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力量,源自於向內探索。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前,有時看見別人的「不好」,會感覺到不爽生氣,當然這個「不好」是自己覺得的,那時並不明白為什麼會生氣,只好一直怪罪別人的「不好」。
後來學著清理情緒,剛開始也未能深究,但至少情理情緒後,自己也比較舒服,所以也就持續做下去,後來除了清理、轉化情緒外,漸漸的了解自己的內在,反映了外在世界。
當我們看見別人的「好」,就如同我們看見自己的好,當我們看見別人的「不好」,就像與我們內在未竟的課題共振,可能會產生不舒服的情緒,那些「不好」源自於內心的黑暗陰影,來自於長久未曾關注的角落。
把看到的「不好」向內探索、沉思,當我們理解那些黑暗是沒有好好照顧的地方,透過自己的選擇與調整,將光帶入陰影之中,就能滋養自己,而這將成為你的力量。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讚/愛心,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如有任何想法,也請留言讓我知道,謝謝你/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200內容數
一段療癒重生的旅程, 關於我, 與愛同行, 歡迎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代人生活繁忙,我們並不常停下來問自己,現在的我怎麼了?現在的我感受如何?常常聽到要「了解自己」、要「知道自己是誰」,但生活中的點滴被忙碌取代,關係在沒耐心中磨損,追求速成的結果,也沒能去審思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網路發達的年代,經由許多的社群媒體、通訊軟體,我們每日獲取大量的資訊,認為看了許多就懂了許多,但或許都沒有好好思考,卻越來越渴望得到更多的訊息,跟著群體外在而行,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當我們不瞭解自己,就會向外找尋自己。
現代忙碌的生活中,一早離開家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將心力、精力花在服務他人的事務上,不知道你是否曾經留意過,一整天下來將自己的需求擺放在其他事務之後的頻率有多高?
我們常常想要快樂,或許大部分人都想要的都一樣:快樂、愛、過有意義的人生,若我們將快樂擺在外在的環境上,擁有櫃子裡的所有衣服、在聚會中認識的朋友,都決定不了你的快樂。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痛苦的存在,但卻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它,因為可能有很多抗拒與逃避,不想回到內心的『家』去辨識它,只是緊抓著痛苦不放,我們傷害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在生活中,常常會聽到有人會這麼說:「如果能住在屬於自己的房子裡」、「如果得到一份夢想的工作」、「如果擁有了比較多的錢」‧ ‧ ‧我們就會比較快樂等等,當然,你想望的東西都能得到,確實會讓人高興,但卻不自覺的把幸福快樂都寄望在下一個如果。
現代人生活繁忙,我們並不常停下來問自己,現在的我怎麼了?現在的我感受如何?常常聽到要「了解自己」、要「知道自己是誰」,但生活中的點滴被忙碌取代,關係在沒耐心中磨損,追求速成的結果,也沒能去審思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網路發達的年代,經由許多的社群媒體、通訊軟體,我們每日獲取大量的資訊,認為看了許多就懂了許多,但或許都沒有好好思考,卻越來越渴望得到更多的訊息,跟著群體外在而行,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當我們不瞭解自己,就會向外找尋自己。
現代忙碌的生活中,一早離開家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將心力、精力花在服務他人的事務上,不知道你是否曾經留意過,一整天下來將自己的需求擺放在其他事務之後的頻率有多高?
我們常常想要快樂,或許大部分人都想要的都一樣:快樂、愛、過有意義的人生,若我們將快樂擺在外在的環境上,擁有櫃子裡的所有衣服、在聚會中認識的朋友,都決定不了你的快樂。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痛苦的存在,但卻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它,因為可能有很多抗拒與逃避,不想回到內心的『家』去辨識它,只是緊抓著痛苦不放,我們傷害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在生活中,常常會聽到有人會這麼說:「如果能住在屬於自己的房子裡」、「如果得到一份夢想的工作」、「如果擁有了比較多的錢」‧ ‧ ‧我們就會比較快樂等等,當然,你想望的東西都能得到,確實會讓人高興,但卻不自覺的把幸福快樂都寄望在下一個如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看見自己的憤怒 看見自己的悲傷 看見自己的嫉妒。 人本來就不可能只有正面的情緒。 不是否定擁有負面情緒的自己、也不是只留下正面的情緒。 而是接納自己的全部,看見他,挖掘這些情緒的原因。 如果不喜歡自己的習氣,調整就好🌟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人生如同一場漫長的修行,內心的強大是我們在這場修行中最重要的資產。修煉內心,調整心態,嘗試不去在意別人的看法,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看待任何事都會從容自若。我們這一輩子會遇到許多人,其中有些人會非議你,討厭你,甚至詆譭你。這些負面的情緒和行為,無非是因為他們羨慕嫉妒你罷了。
Thumbnail
太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學會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不要讓自己迷失。這篇文章分享了發現自己內心強大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保護和提醒。
Thumbnail
      你有這種想法嗎?現在發生不好的事,是過去發生不好的經驗,一直在心裡揮之不去,最後影響到現在的生活。人的天性讓我們容易聚焦在負面的情緒上面,因為我們對於自己所沒有或損失的東西,產生匱乏的心理,過度聚焦在負面的想法上,卻忽略了每件事都有負面跟正面等許多角度。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愛抱怨如何影響人的心態和運氣。抱怨往往讓心情沉悶,吸引負面能量,並創造一個不利的生活氛圍。抱怨的人容易吸引到負面事物,而樂觀積極的人更容易獲得好運氣。改變抱怨習慣,透過正向思考和感恩培養,能夠轉變心態,從困境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文章呼籲停止抱怨,努力創造充滿正能量的生活,相信這樣的改
Thumbnail
看見自己的憤怒 看見自己的悲傷 看見自己的嫉妒。 人本來就不可能只有正面的情緒。 不是否定擁有負面情緒的自己、也不是只留下正面的情緒。 而是接納自己的全部,看見他,挖掘這些情緒的原因。 如果不喜歡自己的習氣,調整就好🌟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人生如同一場漫長的修行,內心的強大是我們在這場修行中最重要的資產。修煉內心,調整心態,嘗試不去在意別人的看法,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看待任何事都會從容自若。我們這一輩子會遇到許多人,其中有些人會非議你,討厭你,甚至詆譭你。這些負面的情緒和行為,無非是因為他們羨慕嫉妒你罷了。
Thumbnail
太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學會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不要讓自己迷失。這篇文章分享了發現自己內心強大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保護和提醒。
Thumbnail
      你有這種想法嗎?現在發生不好的事,是過去發生不好的經驗,一直在心裡揮之不去,最後影響到現在的生活。人的天性讓我們容易聚焦在負面的情緒上面,因為我們對於自己所沒有或損失的東西,產生匱乏的心理,過度聚焦在負面的想法上,卻忽略了每件事都有負面跟正面等許多角度。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愛抱怨如何影響人的心態和運氣。抱怨往往讓心情沉悶,吸引負面能量,並創造一個不利的生活氛圍。抱怨的人容易吸引到負面事物,而樂觀積極的人更容易獲得好運氣。改變抱怨習慣,透過正向思考和感恩培養,能夠轉變心態,從困境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文章呼籲停止抱怨,努力創造充滿正能量的生活,相信這樣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