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出版趨勢座談會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幾天去參加了「出版的未來―後疫情時代如何校準書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座談會,去了解一下在這波疫情當中,出版產業如何力求突破?其實不只疫情,在網路盛行的年代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跟過去實體書的銷售必然會有衝擊,那麼,疫情的出現跟出版產業也不能說有直接的關連,只是將問題更突顯出來罷了!
這個座談會是由中華民國圖書發行協進會主辦,國家圖書館、Openbook閱讀誌協辦,主持人是時報文化的趙董,當天主題的演講者分別是:
(一) 【線上活動vs.閱讀啟動】葉美瑤/新經典文化出版公司總編輯
(二) 【親子天下的數位怎麼轉型】林彥傑/親子天下出版公司研發總監
(三) 【出版蛻變中─聯經的轉型案例】陳芝宇/聯經出版公司總經理
(四) 【DX(數位轉型)時代的暢銷書】岩崎剛人/KADOKAWA集團台灣角川董事長

新經典文化出版的總編輯葉美瑤,講述了線上活動跟閱讀啟動的主題,分享了他們舉辦線上活動的心得。在現在這個年代,出版社、作者端和讀者之間,已經不像是以前將書出版後,放到書店,讀者就會進店裡購買,在這個主題,我聽到的是出版社走進讀者、貼近讀者的距離,去說服讀者理解書的核心與思想。不管是「線上」課程,或是提到直播帶貨,我看到的是新經典利用網路舉辦課程(我沒有看過他們的課程啦!這裡都是分享我在座談會聽到的心得),將「網路」化為自己的工具,行銷書的核心、主旨,讓讀者接受,進而去購買實體書或電子書。
說到這個,我自己是覺得現在所謂的「書」已經不是可以摸到紙本、聞到書香的「書」,所謂「書」,是指「內容」,至於實體書還是電子書,反而是其次的問題了。這個感想,就算聽到後面,也是如此。
而親子天下的研發總監林彥傑提到【親子天下的數位怎麼轉型】,可以說有點延續上個主題,「網路」、「數位」在將內容傳到讀者的手中,成為了一個「工具」,林彥傑總監就有提到親子天下的TA很明確,所以TA,簡單來說就是你的目標族群,親子天下的TA很明確的就是「家長」與「孩子」,他們在數位布局上,做了很大的功夫。不過做了很大的功夫,也不是全部都準備好再上場,當基礎準備的差不多時,他們就已經上陣了,中間遇到有問題再來看怎麼修正、調整?親子天下的TA很明確,所以在「怎麼跟讀者溝通」這回事,就是他們一直在積極做的事。
聯經的陳芝宇總經理所談的也讓我印象深刻,聯經是個老品牌了,在市場上我個人將它歸為「元老」級了,陳芝宇總經理說了一句話:「團隊成員不同,事情也不同。」也就是「團隊轉型」。人因為年輕化,所做的事能夠更貼近市場的期望。在這裡,陳芝宇總經理提到他們的「妖怪臺灣」(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4721)這套書不斷的IP化,為IP創造新的故事,將文學與異業結合,卻又不失他們原有的「人文」品牌。
陳芝宇總經理提到轉型不只要變現,還要變大,數位思維才會有不同的局面。強調服務要升級,也以書和作者為核心,發展課程,這又和葉美瑤總編輯提的【線上活動vs.閱讀啟動】是頗為類似的。
第四位是臺灣角川的董事長岩崎剛人,提到【DX(數位轉型)時代的暢銷書】,可能我在輕小說時代,就比較認識角川的定位,所以董事長在介紹角川時,心得比較不多,不過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角川的族群一向都很明確,他們將「異世界」的故事銷售給CHILL的讀者,這類的讀者愛好跟現實有差距的故事,角川在提供這樣的服務。最近角川有個新平台「KadoKado 角角者」,每次我看臉書都會跳出來XD~~就是全新的小說連載平台。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讀者的需求也五花八門,出版不光是出版,更是提供讀者的需求。從新經典、親子天下、聯經、角川來看,會發現不同TA的需求就不一樣,有人喜歡較具人文氣息的內容,有人喜歡輕鬆的內容書籍,撇除了「書」這一回事,「內容」與「內容的傳遞」就是思考的方向。像現在很紅的「聲音經濟」,未嘗又不是書籍的「聲音化」?在「內容傳遞」這回事,許多業者都正在努力。
avatar-img
88會員
291內容數
提供新手創作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梅洛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是越讀越清爽,而不是加重負擔。求學時,為了考試或分數而讀的書,如果沒有方法內化輸出,只會越來越壅塞,出了社會,自發性的想要讀書,就要懂得「釐清」,從大量的資訊中找出精華,才容易成為自己的東西。
「我寫這麼多,到底有沒有人看?」「我這麼辛苦,又沒有收獲,到底寫這些做什麼?」如果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有人看到你釋出的善意,改變了他的想法,並讓他往更好的方法走,我想,這是對於「寫作為什麼要持續下去」的解答。
寫作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夢想?還是成就感?亦或是為了金錢?要了解,夢想和現實是無法分割的。夢想,需要靠麵包來餵養。
文字為什麼會被認為能夠療癒?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可以把自己的心情詳述下來,甚至審視自己的痛苦點。
我們不用認為自己是聖賢偉人,會說出什麼至理名言,但至少可以確認自己開口之後,可能會有什麼影響?或是造成什麼傷害?我曾經戲謔的說,有些人只要閉嘴,就是對社會做出了貢獻。
「預留工作天」跟「實際工作天」是一樣重要的事,因為在寫稿的期間,可能還會遇到大大小小,或輕或重的雜事,兩種工作天都是很重要的。
書是越讀越清爽,而不是加重負擔。求學時,為了考試或分數而讀的書,如果沒有方法內化輸出,只會越來越壅塞,出了社會,自發性的想要讀書,就要懂得「釐清」,從大量的資訊中找出精華,才容易成為自己的東西。
「我寫這麼多,到底有沒有人看?」「我這麼辛苦,又沒有收獲,到底寫這些做什麼?」如果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有人看到你釋出的善意,改變了他的想法,並讓他往更好的方法走,我想,這是對於「寫作為什麼要持續下去」的解答。
寫作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夢想?還是成就感?亦或是為了金錢?要了解,夢想和現實是無法分割的。夢想,需要靠麵包來餵養。
文字為什麼會被認為能夠療癒?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可以把自己的心情詳述下來,甚至審視自己的痛苦點。
我們不用認為自己是聖賢偉人,會說出什麼至理名言,但至少可以確認自己開口之後,可能會有什麼影響?或是造成什麼傷害?我曾經戲謔的說,有些人只要閉嘴,就是對社會做出了貢獻。
「預留工作天」跟「實際工作天」是一樣重要的事,因為在寫稿的期間,可能還會遇到大大小小,或輕或重的雜事,兩種工作天都是很重要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淚腺壞掉》滿兩個月,截至目前為止新書分享會,除首場台北場是出版社規劃以外,其餘皆是各地獨立書店邀請。依時序為苗栗的日榮本屋……非常謝謝這些書店的邀請。我盡可能地略記出席當天分享的重點或是記述當天的記憶點。請大家多支持獨立書店。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2024台北國際書展結束,大家是否見到了久仰大名的作者、還是聽了講座如沐春風呢?不論大家的心願與期許為何,相信最後都「書圖同歸」。      選中《守護書的貓》原因很單純,因為有書、有貓、又是全新愛藏版,三位一體,能獲得出版社及讀者的青睞豈有放過的道理。
Thumbnail
點讀書算是新一代家長都會考慮入手的產品,主要是因為很多點讀書或點讀筆都不只一種語言,而且發音說不定比家長自己本身還要標準(*´艸`*)而且有時候跟孩子一直唸一樣的單詞或故事,都可能會唸到累或膩,所以點讀書或點讀筆算是一個好幫手(o^▽^o)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的台北國際書展,星光熠熠✨論壇上親耳聽大師談自己、談創作,獲得滿滿創作能量!
Thumbnail
總編輯與方格子創辦人的對談講座,講者暢聊分享觀眾提問踴躍,原訂50分鐘最後超時結束。從傳統出版人的角色,如何遇見方格子平台與創作者葉郎,推出實體紙本書《從前,有個錄影帶店》。訂閱制的原生內容進軍出版市場的經典案例,透過專業人士編輯出版,獲得 2023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 殊榮!
Thumbnail
這一期(2024年元月)由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發行的書香遠傳雜誌裡有一篇專訪,編輯下的副標題是「實體書的擁護者,牙科圖書館開放中」,主標題引述自我講的一句話:「閱讀讓我們不畏懼新的挑戰。」 說來也有趣,當初「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成立定位,雖然一樣是圖書館,但是相較於其他圖書館,顯然是聚焦於「資訊」
Thumbnail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
Thumbnail
《淚腺壞掉》滿兩個月,截至目前為止新書分享會,除首場台北場是出版社規劃以外,其餘皆是各地獨立書店邀請。依時序為苗栗的日榮本屋……非常謝謝這些書店的邀請。我盡可能地略記出席當天分享的重點或是記述當天的記憶點。請大家多支持獨立書店。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2024台北國際書展結束,大家是否見到了久仰大名的作者、還是聽了講座如沐春風呢?不論大家的心願與期許為何,相信最後都「書圖同歸」。      選中《守護書的貓》原因很單純,因為有書、有貓、又是全新愛藏版,三位一體,能獲得出版社及讀者的青睞豈有放過的道理。
Thumbnail
點讀書算是新一代家長都會考慮入手的產品,主要是因為很多點讀書或點讀筆都不只一種語言,而且發音說不定比家長自己本身還要標準(*´艸`*)而且有時候跟孩子一直唸一樣的單詞或故事,都可能會唸到累或膩,所以點讀書或點讀筆算是一個好幫手(o^▽^o)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的台北國際書展,星光熠熠✨論壇上親耳聽大師談自己、談創作,獲得滿滿創作能量!
Thumbnail
總編輯與方格子創辦人的對談講座,講者暢聊分享觀眾提問踴躍,原訂50分鐘最後超時結束。從傳統出版人的角色,如何遇見方格子平台與創作者葉郎,推出實體紙本書《從前,有個錄影帶店》。訂閱制的原生內容進軍出版市場的經典案例,透過專業人士編輯出版,獲得 2023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 殊榮!
Thumbnail
這一期(2024年元月)由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發行的書香遠傳雜誌裡有一篇專訪,編輯下的副標題是「實體書的擁護者,牙科圖書館開放中」,主標題引述自我講的一句話:「閱讀讓我們不畏懼新的挑戰。」 說來也有趣,當初「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成立定位,雖然一樣是圖書館,但是相較於其他圖書館,顯然是聚焦於「資訊」
Thumbnail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