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2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卡爾.紐波特 《深度數位大掃除 Digital Minimalism》

【2022 共鳴讀書】~奪回數位自主權
。卡爾.紐波特 (Cal Newport) 《深度數位大掃除 Digital Minimalism》(時報文化,2019.12,340頁)/ 國家資訊圖書館電子書借閱(JPG格式)
Hyread Gaze X + 卡爾.紐波特《深度數位大掃除》共鳴讀書表格 from Jinna Sun
Hyread Gaze X + 卡爾.紐波特《深度數位大掃除》共鳴讀書表格 from Jinna Sun
是哪一本書,才看不到一半,就無懸念地讓我抓起手機,把Facebook 臉書 app 刪掉?
是 《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作者 卡爾.紐波特的《深度數位大掃除》!
這本書的書名原文直譯是「數位極簡主義」,裡面也用了「數位斷捨離」(digital declutter)這樣的標題。「斷捨離」的倡議,不只是在物質生活,更應該為現今人們使用數位科技,尤其是社交媒體上,提供進一步的反思機會。
也許就在不知不覺當中,你我就跌入了強迫性的數位連線上癮症黑洞中,難以自拔。當發現不管是吃飯時、等待時、行走時、與家人對話時...,總不自覺拿起手機滑臉書;當發現自己發了一篇文之後,便開始魂不守舍地確認按讚人數與分享流量;當發現居然和友人在 Message 或 Line 當中一則一則短訊持續進行對話...
對,我確認我疲勞與上癮,而且深切影響自己的生活及幸福感。
「數位極簡主義」Digital Minimalism
書中陳述,在我們沒有充分自覺的情況下,數位連線引誘著人們一步步走向過度使用的上癮深淵,正是因為所有的App與網站公司,傾全力利用人性的弱點,刻意設計將之如同「吃角子老虎機」一般,放入我們的口袋。
「菸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app商店卻想要你的靈魂」(p.34)
操弄的是我們大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回饋迴路。按「讚」行為,帶來「假歡愉的振奮感」,我們何時可以得到別人的「讚」,是一種無法預測的回饋,所以,總是掛心地不斷確認著貼文動態,不知不覺,時間就這麼憑空消失了。社交媒體平台就是要以此盡可能佔用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
「你的時間 = 他們的獲利」 (p.300)
除了讓人又愛又恨的「多巴胺」魔咒之外,還有人類天生追求社會認可的心理需求。那些「點擊式」的社交關係,即使連續天天互動,難道就表示彼此關係是深厚的嗎?又如「標記」這件事所帶來的社交滿意感,就代表我們都是深度支持的同路人嗎?
看著這些探問,真是令我嚇出一身冷汗。人類經過多少世代的演化,發展出應對彼此面對面的複雜資訊處理系統,現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居然滿足於按「讚」的那麼一丁點資訊交流,卡爾.紐波特不客氣地說,這是對人類的一種污辱!

怎麼辦呢?卡爾.紐波特提出了實際可行的「數位排毒 30 天」實驗計畫:
  1. 定義科技使用規則
  2. 停用30天,重新發現對自己重要與喜歡的事
  3. 30天之後,重新導入科技,用三點來篩選:是否可以支持自己重視的事?支持自己深信的價值觀?擬定操作程序限制(包含時間與使用方式)
作者極度倡議「獨處」的好處:從容的反思、獲致洞察力與情感平衡。提出了許多歷史名人的好看故事以佐證,如:林肯、梭羅《湖濱散記》、尼采、富蘭克林...等等,「散步」、「書寫」等「寧靜思考」的時間與空間,都提供了不受外界影響,專注在自己想法與創意的體驗。而在現此時,這件事必須反映在盡可能遠離智慧型手機上。
同時,有品質的社交關係,應建立於「對話為主的交流」(conversation-centric communication),具體建議依然是「別按讚」或留言,批次處理必須簡訊,設定固定實體會面或電話對話的交流時間。雖然一時戒斷連線的社交邊緣弱連結,也許會引發難以適應的孤獨感,但是,請深信,實體互動的豐富性將可帶來更飽滿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有意識地選擇與使用新科技,讓科技為我們的價值觀與信念服務,從半強迫的數位成癮泥沼裡抽離,奪回注意力自主權。
數位大掃除,可以就從今天開始!
卡爾.紐波特《深度數位大掃除》共鳴讀書表格 from Jinna Su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