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與覺醒--競爭與比較使我們失去對生命的熱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比較是一種啃食自我能量的活動,
使我們逐漸失去生命的熱情。

比較是一種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會讓你的自我價值處於低落狀態,

自我價值低落會讓你緊緊抓著眼睛看到的任何實相,

而打從心裡忘記你其實有能力改變。

高我傳來靈訊

「比較與競爭是被寫在人類基因裡的編碼,透過對立來防止人類的覺醒與成長,所以競爭與比較一直在腦袋裡周回,在到處可見的地方發出聲音,但靈魂是無污染且不受限的,既然來到地球,就是為了改變這個控制,創造新的地球人類。比較與競爭會奪去人類無窮的能量,無力感的累積,讓人類對於生命失去探知的好奇,自然無法與靈魂相和聲,進而困在名為實相的虛幻當中,無法意識自己就是源頭的一部分,無法肯定自己可以創造一個宇宙。當人類可以意識到靈魂的存在,並願意跟隨其聲音修持自我,就能夠改變這個編碼,明白自身的力量,真正的尋回心靈的能力。」

競爭與比較已然成為慣性,
是時候去放下與傾聽這樣的慣性在表達何意

某天在跟高我(註1)聊天時,突然又講到了競爭與比較是一種特殊基因編碼這件事(這次祂提到了更完整的訊息),腦容量極小的我趕緊記錄下來,但一直想著要如何去寫出這個論點,包括正在寫文的當下,我也還在跟祂商討如何寫出這一篇。

高我說:「直接明白寫就好。」

我的腦袋馬上嘰嘰喳喳地說:「能懂嗎?」、「會不會覺得我很怪啊?」

高我馬上開了一槍:「你完美演繹了你寫的這一段裡的模樣。」

我馬上頭上三條線的回應祂:「感恩齁!點出我基因裡的問題。」

是的,因為這就是一段開始比較的聲音,我理所當然的拿自己跟其他人比較,不管誰高誰低還是正常不正常,都是一種比較行為。當我們充滿比較與競爭時,就是自我批判(註2)的累積時期,當這股負面能量累積越多,我們的身心開始疲累,目標開始模糊,許多事就會變得窒礙難行,產生所謂的生活無力感,我Youtube頻道裡的有支影片:「覺察無力感,發現人類被設定的秘密」就是在講這件事,裡面也有提到這是一個人類設定上的問題,實際上就是累積了一堆自我批判的聲音,導致能量(頻率)低下。

在我做服務時,常常遇到個案對於生命毫無熱情,找過許多方式甚至嘗試去執行各種充滿興趣的事,但都無法持久,甚至讓自我的焦慮更加嚴重,而會這樣就是因為在生命過程中累積過多自我批判的負面能量,導致一遍又一遍的從熱情當中看到自我挫敗的樣子(註3),接著加深否定自我的信念。請大家回想看看,我們的教育與社會是否從小就把我們關在競爭與比較的牢籠裡,我自己見過的範例中,在各種比較裡,不管是贏方還是輸方,都容易導致自我價值低落,贏的會因為維持這樣的比較,忽略自我的聲音,導致無法知曉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是什麼,輸的會因為看到自己不如他人期待,而否定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舉例也只是冰山一角,畢竟人生課題千變萬化)。

要解開這樣的問題,除了要覺知到自己會下意識地去比較並且產生競爭心態以外,還要知道這樣的方式只帶來表面動力,但實則卻在蠶食我們的內在能量,以下兩點可以協助你處理「比較」的狀況:

  1. 放下比較的慣性
    慢慢練習把這個慣性放下,把聚焦點放在自己此刻當下最想做到的事(任何事皆有可能(註4),包含放鬆與休息),可以在覺知到自己正在比較時,遠離讓你看到比較的人事物,暫時去做其他事,此時可以問問自己,「除了在這裡比較以外,我還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接著就去執行那件事。
  2. 與比較的情緒共處
    去練習聆聽這個面向的你在述說些什麼,盡情地說出比較前後的所有心情與想法,當我們說出口時,就是一種對自我的接納,要想要療癒,接受自我是最重要的一環,那是一種對自我生命負責的態度,宣告不再逃避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我們最需要的從來不是他人的認同,而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當自我否定時,會感受到最深沉的孤單,因為連自己都不認可自己。可使用空椅練習(註5)與自我對話,可搭配一些紀錄器材協助自己回想。

在上段所提到的沒有生命熱情也找不到興趣時,所要做的功夫就是清垃圾,當你清完累積已久的批判垃圾後,你會發現你的熱情一直都在你的身上等你去挖掘,才能真正的明白,你要的一切早就都在你的身上,不需要向外尋找這個道理。

除了「與比較的情緒共處」的方法以外,強烈建議執行每日靜心(註6),即使只有十分鐘也好,這個動作是讓我們能夠習慣去清理自己每天所累積的繁雜思緒以及以往累積的負面能量,累積是透過長時間而造就,自然清理也是,所以恆心與毅力的慢慢清理,會發現自己一天比一天晴朗。

這一篇主要講解競爭與比較會造成生命熱情衰退,然而競爭與比較如此觸動人心的原因,除了講到自我批判以外,還有另外一個跟這個息息相關的就是「生存議題」,我們從小就被培養了對生存的焦慮,而這也是阻礙我們覺醒與成長的方式之一,關於這個部分,我將在下篇文章來與大家分享。

註1:每個人都有高我,高我就是神性的自己、高意識的自己、靈魂的源頭,在我與祂對話的過程,祂以類似指導靈的狀態存在。
註2:正因為需要證明自己,才會需要比較,而為何需要證明自己呢?就是希望可以說服自己是符合自己期待的模樣,但這樣的狀態說明的就是你認為自己不符合自己想要的樣子,以此下去造成惡性循環。
註3:因為已經養成自我批判的慣性,所以在熱情裡也會有同樣想要證明此項熱情裡自己是否能夠勝任做得好的模樣,而無法真正投入熱情裡。
註4:以不傷害、不干擾他人自由意志為主的事。
註5:設立兩張椅子,一張是你現在的樣貌,一張是你充滿比較心態的樣貌,在不同椅子上去講出不同樣貌的心情與想法,使用這個方法,務必換椅子時,深刻投入你不同樣貌的狀態,並誠實地說出所有腦中與心中的話語,才能有效的自我溝通。
註6:靜心時,請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忽略所有在靜心時飄過的畫面與思緒,靜心的狀態並不是要你腦中完全毫無聲音,而是即使有思緒飄過,你都能不隨之起舞,處之泰然的當個觀察者。漸漸的你會發現即使有思緒浮現,你都會像是沒有這些思緒一樣平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靈魂系男孩YoYo的沙龍
60會員
8內容數
我是一名通靈師、靈媒、身心靈工作者,這裡我將分享我在覺醒後,所有關於靈性與生活的體悟,若是你有共鳴,我想你也在覺醒的路上,歡迎與我一起活在當下、體驗生命。
2022/10/06
不因任何情緒做決定,決定該是你平靜下覺得喜歡,真正接觸到心而去執行。 痛苦、難過、憤怒下不可,感動、暴喜也是一樣,因為當是真心喜愛之時,那喜悅與衝動是非常悠長、緩慢、平靜,值得細細品味。 強烈的情緒起伏,展現的都是內在某個需要被關注的面向,慢慢的、漸漸的分辨,連快樂都會有真假,感動也有深淺,我們
Thumbnail
2022/10/06
不因任何情緒做決定,決定該是你平靜下覺得喜歡,真正接觸到心而去執行。 痛苦、難過、憤怒下不可,感動、暴喜也是一樣,因為當是真心喜愛之時,那喜悅與衝動是非常悠長、緩慢、平靜,值得細細品味。 強烈的情緒起伏,展現的都是內在某個需要被關注的面向,慢慢的、漸漸的分辨,連快樂都會有真假,感動也有深淺,我們
Thumbnail
2022/10/05
打開各種豐盛的來源,不封閉、不侷限,靈魂及宇宙本來就是無邊際的存在,我們既是人體也是宇宙,讓自己如此開闊的心面對時,你就會發現,當下有你所有想要的一切,而你要的也會在適當時候流進生命成就你的當下,豐盛不單單是金錢而已,還有各種機會、資源,甚至你認為的疾病、災厄,也許都只是在呈現不一樣的生命豐盛而已。
Thumbnail
2022/10/05
打開各種豐盛的來源,不封閉、不侷限,靈魂及宇宙本來就是無邊際的存在,我們既是人體也是宇宙,讓自己如此開闊的心面對時,你就會發現,當下有你所有想要的一切,而你要的也會在適當時候流進生命成就你的當下,豐盛不單單是金錢而已,還有各種機會、資源,甚至你認為的疾病、災厄,也許都只是在呈現不一樣的生命豐盛而已。
Thumbnail
2022/09/23
所謂的顯化就是呈現你內在的模樣 顯化始終是顯化我們自己的真實模樣,而非我執想要的,我們的信念、自我定義、想法、情緒、行為、集體意識,都是構成我們真實模樣的模板,而這些都決定了我們這個人所發出的頻率,所有事物皆是按照我們的頻率被「吸引」到我們的世界。
Thumbnail
2022/09/23
所謂的顯化就是呈現你內在的模樣 顯化始終是顯化我們自己的真實模樣,而非我執想要的,我們的信念、自我定義、想法、情緒、行為、集體意識,都是構成我們真實模樣的模板,而這些都決定了我們這個人所發出的頻率,所有事物皆是按照我們的頻率被「吸引」到我們的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自我否定與自戀、過度自貶或自高都是偏執。惟有自然狀態最美好!因為,存在就是美好!體悟存在,就能自在快活、怡然自得!
Thumbnail
自我否定與自戀、過度自貶或自高都是偏執。惟有自然狀態最美好!因為,存在就是美好!體悟存在,就能自在快活、怡然自得!
Thumbnail
當我們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往什麼方向邁進,面對來自身邊的人的比較時,就能夠做好「課題分離」,從令人不快的言語中,挑出那些能夠讓我們成長的養分。
Thumbnail
當我們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往什麼方向邁進,面對來自身邊的人的比較時,就能夠做好「課題分離」,從令人不快的言語中,挑出那些能夠讓我們成長的養分。
Thumbnail
在你成長的路上,會一不小心就出現「比較」心態嗎? 愛比較的背後,或許訴說的只是你對現況的不滿、你對更好未來的渴望、你對嚮往生活的期待,只是當「別人有、你還沒有」的心態出現時,就會更多了一層「嫉妒」的情緒在裡面,如果又加上「他憑什麼」的不平衡心態時,讓單純的「嚮往、渴望」多了更多複雜的情緒在裡面
Thumbnail
在你成長的路上,會一不小心就出現「比較」心態嗎? 愛比較的背後,或許訴說的只是你對現況的不滿、你對更好未來的渴望、你對嚮往生活的期待,只是當「別人有、你還沒有」的心態出現時,就會更多了一層「嫉妒」的情緒在裡面,如果又加上「他憑什麼」的不平衡心態時,讓單純的「嚮往、渴望」多了更多複雜的情緒在裡面
Thumbnail
比較是一種啃食自我能量的活動, 使我們逐漸失去生命的熱情。 比較是一種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會讓你的自我價值處於低落狀態, 自我價值低落會讓你緊緊抓著眼睛看到的任何實相, 而打從心裡忘記你其實有能力改變。
Thumbnail
比較是一種啃食自我能量的活動, 使我們逐漸失去生命的熱情。 比較是一種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會讓你的自我價值處於低落狀態, 自我價值低落會讓你緊緊抓著眼睛看到的任何實相, 而打從心裡忘記你其實有能力改變。
Thumbnail
作者在心理社區Discord上參與了這個話題,突然間有了想法,就寫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作者在心理社區Discord上參與了這個話題,突然間有了想法,就寫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昨天有個朋友提到,她懷疑自己想與人競爭是因為內心有匱乏感,但當不刻意去競爭,她又怕自己這樣會不會太消極了? 那麼是不是放棄競爭就沒事了,或者認為喜愛競爭的話太不政治正確?
Thumbnail
昨天有個朋友提到,她懷疑自己想與人競爭是因為內心有匱乏感,但當不刻意去競爭,她又怕自己這樣會不會太消極了? 那麼是不是放棄競爭就沒事了,或者認為喜愛競爭的話太不政治正確?
Thumbnail
為什麼不需要比較 很多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所造成的憂鬱,遠高於快樂。這當中有極高比例來自於「比較」心理。 身為人好像很難不比較。但我們仔細去想,「比較」通往的一定是死路。因為,不論外貌、財富、能力......,永遠有比我們更勝一籌的人,困在比較之中,每個人都是輸家,沒有贏家。
Thumbnail
為什麼不需要比較 很多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所造成的憂鬱,遠高於快樂。這當中有極高比例來自於「比較」心理。 身為人好像很難不比較。但我們仔細去想,「比較」通往的一定是死路。因為,不論外貌、財富、能力......,永遠有比我們更勝一籌的人,困在比較之中,每個人都是輸家,沒有贏家。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有什麼事是一直很想擺脫但卻擺脫不了的,「比較」絕對是我的答案之一。 好多事情都可以激起我的比較心,當旁邊的人表現得比較優秀的時候、當別人口中讚美的對象不是我的時候、當實質上的肯定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常都會有「我是不是表現得很糟糕」的念頭出現,好像「沒有受到肯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有什麼事是一直很想擺脫但卻擺脫不了的,「比較」絕對是我的答案之一。 好多事情都可以激起我的比較心,當旁邊的人表現得比較優秀的時候、當別人口中讚美的對象不是我的時候、當實質上的肯定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常都會有「我是不是表現得很糟糕」的念頭出現,好像「沒有受到肯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