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2/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強調品德,變成強調個性

近來越來越多大學,宣稱自己想要「非常野」、「有藍圖」、「定義未來」、「勇於探索」、「充滿好奇」的學生。我相信,這代表了臺灣社會,從品德文化到個性文化的轉變。
簡而言之,從前的品德文化,強調的是成熟、穩重、謙虛,刻苦耐勞或「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今的個性文化,強調的是創意、進取、主導,自我標榜或「跳出舒適圈,不要怕冒險」。
再往深了說,品德文化更偏好明確漸進的流程,所以習慣跟隨既有流程者,能夠更快熟悉潛規則、累積文化資本,從而獲得菁英群體的青睞;至於個性文化,則明顯偏好多方嘗試、從錯誤當中學習者,這比較容易產出新奇觀點,若能適當表達與展現,就能迅速吸引眾人目光。
跟隨流程或試錯改進,這兩種行動策略沒有誰對誰錯,在健康的社會或社群裡,兩種人都應該要有,最好還能相互合作。但由於許多因素,特定社會往往更偏好某一行動策略,譬如農業或前工業社會更偏好跟隨流程,而後工業或服務業社會更偏好試錯改進。
也就由於該策略的成功,它相應的人格特質,往往會成為主流價值。放到臺灣的教育改革上看,就是學習歷程逐漸壓過紙筆考試,創意進取逐漸壓過成熟穩重,各頂大校長的發言就是例證。
當然,有些人會說分數還是很重要,否則你根本沒機會進好大學。這一點基本沒錯,但我們也該注意到,分數越來越像是一種門檻,而非評價或排名的絕對標準,所以近年來才會一再出現「滿級分落榜」的新聞標題。更直白地說,分數的確是基本資格,但已漸漸不能讓人獨占鰲頭。
我認為,個性文化的趨勢不可逆,因為它根本上反映出的是,整個社會的「成功典範」已開始翻轉。譬如媒體更多地宣傳打破常規的創意精神,而非計較細節的職人精神。
而在翻轉過程中,許多共識與潛規則都得重新塑造,尤其當我們有了學習歷程制度,卻缺乏相應的習慣、思維與文化時,許多師生因此不知所措。這一適應過程注定讓人不太舒服,但在人生跑道上,先適應者可以超前別人很多步。
對此,一種常見評論是,學習歷程制加深了階級固化,階級流動將會越來越困難。我同意這一點,但更樂意指出,是整個政經體制與個性文化的作用,共同迫使階級流動不再,就算廢除學習歷程制,階級固化還是會持續加深。這個問題頗為複雜,只能先講到這邊。
最後附帶一個小測驗:在第一次玩某個遊戲時,無論是電腦的或桌上的,你會想要先找攻略或玩家心得來看,還是自己先試個幾次,看看會發生什麼?
如果你會先找攻略,代表你在面對新事物時,更希望有明確指引、取得公認成就;如果你會先玩再說,代表你更傾向於摸索試錯、找到獨特玩法。值得再說一次的是,這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只是適合的環境、職位與工作內容會有很大差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