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要「我們」被看見 ——回應「本土語言課程」的爭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社群網路發文的速度真的可以很快,只要有人看見過,就會有被延伸討論的機會。昨天有某市議員參選人的粉專上,提出「小學生真的好忙!學習本土語言,帥資能到位嗎」,內文則指出,「讓孩子上這些一週只有少少一兩堂的『本土語言』真的能學得好嗎」,「若是生活中用不到,學習狀況不會理想」等等。
其實很顯然的,小學生很忙、本土語言課程太少、生活中用不到本土語言,已經是三種主題和癥結點,參在一起當標題很難不出事。這些言論因為迅速受到網友撻伐,很快就整篇貼文刪文了。不過,我也有看到該候選人一開始在跟網友吵架時有寫一句「我台語比英語好」、指出她是有一定本土語言/母語能力的人。

我學習本土語言,或許只是想要「我們」被看見

我還是想回應我所能想到的事:我學習本土語言,或許只是想要「我們」被看見。我知道這聽起來這不像一個很偉大的願望,但你是否敏感理解,「看不見」就是活生生的歧視。

本土語言遭到殖民體制和不義政策剝奪是事實

首先,如果你已經是有一定母語能力的人,你可以想想你是怎麼學到這個語言,無論你是一、從小在家中耳濡目染,二、長大後刻意再去外面上課學習,你要知道這兩個選項不一定存在每個人的家庭或個人資源中。所以為什麼我們需要普遍的教育體制納入這件事。藉由外部的營造來給予曾經被剝奪的本土語言再次被教導和學習的空間
再者,為什麼 #即使一週只有少少幾小時的本土語言課程,也需要存在?因為這個課程,未必是用來「學好」。大人所謂的「學好」都是考試一百分,要被誰認證要背書,但是對在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來說,需要的不是「學好」而是「學到」。我們需要認識除了強勢語言之外,台灣社會還存在如此多元的語言群體及文化。我們需要學到,包括「#看得到」這個語言。
只要「看見」,就會有被訴說和討論的機會。為了這個不偉大的願望,我認為必須也應該友善支持孩子們接觸本土語言課程。多元語言的存在必須被看見,因為它們的意義是使用這些語言的族群的「 #存在」。這條路早就有很多前輩在開路,是族語老師、語推人員、還能說母語的家庭以及有意識的政策推動者努力至今。感謝很多夥伴,讓這個環境有機會變得更友善更寬闊。
我會羨慕一直「很忙」的小學生,能接觸到這樣課程,我也希望他們上這些課的時候,可以知道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體現台灣社會的進步與值得被紀念的里程碑。也希望立法者與政策執行者能有更適當與 #積極的作為#支持師資到位和課程安排。(以,政見發表又不是我要出來選

跟你說一段「看不見」的故事

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換過三間學校。前兩間都在原鄉,最後一間是近千名學生的都市學校,當然全校幾乎都是非原住民。⋯⋯當時剛從山上轉學到都市的我,被「全校充滿『平地人』」嚇呆了,就是,走到操場放眼望去,我看不見原住民耶,然後我就開始體驗了看不見原住民的學校的人生。
這中間發生過的事情,就包括我十幾年前就正名的身分證上,#那麼長那麼長的族語拼音與中譯名字,被拼錯、被截斷、甚至被要求藏起來的故事。因為大家沒看過這種名字,沒聽過這種語言,他們覺得太稀少了,太不融入大家了,太不方便了。我必須每遇到一次有人問我名字的問題,為了不讓他們又給我去頭去尾或亂拼或換掉,我必須從頭開始解釋Ispalakan家的Umav為什麼在這裡。
⋯⋯所以慢慢的我開始在想,如果有一天,族語和原住民族名變成一個更普遍、更容易看見的事情,我是不是會少遇到很多這種狀況。
我去演講時有句常說的話,「你必須先『看見』原住民」,看得見真的很重要。如果你也當過隱藏版的原住民,你一定懂我在說什麼。在被消失、去聲、隱藏、邊緣、忽略了這麼長這麼長的時間之後,我使用這個語言,我不完美、我還在學、我還沒學好,但我知道這樣的我也存在著,與我們一起存在著——可以有這樣的「看見」,很多人已經繼續努力了好久。
avatar-img
41會員
110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真喜歡你分享時閃閃的眼睛~」📷 發文紀錄一下上次去 #清華大學台語所 專題分享的內容。這次也是聚焦在如何用插畫和自媒體的方式推廣族語和文化。誠惶誠恐能和語言學專業背景的朋友們分享自己學族語的故事📷
本文編輯與摘錄自「Umav如何了!」「【Umav】自我認同有煩惱?參加原青Let’s Talk的感想」節目內容,歡迎去收聽和追蹤訂閱。 自我賦權/尋求療癒的行動需知: 1.最好找到支持團體 2.大量吸收正確知識 3.提出論述和訴求 身為原住民煩惱真的不少? 「說出來」也需要能量
有時候,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故事對誰造成了什麼影響。 她知道,懷約翰當年在台灣時,頂著「國語政策」的打壓,辛苦地記錄族語語料和翻譯,為原住民族宣教和族語事工留下重要貢獻。 愛太重要了。 ⋯⋯
地獄梗(Hellish gags)是什麼? 地獄梗的素材往往出於嘲諷某族裔、性別、生理、弱勢群體、某人慘況或痛處,而那些梗之所會被稱為「很地獄」,是因為眾人明明就知道該言論觸及議題的敏感性,以及「很顯然這不應該輕易說出來」。 關鍵是「誰從消費他者處境中獲利」
再者,愛莉莎莎的所謂約會影片,其實處處還是流露明顯的廣告性質,以樣板化原住民形象來推廣某種觀光行程。這麼高流量點閱的頻道,說的一兩句話都勝過我們這些路人。所以愛莉莎莎和她的粉絲們真的,要愛原住民的話,可以用比較不製造歧視的方法,衷心希望再一起想想,好嗎? 以下摘錄和修改自podcast內容:
「雖然中華民國的政府不會認為我們在血緣上是家人,可是我們自己Bunun會知道說,其實我們是家人,而當初我們的關係,是被這種漢姓漢名(外來政權給予的姓名)劃分去打亂的。」
「真喜歡你分享時閃閃的眼睛~」📷 發文紀錄一下上次去 #清華大學台語所 專題分享的內容。這次也是聚焦在如何用插畫和自媒體的方式推廣族語和文化。誠惶誠恐能和語言學專業背景的朋友們分享自己學族語的故事📷
本文編輯與摘錄自「Umav如何了!」「【Umav】自我認同有煩惱?參加原青Let’s Talk的感想」節目內容,歡迎去收聽和追蹤訂閱。 自我賦權/尋求療癒的行動需知: 1.最好找到支持團體 2.大量吸收正確知識 3.提出論述和訴求 身為原住民煩惱真的不少? 「說出來」也需要能量
有時候,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故事對誰造成了什麼影響。 她知道,懷約翰當年在台灣時,頂著「國語政策」的打壓,辛苦地記錄族語語料和翻譯,為原住民族宣教和族語事工留下重要貢獻。 愛太重要了。 ⋯⋯
地獄梗(Hellish gags)是什麼? 地獄梗的素材往往出於嘲諷某族裔、性別、生理、弱勢群體、某人慘況或痛處,而那些梗之所會被稱為「很地獄」,是因為眾人明明就知道該言論觸及議題的敏感性,以及「很顯然這不應該輕易說出來」。 關鍵是「誰從消費他者處境中獲利」
再者,愛莉莎莎的所謂約會影片,其實處處還是流露明顯的廣告性質,以樣板化原住民形象來推廣某種觀光行程。這麼高流量點閱的頻道,說的一兩句話都勝過我們這些路人。所以愛莉莎莎和她的粉絲們真的,要愛原住民的話,可以用比較不製造歧視的方法,衷心希望再一起想想,好嗎? 以下摘錄和修改自podcast內容:
「雖然中華民國的政府不會認為我們在血緣上是家人,可是我們自己Bunun會知道說,其實我們是家人,而當初我們的關係,是被這種漢姓漢名(外來政權給予的姓名)劃分去打亂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昨天朋友提到中學生的孩子不喜歡閩南語課,朋友也覺得實用最重要。 語言涉及生活方式的選擇。弱勢語言文化的振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該語言具有勞動上的優勢,否則必須是文化環境的整體提升、以及資源的倍數提供,若只依靠學校上一節本土語課,完全是浪費時間,會的本來就會,不會的還是不會。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打壓另一種語言 在上個節目提到「推行國語運動」也是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打壓「本省人」的本土方言的統治手法。在現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以下是我的個人分享: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被允許只能說國語,我卻在心裡覺得驕傲。如果你還記得前一段故事:進入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社會地位較高的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母語議題,積極投入學習台語及台文書寫,並努力培養口語能力,積極尋找更多學習資源,然而,「年輕人講台語」在日常生活中卻面臨諸多困境。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昨天朋友提到中學生的孩子不喜歡閩南語課,朋友也覺得實用最重要。 語言涉及生活方式的選擇。弱勢語言文化的振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該語言具有勞動上的優勢,否則必須是文化環境的整體提升、以及資源的倍數提供,若只依靠學校上一節本土語課,完全是浪費時間,會的本來就會,不會的還是不會。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打壓另一種語言 在上個節目提到「推行國語運動」也是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打壓「本省人」的本土方言的統治手法。在現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以下是我的個人分享: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被允許只能說國語,我卻在心裡覺得驕傲。如果你還記得前一段故事:進入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社會地位較高的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母語議題,積極投入學習台語及台文書寫,並努力培養口語能力,積極尋找更多學習資源,然而,「年輕人講台語」在日常生活中卻面臨諸多困境。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