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網路發文的速度真的可以很快,只要有人看見過,就會有被延伸討論的機會。昨天有某市議員參選人的粉專上,提出「小學生真的好忙!學習本土語言,帥資能到位嗎」,內文則指出,「讓孩子上這些一週只有少少一兩堂的『本土語言』真的能學得好嗎」,「若是生活中用不到,學習狀況不會理想」等等。
其實很顯然的,小學生很忙、本土語言課程太少、生活中用不到本土語言,已經是三種主題和癥結點,參在一起當標題很難不出事。這些言論因為迅速受到網友撻伐,很快就整篇貼文刪文了。不過,我也有看到該候選人一開始在跟網友吵架時有寫一句「我台語比英語好」、指出她是有一定本土語言/母語能力的人。
我學習本土語言,或許只是想要「我們」被看見
我還是想回應我所能想到的事:我學習本土語言,或許只是想要「我們」被看見。我知道這聽起來這不像一個很偉大的願望,但你是否敏感理解,「看不見」就是活生生的歧視。
本土語言遭到殖民體制和不義政策剝奪是事實
首先,如果你已經是有一定母語能力的人,你可以想想你是怎麼學到這個語言,無論你是一、從小在家中耳濡目染,二、長大後刻意再去外面上課學習,你要知道這兩個選項不一定存在每個人的家庭或個人資源中。所以為什麼我們需要普遍的教育體制納入這件事。藉由外部的營造來給予曾經被剝奪的本土語言再次被教導和學習的空間。
再者,為什麼
#即使一週只有少少幾小時的本土語言課程,也需要存在?因為這個課程,未必是用來「學好」。大人所謂的「學好」都是考試一百分,要被誰認證要背書,但是對在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來說,
需要的不是「學好」而是「學到」。我們需要認識除了強勢語言之外,台灣社會還存在如此多元的語言群體及文化。我們需要學到,包括「
#看得到」這個語言。
只要「看見」,就會有被訴說和討論的機會。為了這個不偉大的願望,我認為必須也應該友善支持孩子們接觸本土語言課程。多元語言的存在必須被看見,因為它們的意義是使用這些語言的族群的「
#存在」。這條路早就有很多前輩在開路,是族語老師、語推人員、還能說母語的家庭以及有意識的政策推動者努力至今。感謝很多夥伴,讓這個環境有機會變得更友善更寬闊。
我會羨慕一直「很忙」的小學生,能接觸到這樣課程,我也希望他們上這些課的時候,可以知道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體現台灣社會的進步與值得被紀念的里程碑。也希望立法者與政策執行者能有更適當與
#積極的作為,
#支持師資到位和課程安排。(以,政見發表
又不是我要出來選)
跟你說一段「看不見」的故事
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換過三間學校。前兩間都在原鄉,最後一間是近千名學生的都市學校,當然全校幾乎都是非原住民。⋯⋯當時剛從山上轉學到都市的我,被「全校充滿『平地人』」嚇呆了,就是,走到操場放眼望去,我看不見原住民耶,然後我就開始體驗了看不見原住民的學校的人生。
這中間發生過的事情,就包括我十幾年前就正名的身分證上,
#那麼長那麼長的族語拼音與中譯名字,被拼錯、被截斷、甚至被要求藏起來的故事。因為大家沒看過這種名字,沒聽過這種語言,他們覺得太稀少了,太不融入大家了,太不方便了。我必須每遇到一次有人問我名字的問題,為了不讓他們又給我去頭去尾或亂拼或換掉,我必須從頭開始解釋Ispalakan家的Umav為什麼在這裡。
⋯⋯所以慢慢的我開始在想,如果有一天,族語和原住民族名變成一個更普遍、更容易看見的事情,我是不是會少遇到很多這種狀況。
我去演講時有句常說的話,「你必須先『看見』原住民」,看得見真的很重要。如果你也當過隱藏版的原住民,你一定懂我在說什麼。在被消失、去聲、隱藏、邊緣、忽略了這麼長這麼長的時間之後,我使用這個語言,我不完美、我還在學、我還沒學好,但我知道這樣的我也存在著,與我們一起存在著——可以有這樣的「看見」,很多人已經繼續努力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