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打人」事件中的輿論之爭:掃黑除惡 vs 女權意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唐山打人事件佔據微博熱搜(圖擷自微博)
6月10日下午4點鐘左右,一則暴力影片在微博社群瘋傳,事發地點位在河北省唐山市,畫面中一名身材壯碩的黑衣男子進入燒烤店騷擾正在用餐的白衣女子,推搡間兩人爆發衝突,另一名黑衣女子欲上前阻止,反遭男子推到在地,見其倒地後男子並未收手,反而繼續對她拳打腳踢。原先遭騷擾的白衣女子則被拖到店外,遭數名男子接連施暴,凡是上前阻止的女子均遭攻擊。還有眼尖網友發現,一名白衣男子不慎從後方誤擊自己的女友,發現後急忙上前擁抱安慰,接著繼續痛毆其他女子。
駭人畫面曝光後,瞬間點燃中國網友怒火,「唐山打人」相關搜索詞佔據微博熱搜,當天晚上各大官媒即大肆報導,宣稱要嚴懲暴力行為,並強調「女性」的安全應被重視。《中國婦女報》說,「如此暴力,恐怕不只女性缺少安全感,普通居民都會感到自危」;《中國新聞網》也說,「以任何形式對女性下手,都應受到譴責和嚴懲」;《中國日報》則表示,「嚴懲施暴者,用正義築牢女性安全感」;然而最具權威的《央視新聞》卻閃過女性一詞,將矛頭對準了黑社會,「掃黑除惡絕不能有盲區」。
隔(11)日中國公安局宣布抓獲9名嫌犯,相關訊息再度登上熱搜,不過取而代之的重點變成「掃黑除惡」,且唐山公安局發布的警情報告中只提及「尋釁滋事」、「暴力毆打」,引起許多中國女性網友不滿,她們看不慣官方「刻意」忽略性別問題,「性騷擾這三個字這麼寫嗎?」、「裝死了開始」、「幹啥呀你,想幹妳,這是雙方第一次對話」、「如果從一開始都是男的,就不會有性騷擾和被拒的導火索」。
相反地,另一派網友反對上升到女權意識,「我們要關注的難道真的是性別議題嗎?難道不是案件進展及監督國家機關依法履職辦案嗎?」、「性騷擾不是犯罪,尋畔滋事可比性騷擾嚴重的多」、「犯罪就是犯罪,別扯男女對立」。此事件究竟是安全問題還是性別議題,頓時成為網上舌戰的焦點。
在我看來,這起事件不該被單一論述,實際上,中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傳出類似案件,但官方僅會趁機展現公安威嚴,告訴民眾政府做了多少事,結果卻是治標不治本。
譬如2019年6月24日,大連一名夜間獨行的女子被一名陌生男子當街毆打,衣服也遭扒光,畫面在網上擴散後得到警方重視,後經調查,該男子因與女友感情失和,便在酒後襲擊路上女子。
又如2021年8月30日,一名年輕女孩在西安地鐵上與一名老伯生爭執,隨即被地鐵安全員拽出車廂,衣服還被當場扯破,影片曝光後,眾多網友要求西安地鐵出面道歉。
諸如此類的事件層出不窮,均是「女性」在公開場合遭「男性」施暴,被曝光到網上後引發輿論公憤,我想這種種共通點,已足夠說明這起事件「可以是」性別議題了,只不過礙於個體身處的位置差異,某些人會自動省略性別關係的不對等,儘管如此,也沒有任何人能用任何理由去強迫他人用同一套框架思考。
當然,更多的人根本就不在乎該事件存在哪些問題,而是選擇一味地相信國家、相信政府。諷刺的是,我和家中長輩說起這事,他們竟相當推崇「嚴懲不怠」的中國法律,還談到台灣刑罰都太輕了,像中國毒販都直接判死刑多好呀。顯然地,中國的大外宣早已從牆內溢出到牆外,他們反覆宣傳的「國家正義」、「嚴刑峻法」真的奏效了。
可惜許多人沒看見的是,當輿論辦案被以聲討正義為名冠冕堂皇地包裝時,一個法治社會就能輕易被輿情左右,司法也就失去獨立性,私以為,輿論充其量只是讓事件發酵的手段,但以輿論量刑只會造成更多獨裁、冤獄,甚至只要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能定人生死,這樣的社會豈不更可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rizzl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4月22日,改編自同名漫畫的英國影集《戀愛修課》(Heartstopper)在Netflix正式上線,這部標榜著青少年、浪漫、喜劇的英劇雖打著「甜到休克」的宣傳口號,內核實則講述了LGBT群體的校園生活,因此比起純粹介紹這部劇的「甜」,我更想簡單談談它帶給我的一些現實。
30日上午,登山失聯4天的和碩前副總裁蔡進國,在座標「24.8354262 121.437127」被尋獲,由於失溫多時,發現當下已成一具冰冷遺體。隨後,蔡進國女兒將懸賞的100萬捐予新北市政府,並在IG限時動態發文感謝搜救人員,同時呼籲山友不要獨攀。 究竟,獨攀應該被譴責嗎?應該考慮哪些條件?
黑白畫面上,一艘小船隨著波浪在海面飄蕩,船上坐著一個面容消瘦、眉頭深鎖的男子,側著的臉緩緩轉過頭來,用深邃的目光凝視著眼前這座猶如被墨水浸黑的鬱鬱小島,也是他即將待上14個年頭的居所。
3月21日下午,中國東方航空一架從雲南昆明飛往廣州的波音737客機,飛經廣西省山區時,突從8000公尺高度、於2分鐘內高速垂直墜落,機上132人罹難,是中國民航21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飛行事故。 這些歷歷在目的空難事故,看似離我們遙遠,卻又時不時地在身邊上演⋯⋯
時至今日,BL(Boy's Love)的主要讀者群不再僅限於異性戀女性,也出現愈來愈多的腐男子(熱愛 BL 文化的男性),其中不乏許多男同志,這意味著,BL 作品逐漸從小眾文化過渡到流行文化,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潛在商機。接下來,筆者就來大力推薦各國近年紅出圈的BL劇集!
作為一個小眾群體,我經常會被問,為什麼喜歡看BL(Boy’s Love)?跟看一般偶像劇有什麼不一樣?因此萌生了淺談一下這個問題的想法。
4月22日,改編自同名漫畫的英國影集《戀愛修課》(Heartstopper)在Netflix正式上線,這部標榜著青少年、浪漫、喜劇的英劇雖打著「甜到休克」的宣傳口號,內核實則講述了LGBT群體的校園生活,因此比起純粹介紹這部劇的「甜」,我更想簡單談談它帶給我的一些現實。
30日上午,登山失聯4天的和碩前副總裁蔡進國,在座標「24.8354262 121.437127」被尋獲,由於失溫多時,發現當下已成一具冰冷遺體。隨後,蔡進國女兒將懸賞的100萬捐予新北市政府,並在IG限時動態發文感謝搜救人員,同時呼籲山友不要獨攀。 究竟,獨攀應該被譴責嗎?應該考慮哪些條件?
黑白畫面上,一艘小船隨著波浪在海面飄蕩,船上坐著一個面容消瘦、眉頭深鎖的男子,側著的臉緩緩轉過頭來,用深邃的目光凝視著眼前這座猶如被墨水浸黑的鬱鬱小島,也是他即將待上14個年頭的居所。
3月21日下午,中國東方航空一架從雲南昆明飛往廣州的波音737客機,飛經廣西省山區時,突從8000公尺高度、於2分鐘內高速垂直墜落,機上132人罹難,是中國民航21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飛行事故。 這些歷歷在目的空難事故,看似離我們遙遠,卻又時不時地在身邊上演⋯⋯
時至今日,BL(Boy's Love)的主要讀者群不再僅限於異性戀女性,也出現愈來愈多的腐男子(熱愛 BL 文化的男性),其中不乏許多男同志,這意味著,BL 作品逐漸從小眾文化過渡到流行文化,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潛在商機。接下來,筆者就來大力推薦各國近年紅出圈的BL劇集!
作為一個小眾群體,我經常會被問,為什麼喜歡看BL(Boy’s Love)?跟看一般偶像劇有什麼不一樣?因此萌生了淺談一下這個問題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發生的一系列極端暴力事件,並從多個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心理健康問題、社會支持繫統不足、公共安全管理問題、社會矛盾和不平等問題等觀點,並從教育、社區建設、媒體報道、心理幹預等多個方麵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光是可以動用暴力的威脅,就可以摧毀一切。 只要有一方使用暴力,存心蠻橫不講理, 我們以為共同遵循的制度、法律、邏輯,就完全失效。社會結構崩塌,一切失去保障。 戰爭亦同。 在這人世間,卑微地活著才是常態。 民主、公平、正義...... 都是掌握權力者吃飽了才施捨些許的鏡中水月。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發生的一系列極端暴力事件,並從多個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心理健康問題、社會支持繫統不足、公共安全管理問題、社會矛盾和不平等問題等觀點,並從教育、社區建設、媒體報道、心理幹預等多個方麵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光是可以動用暴力的威脅,就可以摧毀一切。 只要有一方使用暴力,存心蠻橫不講理, 我們以為共同遵循的制度、法律、邏輯,就完全失效。社會結構崩塌,一切失去保障。 戰爭亦同。 在這人世間,卑微地活著才是常態。 民主、公平、正義...... 都是掌握權力者吃飽了才施捨些許的鏡中水月。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