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總有同樣的壞感覺?總感到自己不如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內在的審判者”這個概念包含了我們內心所有的聲音,這些聲音在童年時通過貶低、過高的要求甚至虐待根植於我們的感情、思想和行為。──【德】吉塔.雅各布 《0次與10000次: 如何創造全新的人生腳本》
在我們內心中,經常會出現一種自我批評的聲音,這種聲音會像法官一樣地審判著我們,告訴我們這裡不好,那裡不好。
德國心理學大師吉塔.雅各布,在他的《0次與10000次》這本書中,稱這種對自己要求苛刻,並產生貶低自己的聲音為“苛刻的內在審判者"。
俊偉的父親是有名的企業家,希望俊偉能像他一樣優秀。俊偉從小就不斷受到父親的栽培,接受各種訓練,上最好的學校,請最好的老師。
但俊偉最喜歡的,卻是父親看起來最沒用的畫畫。俊偉常受到父親的責駡,他知道自己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也經常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
許多父母以為對孩子的高要求是為了他們好,所以虎媽鷹爸的出現造成不少人的追捧。但這種以高成就作為孩子的成敗標準,會讓孩子在未達目標時,對自己不斷進行自我審判,並且對自我產生懷疑及缺乏自信。
也許我們也是在這樣受苛求的環境下成長的,父母、老師在我們未達標準時就斥喝或處罰我們,造成我們總認為自己不如人。
但我們都知道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我們永遠不可能完美,一山還有一山高.我們也不可能永遠第一。
當我們明白這點,就別再苛求自己了。多看自己的優點,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優秀的地方,凡事與自己相比而不需與別人比較,當我們已經盡力,這就夠了!
avatar-img
24會員
72內容數
青少年是個令父母頭痛的階段,卻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時期。在孩子成長之前,父母也必須成長,唯有父母們做好準備,才能夠幫助我們愛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蕭 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給予孩子的好東西太多,反而會造成傷害,讓孩子們既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極限,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 ──【德】吉塔.雅各布《0次與10000次: 如何創造全新的人生腳本》 願父母們在面對孩子時,都能學會疼愛但不溺愛。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有充裕的時間去完成工作,做出來的結果卻不如預期?明明公司的人員不斷增加,績效卻沒有更好?很可能你落入了帕金森定律的陷阱中。
我們從不知道明天和死亡誰會先到,唯有活在當下,珍惜擁有。 最近疫情又開始蔓延的趨勢。自2020年開始,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世界陷入了一片恐慌,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疫情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
一份逝去的愛情,一具乾屍的出現,一個驚世駭人的秘密。 《百年孤寂》的作者瑪律克斯說,只要是福克納的作品,他一律不放過。在福克納去世後五十多年,其文學影響力已遍及世界各地。
玩耍是人的天性,不但孩子喜愛玩耍,大人又何嘗不愛玩樂呢?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時期有足夠玩樂的孩子,在5歲以後,他們的智力要比沒能充足玩樂的孩子要高出許多。 許多研究結果也顯示,能夠充分玩耍的孩子,他們的肢體更靈活、身體和心理都更加健康。
有一天尼采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匹馬受到馬夫的鞭打,他突然沖上前去抱住馬的脖子痛哭失聲,接著癱倒在地,瘋了。 尼采,曾經的瘋子,現代的哲人。出身於德國的語言學家和哲學家,尼采的學說從20世紀至今,已經成了許多人研究的目標。有人說他是瘋子,也有人說他是超越時代的智者,到底他是什麼樣的人?
給予孩子的好東西太多,反而會造成傷害,讓孩子們既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極限,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 ──【德】吉塔.雅各布《0次與10000次: 如何創造全新的人生腳本》 願父母們在面對孩子時,都能學會疼愛但不溺愛。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有充裕的時間去完成工作,做出來的結果卻不如預期?明明公司的人員不斷增加,績效卻沒有更好?很可能你落入了帕金森定律的陷阱中。
我們從不知道明天和死亡誰會先到,唯有活在當下,珍惜擁有。 最近疫情又開始蔓延的趨勢。自2020年開始,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世界陷入了一片恐慌,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疫情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
一份逝去的愛情,一具乾屍的出現,一個驚世駭人的秘密。 《百年孤寂》的作者瑪律克斯說,只要是福克納的作品,他一律不放過。在福克納去世後五十多年,其文學影響力已遍及世界各地。
玩耍是人的天性,不但孩子喜愛玩耍,大人又何嘗不愛玩樂呢?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時期有足夠玩樂的孩子,在5歲以後,他們的智力要比沒能充足玩樂的孩子要高出許多。 許多研究結果也顯示,能夠充分玩耍的孩子,他們的肢體更靈活、身體和心理都更加健康。
有一天尼采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匹馬受到馬夫的鞭打,他突然沖上前去抱住馬的脖子痛哭失聲,接著癱倒在地,瘋了。 尼采,曾經的瘋子,現代的哲人。出身於德國的語言學家和哲學家,尼采的學說從20世紀至今,已經成了許多人研究的目標。有人說他是瘋子,也有人說他是超越時代的智者,到底他是什麼樣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Thumbnail
邀請你們思考並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現實。還記得童年時,我們對於完美與否並不在意,隨著成長,我們卻開始模仿那些看似完美的人,甚至對自己的缺點感到厭惡。你是否也曾感受到這樣的壓力? 你會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以健康的心態來,來面對生活的態度。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如何以父之名施於教誨?倒霉兒進入思考:我是父親嗎?如果我是父親,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有倒霉兒的苦苦,有水靈兒的甜甜,有蘊情兒的酸酸,有尋色兒的辣辣。我們希望品嘗生活的甜酸苦辣,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父親為什麼給我們這些?我們有了味覺才知道不可過量。 孩子們,你們要怎麼樣的父親?苦苦說:我為什麼這
Thumbnail
我曾和我的父親有過一次談話,他想知道我對於某件事的道德觀點或理想,不過卻怎麼也無法理解,最後我無奈之下只能歸之於資質因素。不過我父親卻不願接受這個說法,認為是我說得不夠清楚才導致他一直不能理解,根本不存在資質高低的說法。 於是我便以數學舉例,大家在求學階段算數學時,總不可能每一題都能解得又快又準,
親愛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並不羞恥。但是當你做自己的時候,別人並不理解你在蓄養著是什麼樣的能量,只有當你不斷地紮根,深入土壤,愛自己,吸收你所需要的養分,那麼在那一天綻放自己的天氣中,你會看見你的芬芳,你的綻放,為眾人所帶來的是超於期待的美麗。接受當下的你所需要的階段,這就是你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Thumbnail
邀請你們思考並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現實。還記得童年時,我們對於完美與否並不在意,隨著成長,我們卻開始模仿那些看似完美的人,甚至對自己的缺點感到厭惡。你是否也曾感受到這樣的壓力? 你會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以健康的心態來,來面對生活的態度。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如何以父之名施於教誨?倒霉兒進入思考:我是父親嗎?如果我是父親,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有倒霉兒的苦苦,有水靈兒的甜甜,有蘊情兒的酸酸,有尋色兒的辣辣。我們希望品嘗生活的甜酸苦辣,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父親為什麼給我們這些?我們有了味覺才知道不可過量。 孩子們,你們要怎麼樣的父親?苦苦說:我為什麼這
Thumbnail
我曾和我的父親有過一次談話,他想知道我對於某件事的道德觀點或理想,不過卻怎麼也無法理解,最後我無奈之下只能歸之於資質因素。不過我父親卻不願接受這個說法,認為是我說得不夠清楚才導致他一直不能理解,根本不存在資質高低的說法。 於是我便以數學舉例,大家在求學階段算數學時,總不可能每一題都能解得又快又準,
親愛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並不羞恥。但是當你做自己的時候,別人並不理解你在蓄養著是什麼樣的能量,只有當你不斷地紮根,深入土壤,愛自己,吸收你所需要的養分,那麼在那一天綻放自己的天氣中,你會看見你的芬芳,你的綻放,為眾人所帶來的是超於期待的美麗。接受當下的你所需要的階段,這就是你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