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嗨,親愛的內在小孩。

「你很聰明,只是不夠努力。」「如果你再努力一點,一定不只這樣。」從小身為父母眼中“品學兼優“的她,以上台詞經常在生命中出現,曾經連續考了好多年的第一名,有一次成績“只拿”第三名,她擔心爸媽失望而說謊:「我第一名。」
國中時期因為青春期情感問題,失去朋友、失去上學的動力,她第一次經歷自殘,爸爸對她說:「你要堅強。」父親是社經地位都好的人,地位、名聲都了不起,她從很小的一邊接收著父親對母親的評論:「媽媽就是書念得太少,眼界太窄了。」
那年急著想長大看看世界的女孩,一心想著:「得多念點書、考個好成績,就會有不一樣的未來。」她曾經成為父親的名牌,他人口中「優秀的女兒」,顯然她也喜歡,「沒有做不到事情,只有不夠努力的人」成了她的座右銘。
你熟悉這樣的人設嗎?或許不全然相同,但如果你是世俗標準下“還不錯”的孩子,一定也跟她經歷過差不多的過往。
榮格的心理學提出「內在小孩」原型,大意是我們無論多年長,內在永遠都住著一個小孩,童年時所受的傷,我們揚起的許多情緒看起來是當下事件,但如果仔細深究會發現,是那個受傷的孩子在蠢蠢欲動。
你對自己夠溫柔嗎?你連結過自己的內在小孩嗎?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是不是太努力了? 是為了討好誰而成為現在的你?
現在,給自己一點時間,閉上眼,牽著你的內在小孩,低語對他說: 「親愛的你,我知道長年忽略了你的感受。 現在,我邀請你、我願意、我可以與你一起療傷, 一起放下過往、一起面對未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是媽咪,是瑜珈練習/引導者,也是占星人。因為成為母親的歷程,讓我走入更深的療癒之旅,希望透過文字的分享,讓女人及母親們,在抱抱別人之前,先回來抱抱自己。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地球旅行日記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