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於競爭的人,內心必有個慘烈的戰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因為正在籌備一個身心成長類Podcast節目,身邊知情的朋友常提供他們很有感的人生議題給我。昨天便有個朋友提到,她懷疑自己想與人競爭是因為內心有匱乏感,但當不刻意去競爭,她又怕自己這樣會不會太消極了?
這種兩難,真的很弔詭。另一個常見的弔詭是,明明在成長過程或者商業環境,大家都在強調人應該要競爭力,也不斷培養競爭力。具競爭力理應是好事,但在某種層面上,大家似乎又普遍怕別人覺得我們是很會競爭的那種人,這究竟是為什麼?
我覺得會怕自己被認為愛競爭的人,應該是目睹過某些人誤用了競爭手法,甚至成為其中的受害者,因此導致對競爭這概念產生厭惡感,而且很害怕自己成為那樣的人,或被迫必須成為那樣的人才能成功!
在職場上尤其如此,不管是內部或外部的競爭,最討厭的就是,你似乎要不就要有能耐壓著別人打,要不就被打,其實你都不喜歡,但你得選一個。這時無論你選了哪一個,心裡都很苦。輸了縱然很苦,為什麼贏了也苦?因為有可能你並不喜歡其中某些手法,內心深處其實討厭必須這麼做的自己。此外,你也十分擔憂只是暫時贏了,因此時時處於驚恐狀態,無法放鬆,甚至總是不太敢為自己創造的成果感到開心。
我覺得我們被灌輸、承襲來的「競爭」概念,往往是所謂的「比較心」,而它是種十分具有破壞力的一種信念。它讓我們相信,我們應該要比別人好,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不對、沒價值。
「比較心」的問題點在於,它先假設我們沒價值,必須贏了才有價值、才值得開心。因此每每我們進入競爭的狀態,內在也啟動了一個戰場,我們不斷為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奮戰。為了贏,有些人不是讓自己更好,而是會專注在使手段讓別人輸。而如果自己輸了就感到羞愧、沮喪、恐懼或者焦慮、憤怒。我們經常陷入苦戰,因為很多人即使第二名仍然覺得輸。殊不知,每個人都有價值,這件事根本不用證明。玫瑰的香氣,不是有人聞到才香,玫瑰本來就有香氣,不用證明。
那麼是不是放棄競爭就沒事了,或者認為喜愛競爭的話太不政治正確?
我認為「競爭力」與「競爭心」是不一樣的。競爭心是與別人比較,藉由贏過別人來獲取自我價值感。競爭力是跟自己比較,它是客觀的指標,讓你衡量自己目前的位置。我們追求競爭力好,因為那個境界有你想要的願景,或者光是目睹自己因努力而獲得進步,就很讓自己感動。如果退步或做得不好,你可能會有點失落,但你不會感到羞愧,因為它跟輸贏無關,也跟自我價值感無關。
在邁向成熟大人的過程中,我們學習相信自己不用做什麼就很有價值,我們的努力是為了「看見不同樣貌的自己」,而不是為了「贏別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不算《華燈初上》的鐵粉,一開始甚至因為羅雨儂與蘇慶儀二女一男三角戀的老梗,而幾乎棄劇。直到後來我對此劇關注的命題,從到底誰是殺人兇手,轉變為到底閨蜜為何不能天長地久之後,找到了動力。 所以說這對閨蜜為何無法天長地久?
跟身邊很多人相比,我屬於很不會算的那種人,經常做出一般人會覺得很不符合投資報酬率的事。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般人皆認同「最佳」「最聰明」的路徑與版本。那個「好」,背後是服務什麼標準?我想不外乎省錢省力,獲勝獲利,趨吉避凶,顯而易見的經濟原理。
星期一症候群,作為一種「病」,發病時間,甚至經常早於星期一。我常是在星期日下午就會開始略略焦躁,週日晚上更是處於生人勿近,厭世情緒一觸即發的狀態。
前幾天跟朋友聊天,她說她很害怕聽到同事朋友發生不好的事。因為這時總是明明很想關心,又因不知怎麼表達而不敢靠近,結果卻顯得好像漠不關心。特別是近年來,大家都說絕對不能說「加油」。這樣一來,連本來唯一會的、最直接而簡便的方法都被切斷了,更是不知該說什麼好。 1.心懷善意,比什麼都重要
我不算《華燈初上》的鐵粉,一開始甚至因為羅雨儂與蘇慶儀二女一男三角戀的老梗,而幾乎棄劇。直到後來我對此劇關注的命題,從到底誰是殺人兇手,轉變為到底閨蜜為何不能天長地久之後,找到了動力。 所以說這對閨蜜為何無法天長地久?
跟身邊很多人相比,我屬於很不會算的那種人,經常做出一般人會覺得很不符合投資報酬率的事。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般人皆認同「最佳」「最聰明」的路徑與版本。那個「好」,背後是服務什麼標準?我想不外乎省錢省力,獲勝獲利,趨吉避凶,顯而易見的經濟原理。
星期一症候群,作為一種「病」,發病時間,甚至經常早於星期一。我常是在星期日下午就會開始略略焦躁,週日晚上更是處於生人勿近,厭世情緒一觸即發的狀態。
前幾天跟朋友聊天,她說她很害怕聽到同事朋友發生不好的事。因為這時總是明明很想關心,又因不知怎麼表達而不敢靠近,結果卻顯得好像漠不關心。特別是近年來,大家都說絕對不能說「加油」。這樣一來,連本來唯一會的、最直接而簡便的方法都被切斷了,更是不知該說什麼好。 1.心懷善意,比什麼都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不談設計、商業模式或創新,而是聊聊人們對「忙碌」的感知與計算單位。 我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向某人訴說自己最近很累、很忙時,對方的反應往往像是開啟了一場無形的PK賽,總會有人想要比誰更忙、誰更累,讓人感覺自己只是單純想分享經歷,卻被轉變成一場奇怪的競爭。這種情況讓人感到很不爽——
Thumbnail
為什麼會有比較心:我對、你錯 缺點:產生煩惱、阻礙學習 克服方法: ​ ​ ​ ◇ 共贏取代競爭 ​ ​ ​ ◇ 去除我執與分別心 ​ ​ ​ ◇ 轉成白紙或初學者 ​ ​ ​ ◇ 不是競爭,而是學習榜樣 ​ ​ ​ ◇ 同理心,站在一起才能真正的理解 ​ ​ ​ ◇ 練習冥想與覺察,不讓情緒牽著走
Thumbnail
大約十年前,我開始關注「如何有效及舒服應對衝突」,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我自己總是處在同樣的勝負迴圈裡,像是必須一定要爭到有一方贏,也等於有另一方輸,而輸的一方要遭受痛苦,很多時候贏的一方其實也心情不好,因為最後都會輸掉關係與連結,且爭的過程贏方也會身心煎熬。 這些年我上了一些課程,也看了一些書,最
爭執辯論是我很不喜歡的事,不喜歡面紅耳赤,大小聲。聲嘶力竭的表達自己,總覺得辯贏了又如何。不過傷和氣罷了。 雖然我往往不會是贏的那個,爭執時空 氣凝結的氣壓,常常令人不知所措,不喜歡傷感情的事,因為受傷不管是誰恢復的時間都要很久。 有緣共處是何其大的福分,好來好去一切都好,我不攀緣但是相當珍惜既
Thumbnail
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無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被某種無形的壓力所驅使,去追求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更多的讚賞和認可。這種比較有時會帶來動力,但更多時候,卻會讓我們感到自卑和不安。 學會接受自己
Thumbnail
各位讀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個在友情中很常見卻又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那就是「競爭與妒忌」。這個話題說起來不輕鬆,但若能正確面對,對我們的心理健康和友情的發展都有莫大的幫助。
#職場 #團隊管理 #主管修練 商場上有很多的競爭…怎麼跟競爭對手博弈…是一門學問 在企業體裡面…也有許多的競爭… 當金字塔越往上…機會越珍貴…所以也越難得… 當面對…潛在競爭者時…大家都會怎麼做?   以前的我…絕對會有防備…然後有所保留… 好東西…珍貴的經驗…是我的血淚換來
Thumbnail
競爭,是我們分出高下、搶奪稀缺資源的關鍵;人生勝利組與敗者的區別常常被簡單化。透過科技公司的角度來看,快速修正和錯誤越多,人才能夠更快地接近理想。除了競爭,更重要的是持續發展、不斷修正方向、不斷創新。最重要的是沒有問題的人生並不會有進步,應該期待充滿好問題的旅程。
延續上一篇關於競爭的關係,從另外一個面向來思考說明。競爭代表的是因為有東西相同,佔據到同樣的位置,所以才會產生競爭,只是是什麼東西相同呢? 1.競爭名詞:講到特定的名詞,如講到車子、化妝品,想要佔據相同名詞的人就會產生競爭。而為了避免競爭,或是劃分競爭場域,我們也可以將名詞往下切分,如:休旅車、轎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競爭、贏過,但對付競爭是極為耗神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攀比贏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此,與其痛苦抑鬱,不如和不同的夥伴合作,截長補短,贏得幸福愉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不談設計、商業模式或創新,而是聊聊人們對「忙碌」的感知與計算單位。 我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向某人訴說自己最近很累、很忙時,對方的反應往往像是開啟了一場無形的PK賽,總會有人想要比誰更忙、誰更累,讓人感覺自己只是單純想分享經歷,卻被轉變成一場奇怪的競爭。這種情況讓人感到很不爽——
Thumbnail
為什麼會有比較心:我對、你錯 缺點:產生煩惱、阻礙學習 克服方法: ​ ​ ​ ◇ 共贏取代競爭 ​ ​ ​ ◇ 去除我執與分別心 ​ ​ ​ ◇ 轉成白紙或初學者 ​ ​ ​ ◇ 不是競爭,而是學習榜樣 ​ ​ ​ ◇ 同理心,站在一起才能真正的理解 ​ ​ ​ ◇ 練習冥想與覺察,不讓情緒牽著走
Thumbnail
大約十年前,我開始關注「如何有效及舒服應對衝突」,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我自己總是處在同樣的勝負迴圈裡,像是必須一定要爭到有一方贏,也等於有另一方輸,而輸的一方要遭受痛苦,很多時候贏的一方其實也心情不好,因為最後都會輸掉關係與連結,且爭的過程贏方也會身心煎熬。 這些年我上了一些課程,也看了一些書,最
爭執辯論是我很不喜歡的事,不喜歡面紅耳赤,大小聲。聲嘶力竭的表達自己,總覺得辯贏了又如何。不過傷和氣罷了。 雖然我往往不會是贏的那個,爭執時空 氣凝結的氣壓,常常令人不知所措,不喜歡傷感情的事,因為受傷不管是誰恢復的時間都要很久。 有緣共處是何其大的福分,好來好去一切都好,我不攀緣但是相當珍惜既
Thumbnail
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無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被某種無形的壓力所驅使,去追求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更多的讚賞和認可。這種比較有時會帶來動力,但更多時候,卻會讓我們感到自卑和不安。 學會接受自己
Thumbnail
各位讀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個在友情中很常見卻又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那就是「競爭與妒忌」。這個話題說起來不輕鬆,但若能正確面對,對我們的心理健康和友情的發展都有莫大的幫助。
#職場 #團隊管理 #主管修練 商場上有很多的競爭…怎麼跟競爭對手博弈…是一門學問 在企業體裡面…也有許多的競爭… 當金字塔越往上…機會越珍貴…所以也越難得… 當面對…潛在競爭者時…大家都會怎麼做?   以前的我…絕對會有防備…然後有所保留… 好東西…珍貴的經驗…是我的血淚換來
Thumbnail
競爭,是我們分出高下、搶奪稀缺資源的關鍵;人生勝利組與敗者的區別常常被簡單化。透過科技公司的角度來看,快速修正和錯誤越多,人才能夠更快地接近理想。除了競爭,更重要的是持續發展、不斷修正方向、不斷創新。最重要的是沒有問題的人生並不會有進步,應該期待充滿好問題的旅程。
延續上一篇關於競爭的關係,從另外一個面向來思考說明。競爭代表的是因為有東西相同,佔據到同樣的位置,所以才會產生競爭,只是是什麼東西相同呢? 1.競爭名詞:講到特定的名詞,如講到車子、化妝品,想要佔據相同名詞的人就會產生競爭。而為了避免競爭,或是劃分競爭場域,我們也可以將名詞往下切分,如:休旅車、轎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競爭、贏過,但對付競爭是極為耗神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攀比贏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此,與其痛苦抑鬱,不如和不同的夥伴合作,截長補短,贏得幸福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