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不是「女性雙年展」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第 59 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央館 - 攝影 PT Express
威尼斯當代藝術雙年展是一個影響超越藝術界的大型盛會。前一屆因為健康危機而被迫取消,因此,本59屆在一種普遍的興奮中開場,與藝術重新聯繫的興奮、以及回歸「過往生活」的興奮混合在一起。今年,「夢想之乳」主展中展出了213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的180多位藝術家首次參加國際範圍的展覽。我們可能以為,媒體--對本事件進行大肆報導報導--將會投注大量精力去研究這麼多第一次受到關注的創作者的背景和作品。然而,卻是另一個數字更加吸引了他們的注意:這些藝術家中有191名是女性(或不分性別)。幾年來,我經常聽到當代藝術專業人士(主要是畫廊主和記者)使用「女性藝術家」這個標籤,我一直覺得這個標籤既神秘又令人震驚。
塞西莉亞·阿勒瑪尼Cecilia Alemani,“夢想之乳”展覽策展人 - 照片 Andrea Avezzu - 由威尼斯雙年展提供
能有一個與女性藝術家對藝術界的貢獻相稱的大展,是件很棒的事。到目前為止,她們的代表性不足始終是由男性主導環境的病徵。在藝術界,就像在宏觀的社會整體一樣,一種緩慢的再平衡仍在繼續,但由於心態演變跟不上腳步,而遲滯了速度。顯然,現在掌權的前代們很難放棄他們的特權。所以,沒錯,在威尼斯女性藝術家的大量出現是一個轉折點,是個大好消息。沒錯,它值得被提及。但這並不像媒體所暗示的那樣,是女性戰勝男性的勝利。這是整個社會的勝利。
西蒙尼·雷伊Simone Leigh,金獅獎最佳參展藝術家 - 照片 Shaniqwa Jarvis - 由藝術家和 Matthew Marks 畫廊提供
即使這種情況很大程度要歸功於女權主義鬥爭,但基本上是通過她們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因為最終是主流觀點的壓力使改變發生。策展人塞西莉亞·阿勒瑪尼Cecilia Alemani選擇的不是女性,而是藝術家。許多媒體的話語將這個重要的女性存在,視為一次性事件,而不是進化的結果。因此當我閱讀它們時,有時甚至會油生一種彷若可愛的謬誤、或譁眾取寵的粗糙感覺。雙年展評審團選擇了雕塑家西蒙尼·雷伊Simone Leigh(最佳參展藝術家)和索尼婭·博伊斯Sonia Boyce(代表英國館得到最佳國家館)獲得金獅獎。所以,是兩個女人。當一些記者描述為這是一項「大勢所趨」的角逐時,不禁令我質疑他們這樣說的意圖究竟是什麼。 「女性藝術家」這個標籤意味著凸顯還是邊緣化?標籤的建立通常是為了「推廣」。對於畫廊來說,目標是創造一種能夠增加銷售的趨勢。媒體也是如此,他們因此可以評論(有時分析)事件,以擴大他們的受眾,並為自己提供一些「前衛」文章的機會。然而,產品上的標籤是可拆卸的。它注定會被另一個取代。從定義上來說,趨勢是短暫的。將獲獎者的選擇描述為「果不其然」,這表明故意將「女性藝術家」限制在一種時尚或風潮中的意圖。然而,此處,這是一個社會變革的問題。威尼斯所發生的一切是一個長期過程的結果。這種情況此刻已然形成、持續發展並最終成為常態。
索尼婭·博伊斯Sonia Boyce代表英國館,得到最佳國家館金獅獎 - 照片 Cristiano Corte - British Council
西蒙尼·雷伊和索尼婭·博伊斯已有很長的藝術生涯。這兩位藝術家將藝術作為一種社會實踐來探索。她們的每一部作品都研究了女性主義和有色人種在社會中的位置(一個在美國,另一個在英國)。她們之所以獲獎,並非因為她們是女性,也不是因為她們的膚色(這是近年來最時尚的兩個標籤,加上後殖民主義標籤),而是因為其作品的質量。她們的作品部分是由她們自身所構成,對於藝術家而言,從自己的世界經驗中汲取靈感,這並不太奇怪。
女權主義、陰性氣質……是任何流派的藝術家都能呈現的主題。如果說女性藝術家更頻繁地探究這類題材,那是因為她在生活中、並從自己的經歷中產生了興趣和疑問。因此,在一個仍然由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對這種父權統治的反應(女權主義)自然而然、合乎邏輯地主要是女性的工作。我們可以想像,在一個平等主義的社會裡,女權主義當然會消失(或變得極端邊緣化)。且「女性藝術」並不比「男性藝術」更顯存在,而是「女性藝術」和「男性藝術」一樣都不存在。
所有的標籤對藝術家來說都是危險的,因為它們以刻板的方式削減了他們的作品,減少了其詮釋的可能性,並最終將藝術家禁錮在其中。卡普瓦妮·基旺加Kapwani Kiwanga(她為雙年展設計了件華麗的作品——“Terrarium”)拒絕被貼上「女性藝術家」或「後殖民藝術家」的標籤--人們很容易用這些標籤來描述她的作品。她是對的。使用這種既定的類型化公式(其本身的原義以然蒸發)阻止了對原創作品的描述。在這裡,標籤化使基旺加作品無法推衍至更廣闊普世的層面,並掩蓋了她對權力系統的建構的所有思考。它們把這些作品變成了cliché(一種老套)。從廣義上講,這種使用標籤來描述事物的智力怠惰,對所有的創造力都是危險的。弗朗西斯·培根在一次採訪中聲明,他的作品與超現實主義完全無關(這是一個多大的反諷,因為他曾經力爭加入超現實主義流派)。這表明了藝術家有多麼強烈的意識到,自己被歸入某個類別的危險性……
Kapwani Kiwanga作品“Terrarium” / 攝影 PT Express
如果說「女性藝術家」這個標籤令人震驚,那是因為它與威尼斯「夢想之乳」展覽所代表的勝利背道而馳。這場公平展現女性藝術家及其作品的勝利,加上展覽的偉大質量,不應被簡化成這個標籤,其荒謬將詆毀了本展的持續價值。塞西莉亞·阿勒瑪尼絕佳地總結了這種感覺。在接受采訪時,她拒絕將第59屆展覽稱為「女性雙年展」,並且特別指出,從來沒有人建議將之前的58屆的雙年展稱為「男性雙年展」。最後,她說,也許是時候接近一件藝術作品,而不考慮創作的藝術家的類型了。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是成功的,無論是展覽的整體呈現、展出的作品以及它們散發出的能量。它的主題(身體的表現及其變形、個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身體與地球之間的聯繫),由於一個有趣的巧合,在我們的腦海中找到了一個特殊的迴聲 – 大部分的人在過去的兩年中,都或多或少面臨了重設自我價值觀的尺度。這個事件令人興奮,首先是來自我們因疫情經歷而改變的觀點。用我們新的目光,渴望發現看待世界和我們人類的全新方式。 「夢想之乳」頌揚的是改變,以及我們所被賜與的 – 轉化的無限可能。
Delcy Morelos,“地表天堂”(2022 年),特定地點裝置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 攝影 Roberto Marossi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9會員
28內容數
英文的"design",就是起源于法语"desin"(繪畫)和"dessein"(想法)。由一個巴黎人與一個桃園人的寫作組合,PTexpress用中文和法文(嘔心翻譯),帶領看看第一手的巴黎設計+當代藝術+文化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Texpres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她的展覽帶給人一種驚人的和平與安寧的感覺,這幾乎是一種讓時間暫駐片刻的冥想體驗。照片中無數的鳥兒似乎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居民。
他重現了受到折磨的身軀,而就在最終極地調動起軀體能量之時,畫龍點睛地強調了令它活轉的生命...
橙色背景上所繪的黑色線條,架構出空間,同時也將這裡封禁且束縛起來。我們與這些令人不安的生物一起被反鎖在這幅畫裡頭,就像我們進入自己的內在一樣,與我們的惡魔關在一起。
任何一種形式的戰爭,都是我們全部人的失敗。只有兼容、折衷、原諒與調和,這才是抵抗分離與分裂的唯一方式。
植物滋養、植物治癒,但是它們也能間接地用來殺害。藉由突出歷史中有時候完全出人意料的當事者和目擊者,休眠了和隱形的文獻開始顯形,於是改換了敘事的面相....
梅里克·卡拉的藝術超越了她自己的家族困境的經歷,透過庫德人的歷史:戰爭、壓迫、迫害、流離失所和種族滅絕,是發生在現世的魔幻寫實,讓我們不禁會思考文化的難解,以及記憶的保存,它會被遺忘但是從未消失,而當它重臨時,又將以什麼樣的方式再度與我們結合?
她的展覽帶給人一種驚人的和平與安寧的感覺,這幾乎是一種讓時間暫駐片刻的冥想體驗。照片中無數的鳥兒似乎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居民。
他重現了受到折磨的身軀,而就在最終極地調動起軀體能量之時,畫龍點睛地強調了令它活轉的生命...
橙色背景上所繪的黑色線條,架構出空間,同時也將這裡封禁且束縛起來。我們與這些令人不安的生物一起被反鎖在這幅畫裡頭,就像我們進入自己的內在一樣,與我們的惡魔關在一起。
任何一種形式的戰爭,都是我們全部人的失敗。只有兼容、折衷、原諒與調和,這才是抵抗分離與分裂的唯一方式。
植物滋養、植物治癒,但是它們也能間接地用來殺害。藉由突出歷史中有時候完全出人意料的當事者和目擊者,休眠了和隱形的文獻開始顯形,於是改換了敘事的面相....
梅里克·卡拉的藝術超越了她自己的家族困境的經歷,透過庫德人的歷史:戰爭、壓迫、迫害、流離失所和種族滅絕,是發生在現世的魔幻寫實,讓我們不禁會思考文化的難解,以及記憶的保存,它會被遺忘但是從未消失,而當它重臨時,又將以什麼樣的方式再度與我們結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諸眾》是關於東亞藝術佔領行動的研究,紀錄了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及台灣等地創作案例。作者目擊東亞當代藝術正朝向兩條背反的路線:商業主義與社會主義。
Thumbnail
本集節目由許惠菁律師探討巴黎奧運與性別平等的關係。此次奧運開創性地達到男女運動員比例平衡,成為性別平權的里程碑,並設立哺乳室等設施支持女性運動員。節目還討論了國際奧會的跨性別運動員指引及媒體報導中的性別偏見。此外,還提及各國隊服的性別化設計引發的爭議和社會對性別多樣性的認識。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在市面上鸛鵝成列的台灣OO史書冊中,陳明惠教授的這本書之鶴立雞群,不僅在其縱貫廿年,涵括137名女性藝術家作品,特別之處在其「體例」:這本書不是以編年時序分章節,不是以媒材、宗派來歸類藝術家,也不是以地域為準據,乃是依據全球女性主義思潮的演進趨勢,歸納出議題與風格的經緯來鋪排綱目。
Thumbnail
「女權」這個詞彙在當今臺灣乃至於全球社會,就如同佛地魔的名字之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諸如漫威等好萊塢大牌電影公司,如果讓女性擔任超級英雄電影主角,便不難在電影預告片下的留言區,看到一些批評電影公司「過度政治正確」的發言。而「父權凝視」的電影敘事角度,也讓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立體化之路走得相當坎坷。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蕾拉·司利馬尼一出道,就是巴黎文化圈的寵兒,尤以法國總統馬克宏委託重任,擔任「法文推行形象大使」。 她的文學之路無疑順遂。但我們不免問:作者與作品的「成功」,能否解決促使她寫作的問題之根?又能回應她以文學形式拋出的問題嗎?她在作品裡關注的社會與家庭對於女性的暴力與壓力,少數族裔的歸屬感,若在文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
Thumbnail
《諸眾》是關於東亞藝術佔領行動的研究,紀錄了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及台灣等地創作案例。作者目擊東亞當代藝術正朝向兩條背反的路線:商業主義與社會主義。
Thumbnail
本集節目由許惠菁律師探討巴黎奧運與性別平等的關係。此次奧運開創性地達到男女運動員比例平衡,成為性別平權的里程碑,並設立哺乳室等設施支持女性運動員。節目還討論了國際奧會的跨性別運動員指引及媒體報導中的性別偏見。此外,還提及各國隊服的性別化設計引發的爭議和社會對性別多樣性的認識。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在市面上鸛鵝成列的台灣OO史書冊中,陳明惠教授的這本書之鶴立雞群,不僅在其縱貫廿年,涵括137名女性藝術家作品,特別之處在其「體例」:這本書不是以編年時序分章節,不是以媒材、宗派來歸類藝術家,也不是以地域為準據,乃是依據全球女性主義思潮的演進趨勢,歸納出議題與風格的經緯來鋪排綱目。
Thumbnail
「女權」這個詞彙在當今臺灣乃至於全球社會,就如同佛地魔的名字之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諸如漫威等好萊塢大牌電影公司,如果讓女性擔任超級英雄電影主角,便不難在電影預告片下的留言區,看到一些批評電影公司「過度政治正確」的發言。而「父權凝視」的電影敘事角度,也讓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立體化之路走得相當坎坷。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蕾拉·司利馬尼一出道,就是巴黎文化圈的寵兒,尤以法國總統馬克宏委託重任,擔任「法文推行形象大使」。 她的文學之路無疑順遂。但我們不免問:作者與作品的「成功」,能否解決促使她寫作的問題之根?又能回應她以文學形式拋出的問題嗎?她在作品裡關注的社會與家庭對於女性的暴力與壓力,少數族裔的歸屬感,若在文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