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數據脈絡共讀分享

這個月開始商業思維百科的打卡共讀,也是我第一次在網路上跟一群陌生人組隊「唸書」,更是第一次挑戰當主持,然後在會議前半小時才開始緊張待會要說些什麼?要怎麼引導分享的流程順暢?怎麼樣接話與總結?希望藉由這樣的練習,能夠加強自己的應變、表達能力。最棒的莫過於認識了一群願意分享與給予的人。
線上共學
線上共學

何謂數據脈絡?

當我們以終(目標)為始推敲出事情的走向,找出事情的因果關聯,「做了A會得到B進而影響C」,這就是事情的脈絡。當我們清楚了脈絡,就能沿著脈絡找到所謂的關鍵指標,更有助於我們在OKR設定以及對該事情的通盤理解。在脈絡的基礎上加上數據則更具可行性及被認可性。
而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提出了「如何知道要看哪個方面的數據?評斷的標準是什麼?」的疑問,組員Mika會優先看整件事情的成本,並與長官對齊目標,才決定用什麼量化數據(例如:使用者數、轉化率)比照去年成長的幅度差異。而Shawn的公司每個季度會去檢討流量,是否對業績成長有幫助,因此可以明確「流量」是他們公司在意的數據。YiRu 則會先建立假設,使用公開且容易找到的數據資源去做溝通,而過往的經驗來看,老闆通常只看營收表現。Winnie會抓幾個門檻分析人數後,做質化的說明數據為何正確、為什麼這個門檻有依據。

數據脈絡的應用

對我而言,我對數據脈絡在「核心價值的溝通」上最有感。職場上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多半都會有每件事情的負責人,而我們在最初業務聯繫時,通常會找該業務的「窗口」接洽與詢問。以我過往的經驗為例,在跨部門協作時,由於我當時不懂數據脈絡,想當然爾,在業務對接上,我雖然已經發信、CC雙方長官、信裡明確表達需求與期限,對方卻不見得會「理你」。
而原因可能是對方只是窗口,根本不是利害關係人,也不是決策者,而這樣的溝通邏輯往往會陷於「我有跟你說啊!」,可是對方卻不是這樣理解的。可能是這件事情你跟我說了,但我沒辦法幫助到你,又或許是我雖然能幫你,但礙於權責我不能幫你。而根本的問題其實就是你還沒有釐清這整件事情的脈絡。
從這些溝通的過程中,你更要可以判斷出這件事情是不是該找那個人詢問?從他的回答分析出可行或不可行的原因,進而歸納出事情推進的脈絡。
找到問題背後的問題

寫在最後

我覺得共讀的好處就是能有一個外部壓力去督促你完成。而我也還在練習如何把學到的東西用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來,除了真正的理解外,不一樣的觀點與視角切入去討論問題讓我受益最多。
最後談談第一次線上主持這件事,後悔自己明明有時間卻沒有好好準備,感覺自己語無倫次XD,認為主持最難的就是接續(小結)前面發言人的話QQ,還好小夥伴們都很給力的把話題延續下去。最後感謝Niu小夥伴擔任這次的筆記手,結束後整理出超精彩的共學筆記,妳說「每次都是練習」,真的很激勵人心啊。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可以幫我點個讚、愛心,

也歡迎追蹤我,希望能夠陪你一起學習與成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