表現,其雖出自個人文化認知,但也會受到參與者(觀眾)、情感與脈絡的影響。
📍身體作為文化的媒介,除了成為歷史的載體,也「體現」了身體的歷史記憶。
3️⃣物性、經濟行為
物性:不只文化決定了物如何使用,物也影響了文化的實踐方式。
經濟行為:從人類如何生存與獲得切入,將經濟行為放入社會與文化脈絡中,探討經濟行為與價值觀、社會運作間的關聯性。
📍在這個時代需要透過消費的過程才能展現出文化觀念與社會關係,我們從這些物上面可以看到「人性」,更可以從這些文化的過程裡看到「物性」。
4️⃣厚描、詮釋
厚描:民族誌田野工作與書寫不是只單純對現象做描述,而是能夠運用在地知識以「脈絡化」方式詮釋眼前文化現象對於當地人的意義。
詮釋:文化其實就是一套意義的網絡,文化行為就是一個文本,人類學家的工作是在意義的脈絡上進行詮釋。
📍以峇里島的鬥雞比賽為例,因為背後複雜的文化脈絡,對於峇里島人來說,出現在鬥雞比賽中就是一種情感上的教育,因而建構出一個象徵的結構。
5️⃣反身性、換位思考
反身性:人類學家對於自己、田野地及田野調查對象之間關係、對人類學知識生產過程的反思。
換位思考:人類學家要求自己能掌握研究對象的語言與社會位置,進而能理解概念與行動之間的關係。
📍因為人類學家自身的性別、年齡、生命歷程會影響其對田野資料的解讀詮釋,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學家永遠無法像科學家一樣,能掌握到絕對客觀的事實。
這本書不單是介紹個案的故事書,在每個個案中,都會有圖表來統整個案與人類學的連結。第一次閱讀你可以先了解整個個案發展過程,第二次搭配圖表再看一次,讓你更加掌握了作者想傳達給讀者的是「人類學絕不僅止於學院,是可以走入社會」。
👍加碼推薦:《百工裡的人類學家2 —厚數據的創新課》
🌟
#風味評分比:20%酸20%甜20%苦20%辣20%鹹(社會百態,等你來發現)
☺️喜歡的話,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