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當遇見特殊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根據《特殊教育法》第3條,所謂身心障礙,指因生理或心理之障礙,經專業評估及鑑定具學習特殊需求,須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措施之協助者,共13項:智能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障礙、語言障礙、身體病弱、嚴重情緒障礙、 學習障礙、多重障礙、自閉症、發展性遲緩及其他顯著障礙。
在補教現場能發現近年來的特殊生數量越來越多,但相同也有進步的是,家長的接受程度也比以往更高,更甚是很多家長會直接在上課前跟老師溝通,並且也能給予相同等的協助與關心。
當然,這也只是我遇見的情形而已。我也常從在不同教學現場的朋友聽說更難處理的狀況,除了學生本身的狀況外,也常常需要一同關心家長或是整個家庭的狀況,讓我覺得老師真的是很重要也很了不起的一份工作啊!
只不過在了解學生的過程中,也漸漸變成了解自己的過程。原來自己一直覺得煩惱的特性,例如:很難長時間專注、容易被小事情分心、在會議裡總是動來動去、討厭排隊...等,還有很多很多很困擾的事情,原來都來自有因。
「我好像很少發現特殊生耶!」因為自己很不了解特殊生而感到很困擾的我,跟同事在討論相關議題時。
『那大概妳自己就是特殊生吧!』一語道破,一針見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位已經畢業的學生,看見我在FB上回覆另一位學生的留言,就私訊我,我想他這個問法應該是有點事。一問之下,學生心情因為某些事果真有點低落。 老師的售後服務一定是優質的。 其中還說到一個「孩子是爸媽的教育者」的小小看法。(這就當下次的主題吧!)
這學期因為某些原因,星期二,這天我變成滿堂的7堂課。每次這天我回到家中後就像甘蔗被榨的乾乾的感覺,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我是「奧笑連」,不管啦 !反正就是很累啦! 當然我能「任性」的從事教學,要感謝的人太多 : 我的家庭成員、我的原生家庭、某些親戚、遇過的好老師們 謝謝你們!
但是老師和家長常常要求孩子在每個科目,表現興趣、達到一定的成績、認真上課......真的是為難了!而且以前我小時候的讀書的敵人很少,電視、電視遊樂器、漫畫書。但是現在還多了,手機,電腦.....這些連很多大人都離不開手。 這其中的困惑該如何去理解與化解呢?
孩子一定能夠非常驕傲的說 :「這是我們的科展作品 ! 」 這才是我心中的科展 ! !
那天,有位老師與我聊起台中一中老師大爆炸事件,老師謙虛說自己是沒風度的人(暗喻自己大概也會生氣),雖然我並不覺的老師是這樣的人。接著又討論到每個人的爆點不同,後來我突然想起之前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 : 每個人都沒有耐心也都很有耐心
當下看到影片時真的嚇一大跳,然後也看了很多朋友或名人發表看法。也想試試看從我的觀點去說說這事件給我的感受。 首先我很喜歡威爾史密斯,但是這次的行為我覺得不是那麼恰當,畢竟是一個實質的傷害行為。 別嘲笑別人! 如果這樣,那麼這樣一個表演方式是合適的嗎?
一位已經畢業的學生,看見我在FB上回覆另一位學生的留言,就私訊我,我想他這個問法應該是有點事。一問之下,學生心情因為某些事果真有點低落。 老師的售後服務一定是優質的。 其中還說到一個「孩子是爸媽的教育者」的小小看法。(這就當下次的主題吧!)
這學期因為某些原因,星期二,這天我變成滿堂的7堂課。每次這天我回到家中後就像甘蔗被榨的乾乾的感覺,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我是「奧笑連」,不管啦 !反正就是很累啦! 當然我能「任性」的從事教學,要感謝的人太多 : 我的家庭成員、我的原生家庭、某些親戚、遇過的好老師們 謝謝你們!
但是老師和家長常常要求孩子在每個科目,表現興趣、達到一定的成績、認真上課......真的是為難了!而且以前我小時候的讀書的敵人很少,電視、電視遊樂器、漫畫書。但是現在還多了,手機,電腦.....這些連很多大人都離不開手。 這其中的困惑該如何去理解與化解呢?
孩子一定能夠非常驕傲的說 :「這是我們的科展作品 ! 」 這才是我心中的科展 ! !
那天,有位老師與我聊起台中一中老師大爆炸事件,老師謙虛說自己是沒風度的人(暗喻自己大概也會生氣),雖然我並不覺的老師是這樣的人。接著又討論到每個人的爆點不同,後來我突然想起之前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 : 每個人都沒有耐心也都很有耐心
當下看到影片時真的嚇一大跳,然後也看了很多朋友或名人發表看法。也想試試看從我的觀點去說說這事件給我的感受。 首先我很喜歡威爾史密斯,但是這次的行為我覺得不是那麼恰當,畢竟是一個實質的傷害行為。 別嘲笑別人! 如果這樣,那麼這樣一個表演方式是合適的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年在學習特殊教育專業的時候,個體想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就必須貼上「身心障礙」的標籤,一直是備受爭議的,尤其「身心障礙」這四個字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暗藏「負面或歧視」的想法。只是昂貴的特殊教育服務及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錢要花在刀口上」,也就是想要獲得特殊教育的服務,必須先有身心障礙的資格......
Thumbnail
教育部應該提前準備特殊需求學生的課後照顧計畫,結合社會福利資源,重視少年觀護所中的特殊需求學生,增加公費特殊教育師資,建立特殊需求學生的資源中心,以及推動特殊需求學生教育法規的修訂和完善,以提高特殊需求學生的教育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的過動症經驗,呼籲社會應更理解特殊族群並尊重他們的需求。同時,提出過動症的孩子需要資源班的協助,並訴說因過動症給他帶來的獨特體驗與成長。這篇文章重點關鍵字包含過動症、資源班、社會歧視、特殊族群。故在關鍵字中可使用適當的中文詞彙。
承上篇,特殊教育法和鑑定辦法的不明確,令人質疑特教的基礎研究不足以支撐融合教育的理論,也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醫界有誤判的可能。 而融合教育重點將特教生安置在一般生的班級,因為特殊,作業可以減量或調整,可以不守班規校規。 或許融合教育的潛在課程就是:乖學生要守規矩,但有些人不必。
現在國中小的融合教育,主旨是讓彼此熟悉日後如何在社會上相處互動,班上有特殊生的比例非常高。 但所謂特殊生,有這麼多都是並沒有完整的基礎研究支持,連成因都含糊,一切交由醫師鑑定,但未必有共識。 數十年來,醫界和特教雙巨頭的學術研究基礎,如此薄弱? 這會影響國中小所有師生吧? 整個教育這樣也行??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學生是個蠻特別的小孩,他叫做辰辰,他罹患亞斯伯格症。他熱心助人,個性有時開朗有時害羞。我始終相信他是個很聰明又很「正常」的小朋友。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Thumbnail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年在學習特殊教育專業的時候,個體想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就必須貼上「身心障礙」的標籤,一直是備受爭議的,尤其「身心障礙」這四個字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暗藏「負面或歧視」的想法。只是昂貴的特殊教育服務及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錢要花在刀口上」,也就是想要獲得特殊教育的服務,必須先有身心障礙的資格......
Thumbnail
教育部應該提前準備特殊需求學生的課後照顧計畫,結合社會福利資源,重視少年觀護所中的特殊需求學生,增加公費特殊教育師資,建立特殊需求學生的資源中心,以及推動特殊需求學生教育法規的修訂和完善,以提高特殊需求學生的教育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的過動症經驗,呼籲社會應更理解特殊族群並尊重他們的需求。同時,提出過動症的孩子需要資源班的協助,並訴說因過動症給他帶來的獨特體驗與成長。這篇文章重點關鍵字包含過動症、資源班、社會歧視、特殊族群。故在關鍵字中可使用適當的中文詞彙。
承上篇,特殊教育法和鑑定辦法的不明確,令人質疑特教的基礎研究不足以支撐融合教育的理論,也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醫界有誤判的可能。 而融合教育重點將特教生安置在一般生的班級,因為特殊,作業可以減量或調整,可以不守班規校規。 或許融合教育的潛在課程就是:乖學生要守規矩,但有些人不必。
現在國中小的融合教育,主旨是讓彼此熟悉日後如何在社會上相處互動,班上有特殊生的比例非常高。 但所謂特殊生,有這麼多都是並沒有完整的基礎研究支持,連成因都含糊,一切交由醫師鑑定,但未必有共識。 數十年來,醫界和特教雙巨頭的學術研究基礎,如此薄弱? 這會影響國中小所有師生吧? 整個教育這樣也行??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學生是個蠻特別的小孩,他叫做辰辰,他罹患亞斯伯格症。他熱心助人,個性有時開朗有時害羞。我始終相信他是個很聰明又很「正常」的小朋友。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Thumbnail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