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過年民俗故事-燈猴告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在媽媽買給我的漢聲小百科裡讀過「燈猴」的故事。
對我而言,那是一個跟「年獸」並行的故事,都在講述過年互道恭喜的由來。
但是燈猴的故事更有熟悉感、更多細節、更多轉折,當然也就更顯豐富。
隨著年紀稍長,學校裡也只教年獸的由來〈孩子們的幼兒園也是〉,我已經漸漸忘記燈猴的故事了。
今年過年前,心血來潮跟孩子們聽了燈猴的故事,更把它當成我們一分鐘遊戲的題目,讓我自己跟孩子們都對於台灣過年的時程跟禮俗更清楚了。

忌妒的燈猴

在沒有電燈的以前,神桌上必須點著油燈,在神桌上托著油燈的就是「燈猴」。
燈猴身上總是滑溜溜,因為油燈上的油總是時不時地會滴到燈猴的身上。
  • 冬至:糊圓仔丁
高拱乾《台灣府志》與周璽《彰化縣誌》都記載冬至家作米丸祀鬼神及祖先,門戶器物,皆黏一丸,謂之餉耗〈其餉耗也就是糊圓仔丁〉。
台灣冬至習俗之一,將圓仔〈又稱冬節圓〉黏在門、窗、櫥櫃等上面,甚至耕田用牛的雙角上,此為古代祭五祀之舊俗〈五祀為門、戶、灶、廳、井〉,認為這些器物上都有神,故以此形式祭之。
台灣冬至習俗,黏湯圓至日常用具上,以感謝萬物萬神的庇佑。
但燈猴又油又滑,別說湯圓根本黏不住,甚至人民也常忘記要祭拜跟感謝燈猴。
被忽略的燈猴相當吃味,於是忌妒其他神明的祂,將這股妒忌之心轉為恨意,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告狀:「台灣人民相當浪費呀,湯圓不吃都亂黏!」
玉帝聽了之後相當生氣,下了玉旨,要在除夕夜〈二九暝〉降下大雨,將台灣島沉入海中。

凡人與眾神的關係

眾神聽到玉帝的旨意,暗暗大叫不妙!
  • 尾牙:農曆12月16日,每年最後一次幫土地公「做牙」的日子。
做牙,是指傳統中,每個月兩次的土地公祭祀活動。
有別於農曆初一、十五祭祀一般神祇,土地神的祭祀日為每月的初二、十六,稱為「做牙」。
一般以農曆2月初二土地公誕生日為起點開始做牙,稱為「頭牙」。
然後一路做到農曆12月16日,稱為「尾牙」。
年末尾牙宴至今留存,於福建、台灣一帶風氣最盛。
於是就在尾牙這天,不忍心的土地公現身,告訴了台灣人民這個不好的消息。
聽到這個消息的台灣人民相當悲傷,既然災難避無可避,那怎可連累家中供奉的神明呢,於是在得知這消息後的幾天,便把家中供奉的神明送回天庭,以免大洪水沖走了祂們。
  • 送神:農曆12月24日。
被送回天庭的眾神們,紛紛來到玉帝面前求情,希望玉帝能網開一面,別把台灣島沉入海中。
眾神們情真意切的懇求,也讓玉帝的心意動搖了,加上看到台灣人民「送神」的舉動,實在不像是窮凶極惡之人,便打消了除夕夜「水淹台灣島」的旨意。

習俗中的人性

可是這時台灣島上的人民,由於把神都送回天庭了,根本不知道玉帝的旨意改變了。
  • 除夕〈二九暝〉:農曆12月29日,拜祖先、圍爐。
大家都做了最壞打算;除夕夜,就是跟家人相處的最後一夜了。
祭拜完祖先後,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年夜飯〈圍爐〉,跟家人守護在一起。
  • 初一:走春。
過了一晚,大年初一醒來的台灣人,發現自己還活著,台灣島也沒沉入海中,家人們更是都在身旁,開心地互道「恭喜」。
除了自己家人,街坊鄰居不知安好否,於是便四處「走春」,互道平安跟恭喜。
  • 初二:回娘家。
在交通不便的以前,娘家可能是必須花一天時間才能抵達的地方,雖然街坊鄰居都安然無事,但娘家究竟是否安好,還是令人相當不安。
於是,初二一大早,便早早起床,直奔娘家確認家中親人安好平安。
  • 初三:睡到飽。
看到娘家的父母親跟親人健康平安,心中大石終於也放下了。玉帝似乎真的原諒我們了,這時從尾牙開始就一路提心吊膽的台灣人民,終於可以好好睡個覺、補個眠。
  • 初四:接神。
  • 初五:開工、「隔開」春節禁忌。
既然台灣已經平安無事了,那我們趕緊把家中的神明迎接回來,安頓完畢後就可以開始工作啦。
新的一年又展開了,台灣人民一如既往,辛勤地工作著。
至於,那個愛亂打小報告的燈猴呢?
祂應該也受到玉帝的懲罰了吧,你沒看到祂的屁股,從此之後都是紅紅的嗎?

請記得按下追蹤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免費註冊一般公民,推薦人:tomatochuan,好人一生平安呀!》。
【直接的鼓勵】讓我分享更多的創作,歡迎用此連結加入Likecoin讚賞公民
商科PM是擁有10+年經驗的科技業PM主管,我嘗試分享「理性的思維」與「商業的觀察」文章、別忘了按下追蹤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7會員
59內容數
針對PM職涯五個階段更深入淺出的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商科P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營造工作上「手塚區」的秘訣就是: 1.首先想像【What→How〈內尋〉→How〈外顯〉→Why→What】是一個無限循環的圓圈。 2.確定自己主要的魅力風格後,嘗試讓「上一階段」的魅力意見領袖主動來找自己分享資訊跟討論。 3.擴展自己習慣的魅力風格類型,最好是四種魅力風格都學會並熟練,這樣能應對的
相較於作者觀察到的兩大特質與基礎, 我自己利用PM邏輯思維如此理解這3項魅力的元素。 親和力〈warmth〉:Why me? 影響力〈power〉:How to support me? 臨在感〈presence〉:What is it?
我在三秒鐘原則的文章中,提到了「手塚區」。 不確定大家是否都有看過「網球王子」的漫畫或是動畫,裡面的主角越前龍馬加入青春學園的網球部,網球隊的隊長名叫手塚國光,他的絕招就是「手塚區」。
改變身分認同=Why〈內心對身分的渴望〉 顯而易見的提示=How〈外顯〉 對自身有吸引力=How〈內尋〉 輕而易舉的行動=What〈Action〉 立即的獎賞=What〈自動化下一個習慣〉
強者有一百種類型,但效率不彰者,卻都驚人的相似
「微溫的」環境 剛剛提到「微溫的」環境跟「適宜的」環境,就是沒提到「舒適的」環境,難道強者團隊的主管不專心營造舒適的環境嗎?
營造工作上「手塚區」的秘訣就是: 1.首先想像【What→How〈內尋〉→How〈外顯〉→Why→What】是一個無限循環的圓圈。 2.確定自己主要的魅力風格後,嘗試讓「上一階段」的魅力意見領袖主動來找自己分享資訊跟討論。 3.擴展自己習慣的魅力風格類型,最好是四種魅力風格都學會並熟練,這樣能應對的
相較於作者觀察到的兩大特質與基礎, 我自己利用PM邏輯思維如此理解這3項魅力的元素。 親和力〈warmth〉:Why me? 影響力〈power〉:How to support me? 臨在感〈presence〉:What is it?
我在三秒鐘原則的文章中,提到了「手塚區」。 不確定大家是否都有看過「網球王子」的漫畫或是動畫,裡面的主角越前龍馬加入青春學園的網球部,網球隊的隊長名叫手塚國光,他的絕招就是「手塚區」。
改變身分認同=Why〈內心對身分的渴望〉 顯而易見的提示=How〈外顯〉 對自身有吸引力=How〈內尋〉 輕而易舉的行動=What〈Action〉 立即的獎賞=What〈自動化下一個習慣〉
強者有一百種類型,但效率不彰者,卻都驚人的相似
「微溫的」環境 剛剛提到「微溫的」環境跟「適宜的」環境,就是沒提到「舒適的」環境,難道強者團隊的主管不專心營造舒適的環境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可能聽過「年獸」的故事,但你知道嗎?在台灣還有一個更驚人的過年傳說,一個關於台灣島差點沉入海底的故事。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放水燈: 放水燈是一種具有宗教和文化意義的習俗,尤其在台灣和其他華人社會中非常流行。這個習俗通常與中元節(鬼月)、元宵節、佛教和道教的慶祝活動有關。水燈通常是由紙或輕型材料製成的小燈籠,內含蠟燭或小燈泡,放在水中漂浮。這個習俗有多種象徵意義: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三重豆花推薦【滿溢本舖豆花】一間吃了會讓人感到*滿意*的豆花,不僅豆花是那種古早味很傳統的豆花,超滑嫩、超豆香,還有仙草冰、剉冰、雪花冰,配料非常多款可選,而且不論是糖水、配料、豆花..等,都是店家經過數十年嚴選把關,堅持自家熬煮,讓吃冰品也能吃得很健康,超特別推薦「宇冶金時圓仔冰」來自日本的宇冶抹
Thumbnail
雖然香港、台灣在過農曆新年時,都會有包紅包的習慣,但我卻觀察到在紅包文化方面也是略有不同,這倒是蠻有趣的。
Thumbnail
冬至,是中華傳統節日中一個擁有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節氣。隨著寒冷的季節漸臻極致,冬至的來臨標誌著陽光漸長、陰影漸短的節氣交替。而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日子裡,湯圓作為冬至不可或缺的美食,更是民間團圓、祈福祭祖的象徵,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許。 冬至的英文詮釋 冬至的英文表述為Winter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又稱上元節;也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上元的暗暝是繼農曆年後的重頭戲,各地紛紛張羅起燈會、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爺等等熱鬧的活動。當然家戶吃湯圓、吃元宵也是必有的儀式感。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
Thumbnail
大年初一是韓國也過年的日子!想知道韓國春節文化跟臺灣有哪些異同嗎?從大掃除、穿韓服、春節只放三天到拜年磕頭、白包壓歲錢,一一解密春節新年文化!
Thumbnail
不要再年獸了,「年獸」是中國的過年傳說, 「沉島故事」才是臺灣本土過年傳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可能聽過「年獸」的故事,但你知道嗎?在台灣還有一個更驚人的過年傳說,一個關於台灣島差點沉入海底的故事。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放水燈: 放水燈是一種具有宗教和文化意義的習俗,尤其在台灣和其他華人社會中非常流行。這個習俗通常與中元節(鬼月)、元宵節、佛教和道教的慶祝活動有關。水燈通常是由紙或輕型材料製成的小燈籠,內含蠟燭或小燈泡,放在水中漂浮。這個習俗有多種象徵意義: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三重豆花推薦【滿溢本舖豆花】一間吃了會讓人感到*滿意*的豆花,不僅豆花是那種古早味很傳統的豆花,超滑嫩、超豆香,還有仙草冰、剉冰、雪花冰,配料非常多款可選,而且不論是糖水、配料、豆花..等,都是店家經過數十年嚴選把關,堅持自家熬煮,讓吃冰品也能吃得很健康,超特別推薦「宇冶金時圓仔冰」來自日本的宇冶抹
Thumbnail
雖然香港、台灣在過農曆新年時,都會有包紅包的習慣,但我卻觀察到在紅包文化方面也是略有不同,這倒是蠻有趣的。
Thumbnail
冬至,是中華傳統節日中一個擁有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節氣。隨著寒冷的季節漸臻極致,冬至的來臨標誌著陽光漸長、陰影漸短的節氣交替。而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日子裡,湯圓作為冬至不可或缺的美食,更是民間團圓、祈福祭祖的象徵,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許。 冬至的英文詮釋 冬至的英文表述為Winter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又稱上元節;也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上元的暗暝是繼農曆年後的重頭戲,各地紛紛張羅起燈會、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爺等等熱鬧的活動。當然家戶吃湯圓、吃元宵也是必有的儀式感。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
Thumbnail
大年初一是韓國也過年的日子!想知道韓國春節文化跟臺灣有哪些異同嗎?從大掃除、穿韓服、春節只放三天到拜年磕頭、白包壓歲錢,一一解密春節新年文化!
Thumbnail
不要再年獸了,「年獸」是中國的過年傳說, 「沉島故事」才是臺灣本土過年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