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0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2/1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良因曰:
五欲的快樂雖是濃烈,卻是虛幻且帶著後遺症。
就像在火裡添柴,只會助長火勢;
心熏染於五欲中,只會越加地躁動不安,故非真樂。
只有在行善中,隨順於自性,才能得到真實,且無過患的安樂。
讀書作學問,能使人破迷啟悟,不再作習氣的奴僕,豈非最佳?
於此二門中解行並重,故最吉祥!
只有在行善中,隨順於自性,才能得到真實,且無過患的安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禪林寶訓》 2014.10.1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道如山,愈升而愈高;如地,愈行而愈遠。 學者卑淺,盡其力而止耳。 惟有志於道者,乃能窮其高遠,其他孰與焉?」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說: 只有志向遠大的人,才會努力攀上大道的最高峰。 良因贊曰: 這是甚麼原因呢?
《禪林寶訓》 2014.9.30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室中有三關語,衲子少契其機者,脫有酬對,惟斂目危坐,殊無可否。 延之益扣之。 黃龍曰:已過關者,掉臂而去,從關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 《林間錄》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常用三句含有禪機的話,來考察參禪的人悟性如何。 良因贊曰:
《禪林寶訓》 2014.9.29 良因法師 隨筆 潘延之聞黃龍法道嚴密。因問其要。 黃龍曰:父嚴則子敬。今日之規訓,後日之模範也。 譬治諸地。隆者下之,窪者平之。 彼將登於千仞之山。吾亦與之俱;困而極於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 伎之窮,妄之盡,彼則自休也。 吾欲無言,可乎? 《林間錄》 【注釋】
《禪林寶訓》 2014.9.25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謂隱士潘延之①曰: 「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 積累之要,惟專與勤。 屏絕嗜好,行之勿倦,然後擴而充之,可盡天下之妙。」 《龍山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對隱士潘延之說: 而積累聖賢的學問,必須要專心致志,勤勤懇懇。
《禪林寶訓》 2014.9.24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夫長老之職,乃道德之器。 先聖建叢林,陳紀綱,立名位,選擇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長老者,將行其道德,非苟竊是名也。 慈明先師嘗曰:與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領眾于叢林。 豈非善守長老之職者,則佛祖之道德存歟。」 《與翠岩真書》 【演蓮法師譯文
《禪林寶訓》 2014.9.17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南和尚曰: 予昔同文悅遊湖南,見衲子擔籠行腳者,悅驚異蹙頞。 已而呵曰:自家閨閣中物不肯放下,返累及他人擔夯,無乃太勞乎。 《林間錄》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和尚說: 良因贊曰: 眾生心中都有很多放不下包袱,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上步履蹣跚。 《遺
《禪林寶訓》 2014.10.1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道如山,愈升而愈高;如地,愈行而愈遠。 學者卑淺,盡其力而止耳。 惟有志於道者,乃能窮其高遠,其他孰與焉?」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說: 只有志向遠大的人,才會努力攀上大道的最高峰。 良因贊曰: 這是甚麼原因呢?
《禪林寶訓》 2014.9.30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室中有三關語,衲子少契其機者,脫有酬對,惟斂目危坐,殊無可否。 延之益扣之。 黃龍曰:已過關者,掉臂而去,從關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 《林間錄》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常用三句含有禪機的話,來考察參禪的人悟性如何。 良因贊曰:
《禪林寶訓》 2014.9.29 良因法師 隨筆 潘延之聞黃龍法道嚴密。因問其要。 黃龍曰:父嚴則子敬。今日之規訓,後日之模範也。 譬治諸地。隆者下之,窪者平之。 彼將登於千仞之山。吾亦與之俱;困而極於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 伎之窮,妄之盡,彼則自休也。 吾欲無言,可乎? 《林間錄》 【注釋】
《禪林寶訓》 2014.9.25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謂隱士潘延之①曰: 「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 積累之要,惟專與勤。 屏絕嗜好,行之勿倦,然後擴而充之,可盡天下之妙。」 《龍山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對隱士潘延之說: 而積累聖賢的學問,必須要專心致志,勤勤懇懇。
《禪林寶訓》 2014.9.24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夫長老之職,乃道德之器。 先聖建叢林,陳紀綱,立名位,選擇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長老者,將行其道德,非苟竊是名也。 慈明先師嘗曰:與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領眾于叢林。 豈非善守長老之職者,則佛祖之道德存歟。」 《與翠岩真書》 【演蓮法師譯文
《禪林寶訓》 2014.9.17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南和尚曰: 予昔同文悅遊湖南,見衲子擔籠行腳者,悅驚異蹙頞。 已而呵曰:自家閨閣中物不肯放下,返累及他人擔夯,無乃太勞乎。 《林間錄》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和尚說: 良因贊曰: 眾生心中都有很多放不下包袱,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上步履蹣跚。 《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Thumbnail
教典是離苦得樂的舟航, 每一條理路, 都會消滅我們 內心中的非量、 建立合量的理路。 所謂的合量, 就是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 什麼是快樂的因、快樂的果, 什麼是苦因和苦果, 教典中廣泛無謬地 宣說這些真理。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
我們看「欲放逸」的文: 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是譬喻我們內心貪、瞋、癡、等分的煩惱,而且毒蛇、惡獸這些頂多就是傷害我們的色身,它不會破壞我們的法身,更不會讓我們墮到三惡道去。所以說內心的煩惱比毒蛇、惡獸還要厲害。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朗日塘巴尊者大師的《修心八偈》並解釋了修心的重要性,並提到人生即使充滿著對錯苦樂,也能透過積極行為來改善前世所累積的業報。文章還提醒人們在行善時需審慎選擇,避免‘假善’,以免福報減少。
如何消除八種不快樂的負面思想 克里斯多夫.傑米森神父著 鄭嘉珷譯 2009 商周出版 ❍ ❍ ❍ ❍ ❍❍ ❍ ❍ ❍ ❍❍ ❍ 成為真正自由的人 外在的選擇頂多能減輕徵狀,不能導向內在的歡愉,但那才是快樂的真正源頭。 八種不快樂的思想:冷淡、貪吃、情慾、貪婪、
Thumbnail
很多現在來皈依、來學佛了都還亂講話,「妄語」會消掉平生的福德。邪淫的人要有一個淫緣,找一個對象、對方肯,還要場地,什麼時候....這個邪淫才算成立,「妄語」一下就講出來了!誇大、自我炫耀,講迷惑顛倒的話、吹牛......這一些講多了,福德分分秒秒在流失。何必呢?所以為什麼有的修行人
 原文一: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在修習諸黑業果,生死患等時中所說,應以觀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熱惱,或起厭離,以是作意如火燒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此諸垢。    解釋一:當一個人煩惱起來經過修行就會像火燒金一樣變得光亮。   原文二:如在修習知識功德,暇満義大,三寶功德,白淨業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Thumbnail
教典是離苦得樂的舟航, 每一條理路, 都會消滅我們 內心中的非量、 建立合量的理路。 所謂的合量, 就是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 什麼是快樂的因、快樂的果, 什麼是苦因和苦果, 教典中廣泛無謬地 宣說這些真理。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
我們看「欲放逸」的文: 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是譬喻我們內心貪、瞋、癡、等分的煩惱,而且毒蛇、惡獸這些頂多就是傷害我們的色身,它不會破壞我們的法身,更不會讓我們墮到三惡道去。所以說內心的煩惱比毒蛇、惡獸還要厲害。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朗日塘巴尊者大師的《修心八偈》並解釋了修心的重要性,並提到人生即使充滿著對錯苦樂,也能透過積極行為來改善前世所累積的業報。文章還提醒人們在行善時需審慎選擇,避免‘假善’,以免福報減少。
如何消除八種不快樂的負面思想 克里斯多夫.傑米森神父著 鄭嘉珷譯 2009 商周出版 ❍ ❍ ❍ ❍ ❍❍ ❍ ❍ ❍ ❍❍ ❍ 成為真正自由的人 外在的選擇頂多能減輕徵狀,不能導向內在的歡愉,但那才是快樂的真正源頭。 八種不快樂的思想:冷淡、貪吃、情慾、貪婪、
Thumbnail
很多現在來皈依、來學佛了都還亂講話,「妄語」會消掉平生的福德。邪淫的人要有一個淫緣,找一個對象、對方肯,還要場地,什麼時候....這個邪淫才算成立,「妄語」一下就講出來了!誇大、自我炫耀,講迷惑顛倒的話、吹牛......這一些講多了,福德分分秒秒在流失。何必呢?所以為什麼有的修行人
 原文一: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在修習諸黑業果,生死患等時中所說,應以觀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熱惱,或起厭離,以是作意如火燒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此諸垢。    解釋一:當一個人煩惱起來經過修行就會像火燒金一樣變得光亮。   原文二:如在修習知識功德,暇満義大,三寶功德,白淨業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