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禪林寶訓》卷一 037

2014.7.10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郭功輔曰:
「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
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
昔江西南嶽諸祖之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欲,忘利養。
所以日遷善遠過,道成德備而不自知,今之人不如古之人遠矣。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
然後禍患得喪,付之造物,不可苟免。豈可預憂其不成而不為之耶?
纔有絲毫顧慮萌於胸中,不獨今生不了,以至千生萬劫,無有成就之時。」
《坦然菴集》

【演蓮法師譯文】
法演禪師郭功輔居士說:
「人的性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教化逐漸有所遷改。
自古以來佛法雖有時興隆有時衰替,這固然有它的定數,但促使興衰的主要原因,無不是由人的教化而造成。
從前江西馬祖道一南嶽希遷等諸位祖師,他們教化的方法,總是勸導人們保持誠實淳樸的風尚,堅守清靜無染的節操,或施之於道德感化,或加之以禮義教育,
使學者能自覺地收攝眼耳等六根,不在色聲等六塵境界上妄生分別,杜塞那些偏邪怪僻的念頭,戒絕不良的嗜好欲望,忘卻世間的名聞利養。
由是便能日復一日地遷善改過,而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潛移默化,到了道業已成,德行已備,連自己還不覺得呢!現在的人在施行教化方面遠不如古人。
既然明師難遇,想要參究此無上佛道,只有靠自己立下堅確的志向,絕不半途改弦易轍,一定要修證達到覺悟的境界為期限。
而在此修行的過程中,無論遇到有任何禍患得失的事,都只能順其自然,聽天由命。因為有些定業所感召的果報是在所難免的,我們豈可以預先擔心所學不得成就,便不肯勉力去修學呢?
如果有絲毫的顧慮之情在心中萌生,不要說這一生不能了悟,即使歷經千生萬劫,心中的顧慮不除,也是不可能有成就的時候。
良因贊曰:
修行要成功,在於滴水穿石的功夫;
也就是在善知識的引領下,認定法門後,先深入相應的經論。
並下死功夫,數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依教修行。
而此「確志勿易」的基礎,
就在於學習師長們的「淳風、清淨、道德、禮義」。
倘若尚無師長可引導,就先以古德為師吧!
如此則道業成就,往生淨土,是可以期待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