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看著別人,然後想把別人的方式(正能量)加在自己身上,一個則是屬於你自己的內在力量。
在細談上述兩者的差異前,想先跟大家說說,無論是在職場或是朋友群裡,會遇到一種人,就是愛吐苦水,但卻從沒打算將自己帶離所處環境的人,這些人不一定是壞人,也許可能就是你身邊親近的人,但不知為何,一但他們開始陷入抱怨的迴圈時,總是會讓人忍不住想要遠離,這樣的表達方式難免會與負能量劃上等號,於是我們便會開始警惕自己不要變成像這樣的人。
再來就要說說現在的社群媒體,人人都可以透過經營社群來分享自己的生活,隱惡揚善變成在社群裡的常態,這會讓你有了自己似乎也需要如此光鮮亮麗或是幸福美滿的錯覺,你可能會想照本宣科,用同樣的方式來表現自己,這時的你,是否會感覺到一股空洞或焦慮向你襲捲而來?如果沒有,那很好。如果有,就讓我們回頭來看看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從上面的兩個例子可以知道,我們常常會誤會一些狀況,以為有負面的感受=愛抱怨=不受歡迎,社交活躍=受人矚目=沒有被群體排拒在外,但其實上述因素都是沒有正相關的,一個悲觀的人也會有讓人想親近的特質,一個外放的人也會有讓人退避三舍的行為,我們要做的不是把所有看似正面的部分拿來套在自己身上,然後排拒掉所有我們不想要的部分,而是接受自己的好與壞,讓自己成為內在有底氣的人。
內在有底氣的人,就是擁有內在力量的人,這種人很清楚他的所有行動都是為了自已,而不會因為社會眼光去影響自己的選擇。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某個部分是有底氣的,有些人可能是在感情上面有底氣、有些人則是在事業上面有底氣,然而每個人也會有個像黑洞一樣的部分,要怎麼察覺自己的黑洞?通常愈想掩蓋不想讓外人發現的地方,就是你需要好好去關照的部分,欲蓋彌彰反而會洩了你的底氣造成能量上的不平衡。
畫虎不成反類犬,很適合用來形容這種不平衡的狀態,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感覺」就是不對。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練習將洩掉的部分補回來,要怎麼補?就是剛剛提到的,好好去看見自己想要隱藏的地方,光是去看到,你內在的天秤便會開始慢慢地校正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