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64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10.5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古之天地日月,猶今之天地日月,古之萬物性情,猶今之萬物性情。
天地日月固無易也;萬物性情固無變也。道何為而獨變乎?
嗟其未至者,厭故悅新,捨此取彼,猶適越者,
不之南而之北,誠可謂異於人矣。
然徒勞其心、苦其身,其志愈勤,其道愈遠矣。」
《遁菴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說:
「古時的天地日月和現在的天地日月是一樣的;古時的萬物性情與今天的萬物性情也仍然相同。
既然天地日月以及萬物的性情從古至今都沒有改變,為什麼道法會改變呢?
道是亙古不變的啊!只是學道的人沒有信心,沒有恒心,總是喜新厭舊,捨此取彼,不能專心一志,怎麼能夠到達至道的境界呢?
好比要到江南越國,卻不往南方走,反而向北方前進,這就跟正常的人大異其趣了。
既是背道而馳,自然是枉費心機,又苦了身體,勁頭越足,錯路走得越遠啊!」
良因贊曰:
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可隨著時代而加以改變;
但是修道的內容,從建立正知見到止觀禪修,
以及調伏煩惱,則是亙古不變的軌則。
隨著時代而改變之善巧方便,這是善知識們所要思考的事情;
初學者不必費此心思,但是按照師長的指示,長時間安住於道中。
千古有異,老實修行無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3/2/1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良因曰: 五欲的快樂雖是濃烈,卻是虛幻且帶著後遺症。 就像在火裡添柴,只會助長火勢; 心薰染於五欲中,只會越加的躁動不安,故非真樂。 只有在行善中,隨順於自性,才能得到真實,且無過患的安樂。 於此二門中解行並重,故最吉祥!
《禪林寶訓》 2014.10.1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道如山,愈升而愈高;如地,愈行而愈遠。 學者卑淺,盡其力而止耳。 惟有志於道者,乃能窮其高遠,其他孰與焉?」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說: 只有志向遠大的人,才會努力攀上大道的最高峰。 良因贊曰: 這是甚麼原因呢?
《禪林寶訓》 2014.9.30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室中有三關語,衲子少契其機者,脫有酬對,惟斂目危坐,殊無可否。 延之益扣之。 黃龍曰:已過關者,掉臂而去,從關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 《林間錄》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常用三句含有禪機的話,來考察參禪的人悟性如何。 良因贊曰:
《禪林寶訓》 2014.9.29 良因法師 隨筆 潘延之聞黃龍法道嚴密。因問其要。 黃龍曰:父嚴則子敬。今日之規訓,後日之模範也。 譬治諸地。隆者下之,窪者平之。 彼將登於千仞之山。吾亦與之俱;困而極於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 伎之窮,妄之盡,彼則自休也。 吾欲無言,可乎? 《林間錄》 【注釋】
《禪林寶訓》 2014.9.25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謂隱士潘延之①曰: 「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 積累之要,惟專與勤。 屏絕嗜好,行之勿倦,然後擴而充之,可盡天下之妙。」 《龍山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對隱士潘延之說: 而積累聖賢的學問,必須要專心致志,勤勤懇懇。
《禪林寶訓》 2014.9.24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夫長老之職,乃道德之器。 先聖建叢林,陳紀綱,立名位,選擇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長老者,將行其道德,非苟竊是名也。 慈明先師嘗曰:與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領眾于叢林。 豈非善守長老之職者,則佛祖之道德存歟。」 《與翠岩真書》 【演蓮法師譯文
2013/2/1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良因曰: 五欲的快樂雖是濃烈,卻是虛幻且帶著後遺症。 就像在火裡添柴,只會助長火勢; 心薰染於五欲中,只會越加的躁動不安,故非真樂。 只有在行善中,隨順於自性,才能得到真實,且無過患的安樂。 於此二門中解行並重,故最吉祥!
《禪林寶訓》 2014.10.1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道如山,愈升而愈高;如地,愈行而愈遠。 學者卑淺,盡其力而止耳。 惟有志於道者,乃能窮其高遠,其他孰與焉?」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說: 只有志向遠大的人,才會努力攀上大道的最高峰。 良因贊曰: 這是甚麼原因呢?
《禪林寶訓》 2014.9.30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室中有三關語,衲子少契其機者,脫有酬對,惟斂目危坐,殊無可否。 延之益扣之。 黃龍曰:已過關者,掉臂而去,從關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 《林間錄》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常用三句含有禪機的話,來考察參禪的人悟性如何。 良因贊曰:
《禪林寶訓》 2014.9.29 良因法師 隨筆 潘延之聞黃龍法道嚴密。因問其要。 黃龍曰:父嚴則子敬。今日之規訓,後日之模範也。 譬治諸地。隆者下之,窪者平之。 彼將登於千仞之山。吾亦與之俱;困而極於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 伎之窮,妄之盡,彼則自休也。 吾欲無言,可乎? 《林間錄》 【注釋】
《禪林寶訓》 2014.9.25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謂隱士潘延之①曰: 「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 積累之要,惟專與勤。 屏絕嗜好,行之勿倦,然後擴而充之,可盡天下之妙。」 《龍山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對隱士潘延之說: 而積累聖賢的學問,必須要專心致志,勤勤懇懇。
《禪林寶訓》 2014.9.24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夫長老之職,乃道德之器。 先聖建叢林,陳紀綱,立名位,選擇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長老者,將行其道德,非苟竊是名也。 慈明先師嘗曰:與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領眾于叢林。 豈非善守長老之職者,則佛祖之道德存歟。」 《與翠岩真書》 【演蓮法師譯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環境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2024/05/11 「道可道、非常道。」 沒有看過翻譯文 也突然懂得全意了 不禁屢屢回想禪七時,我認為說瘋癲話在哄我的果字輩法師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比我還明白我的情況。 她說:「禪修是妳的法門,妳一定要繼續禪修下去。」 其實幾年前我在禪坐的深度安定中觀照到「自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隨緣住」是佛教用語,意思是隨機緣而居住,不執著於某個地方。這在中國隨緣居住,來時的路途就像在夢中行進一樣。天海茫茫,歸途遙遠,但乘著法舟,就會感到輕快。水月映照著禪寂的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環境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2024/05/11 「道可道、非常道。」 沒有看過翻譯文 也突然懂得全意了 不禁屢屢回想禪七時,我認為說瘋癲話在哄我的果字輩法師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比我還明白我的情況。 她說:「禪修是妳的法門,妳一定要繼續禪修下去。」 其實幾年前我在禪坐的深度安定中觀照到「自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隨緣住」是佛教用語,意思是隨機緣而居住,不執著於某個地方。這在中國隨緣居住,來時的路途就像在夢中行進一樣。天海茫茫,歸途遙遠,但乘著法舟,就會感到輕快。水月映照著禪寂的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