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風雨之後依然挺立――序施又熙新書《光的闇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謝謝老師百忙之中答應寫序,挑了一張去年耶誕節前,老師帶我跟女兒去遠東飯店六樓cafe享用自助餐後的合影(這麼多年來我們兩母女經常跟著老師吃吃喝喝,真幸福,哈哈),雖然有點糊,哈哈,老師手抖了,但是很喜歡這張照片,還是選了。後面補張清楚照XD
攝影:陳儀深老師。遠東Cafe
============
【推薦序】
風雨之後依然挺立――序施又熙新書《光的闇影》
陳儀深(國史館館長)
2014年我為施又熙的書《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寫推薦序的時候,她已經在我們士林社區開設「書寫療癒」課程一段時日,當時我說:「據我所知,她確實能夠幫助一些女性朋友面對自己、建立自信、進而改善人際關係。」古人說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大概是這個意思吧。當時我內人也揪朋友參加這個課程,正逢岳父去世不久而岳母身心低潮的時刻,施又熙建議她在我們社區舉辦母女祖孫三代畫展,也就是展出我內人、岳母以及我女兒的畫作,小冊子則是由我編輯,雖然都是素人,但是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雲集,讓岳母恢復自信開朗,這難得的經驗值得記上一筆,也是要感謝又熙的提點。
又熙是單親媽媽,沒有固定的收入,開設「書寫療癒」的課程不是做功德而是為了賺取生活費用,然而在必須收費的情況下還能維持這麼多年,當然有她的兩把刷子。不論她還住在汐止時期,或是現在搬到林口社會住宅,都有遠地來的學員到家裡來上課。上個月我們一家三口到林口去探望她們一家兩口,新家位在高樓、雖然略嫌侷促,但是她工作的角落有很好的視野,愛貓經常來磨蹭。祝她文思泉湧、不斷有好作品問世。
這本《光的闇影》的小說創作,是《向著光飛去》的二部曲,2017年出版的首部曲《向著光飛去》表達的是成長在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庭下的女性,對於愛情與婚姻的經歷及看法,是藉著愛情故事描述白色恐怖對人的影響,尤其要討論受難第二代女性的人生際遇,包括「父親長期缺席對女兒產生的影響」,故事中的放棄出國夢想、學貸、離婚、憂鬱症……很像在寫她自己,至少是她最熟悉的題材。比較特別的是,馬上就要出版的二部曲新書《光的闇影》,施又熙把大家不談、避談的加害者第二代、三代的角色放在故事裡相當重要的位置,而在今天的台灣社會,不是正在上演這方面的難解之題嗎?這不是轉型正義的深水區嗎?所以施又熙說:「我希望藉由這本小說可以開啟一個面向,引起大家的關注與討論。」
攝影:陳儀深老師。遠東Cafe
我是台灣政治史的研究者,為了探知真相除了透過檔案和文獻,長期以來我運用口述歷史的方式,獲得許多寶貴的資料;我利用訪談拆開了許多政治受難者一層層的記憶,但是對於作為「獄外之囚」的受難者家屬、受難者第二代,所知實在不多。現在應該感謝施又熙不但願意說出她的親身經驗,甚至以文學的方式做了生動的表達。要之,不只受害者(及其二代)需要創傷治療,加害者(及其二代)也需要反省和救贖,才能成就一個健康的社會。
又熙透過不斷的書寫創作,檢視自己的成長、品嘗人生的味道,也爬梳對台灣歷史的認識。對她而言,寫作過程可能艱辛困難,但也是在治療內在的傷口,尋找靈魂的出口,這個重建的過程紀錄必定可以給他人帶來陽光和希望。讓我們支持她和她所關切的事業,從而對於歷經苦難的台灣社會而言,就是完成社會的集體治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8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施又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 然而要開啟不同立場者之間的思辨與對話,在有限的歷史真相與當前社會對立的環境中,實屬不易,而文學與藝術確實以其自身的力量提供新的提問跟想像。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王文仁 腦海裡還記得,才剛讀完又熙姐精彩的長篇小說《寒淵》,而且很不好意思的寫了篇爆雷的讀後感〈那些悲劇告訴我們的事〉。才一年多,她又要出版《向著光飛去》二部曲《光的闇影》了。
感謝我的女兒王芃,總是忍受著這個寫作時對人有點冷淡的母親,謝謝寶貝一路的支持,這輩子有妳是我最大的幸福。 這期間,我在斑馬線文庫出版了《寒淵》,在愛情、親情與兄弟情所包裹的謀殺案件裡直面了我們對加害者的想像,加害者應該被單純妖魔化嗎?加害者是怎樣變成加害者的?誰該為這些負起責任?誰又沒有責任?
去學校講白色故事是一種播種,因為我不只講家屬的故事,也講我們是不是該開始面對加害者的故事、加害者後代的故事與各種聲音的可能性。 上週五去台中女中講故事,QA跟會後都有同學提問出非常好的問題,返家後也有同學陸續寫訊息來討論她們的疑問,一直到昨晚都還有收到訊息。
又是補充能量的時刻,今天到台中女中講白色故事,同學們都好棒,也有精彩的回饋跟發問,同學說她的想法可能大逆不道,但因為我演講時有提到不能把加害者單純妖魔化,她說她也想過希特勒真的是妖魔嗎?把責任都推到他身上,是不是其他人也是在卸責。我說這問題超棒,一點都不會大逆不道。
我:請問請問,被玻璃割到的傷口,多大才需要縫? 友:要看位置跟深度ㄟ,割到哪啊?拍照我看一下。 我:不是我們啦,小說啦 友:......還好沒人有事XD 我:那個臉頰、下巴跟手腕,然後是窗戶玻璃被鋼珠擊破,被飛濺的玻璃割到的。玻璃破掉時,人正好在窗前,有閃一下,但還是被噴到。這種通常會割到很深嗎?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 然而要開啟不同立場者之間的思辨與對話,在有限的歷史真相與當前社會對立的環境中,實屬不易,而文學與藝術確實以其自身的力量提供新的提問跟想像。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王文仁 腦海裡還記得,才剛讀完又熙姐精彩的長篇小說《寒淵》,而且很不好意思的寫了篇爆雷的讀後感〈那些悲劇告訴我們的事〉。才一年多,她又要出版《向著光飛去》二部曲《光的闇影》了。
感謝我的女兒王芃,總是忍受著這個寫作時對人有點冷淡的母親,謝謝寶貝一路的支持,這輩子有妳是我最大的幸福。 這期間,我在斑馬線文庫出版了《寒淵》,在愛情、親情與兄弟情所包裹的謀殺案件裡直面了我們對加害者的想像,加害者應該被單純妖魔化嗎?加害者是怎樣變成加害者的?誰該為這些負起責任?誰又沒有責任?
去學校講白色故事是一種播種,因為我不只講家屬的故事,也講我們是不是該開始面對加害者的故事、加害者後代的故事與各種聲音的可能性。 上週五去台中女中講故事,QA跟會後都有同學提問出非常好的問題,返家後也有同學陸續寫訊息來討論她們的疑問,一直到昨晚都還有收到訊息。
又是補充能量的時刻,今天到台中女中講白色故事,同學們都好棒,也有精彩的回饋跟發問,同學說她的想法可能大逆不道,但因為我演講時有提到不能把加害者單純妖魔化,她說她也想過希特勒真的是妖魔嗎?把責任都推到他身上,是不是其他人也是在卸責。我說這問題超棒,一點都不會大逆不道。
我:請問請問,被玻璃割到的傷口,多大才需要縫? 友:要看位置跟深度ㄟ,割到哪啊?拍照我看一下。 我:不是我們啦,小說啦 友:......還好沒人有事XD 我:那個臉頰、下巴跟手腕,然後是窗戶玻璃被鋼珠擊破,被飛濺的玻璃割到的。玻璃破掉時,人正好在窗前,有閃一下,但還是被噴到。這種通常會割到很深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5月初月經沒有準時來的時候,我就覺得可能是懷孕了。因為已經有感覺到身體和情緒波動有點不太一樣。剛好在母親節那天驗孕,深深的兩條線。我人生的第一個母親節。 確認自己懷孕後,開始尋找產檢的院所。起初看了好幾間家裡附近的婦產科,都沒有對的感覺。然後才突然想起:我想要溫柔生產的話,一開始就找有這項服務
Thumbnail
說來有趣,知道張旖容這位作者並非因白色恐怖或社會運動相關議題,而是她開設的臉書粉專「我的玫瑰花」,一個紀錄跨文化伴侶生活事跡的粉專。或許受到已故音樂人作家鄭華娟影響,我從小開始就對跨文化伴侶或夫妻如何相處的文章很有興趣。不過她跟此類型的女作者不太一樣,她把男性伴侶稱為「玫瑰花」,這不太像一般台灣女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個讀者對於蕭瑋萱的小說《處女座》的感想兼書評。作者描述了自己對於書中情節的反應,並且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回憶進行共鳴。文章通過對母女關係以及作為母親自我反省的探討,呼應了小說中的主題。這篇文章通過個人情感的抒發,營造了一種與讀者之間的共鳴。
Thumbnail
這本書是《女二》的作者鄧九雲推薦的,在一次參與九雲的新書分享講座時,過程中她所分享的文學作品,這只是其中一本。故事架構在颶風前後十二天的過程,細膩刻劃出一個因母親死於難產的家庭,孩子們彼此依靠,在愛中一起成長。
Thumbnail
芳療師媽媽在負離子團隊盛會上,分享與靜宜老師的感人相遇和成長故事,以及對直銷制度的反思和感悟。這是一篇充滿正能量與感動的分享,帶給人們對生活意義與助人事業的思考。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我們把琦琦趕出去,好不好?」女朋友的阿爸這樣問大女兒。 二〇一二年的農曆年節過後,我與女朋友才剛剛確定關係一、二個月;而女朋友的阿爸漸漸意識到我和女朋友的關係似乎不單純,於是便在某個女朋友的女兒們放學回家的午後時光,刻意地帶她們倆去買糖果、餅乾和飲料,讓她們看卡通,然後出其不意地拋出這個提問。
Thumbnail
當時,母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離開公司、變成自營商的父親,則是將家改裝成辦公室,並且將電視搬到主臥房。而只有半天課的週三下午,因為我是三、四年級的中年級生,便只有我和父親在家。那日下午,透過觀看電視學習日文的父親,忽然用力地將我壓制在床上,並且不顧我的奮力掙扎地咬了我的左邊胸口。
Thumbnail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需要獨處時才能閱讀的書。 作者宋貞林在母親離世後,赫然明瞭曩昔中的母女日常既是平凡,更多的卻是珍貴與脆弱,臻至母親再也無法觸及時,她才驚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其實皆為母女生命裡絢爛的刻畫。因此,她決心提筆書寫這本《謝謝妳是我媽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母子之間無法磨滅的情感牽絆,以及母親對於人間痴情的堅持與執拗。文章充滿溫柔的情感、對母愛的讚揚和心靈的沉澱。藉由描述許士林對母親的愛和思念,帶領讀者進入了一段觸動心靈的旅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5月初月經沒有準時來的時候,我就覺得可能是懷孕了。因為已經有感覺到身體和情緒波動有點不太一樣。剛好在母親節那天驗孕,深深的兩條線。我人生的第一個母親節。 確認自己懷孕後,開始尋找產檢的院所。起初看了好幾間家裡附近的婦產科,都沒有對的感覺。然後才突然想起:我想要溫柔生產的話,一開始就找有這項服務
Thumbnail
說來有趣,知道張旖容這位作者並非因白色恐怖或社會運動相關議題,而是她開設的臉書粉專「我的玫瑰花」,一個紀錄跨文化伴侶生活事跡的粉專。或許受到已故音樂人作家鄭華娟影響,我從小開始就對跨文化伴侶或夫妻如何相處的文章很有興趣。不過她跟此類型的女作者不太一樣,她把男性伴侶稱為「玫瑰花」,這不太像一般台灣女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個讀者對於蕭瑋萱的小說《處女座》的感想兼書評。作者描述了自己對於書中情節的反應,並且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回憶進行共鳴。文章通過對母女關係以及作為母親自我反省的探討,呼應了小說中的主題。這篇文章通過個人情感的抒發,營造了一種與讀者之間的共鳴。
Thumbnail
這本書是《女二》的作者鄧九雲推薦的,在一次參與九雲的新書分享講座時,過程中她所分享的文學作品,這只是其中一本。故事架構在颶風前後十二天的過程,細膩刻劃出一個因母親死於難產的家庭,孩子們彼此依靠,在愛中一起成長。
Thumbnail
芳療師媽媽在負離子團隊盛會上,分享與靜宜老師的感人相遇和成長故事,以及對直銷制度的反思和感悟。這是一篇充滿正能量與感動的分享,帶給人們對生活意義與助人事業的思考。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我們把琦琦趕出去,好不好?」女朋友的阿爸這樣問大女兒。 二〇一二年的農曆年節過後,我與女朋友才剛剛確定關係一、二個月;而女朋友的阿爸漸漸意識到我和女朋友的關係似乎不單純,於是便在某個女朋友的女兒們放學回家的午後時光,刻意地帶她們倆去買糖果、餅乾和飲料,讓她們看卡通,然後出其不意地拋出這個提問。
Thumbnail
當時,母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離開公司、變成自營商的父親,則是將家改裝成辦公室,並且將電視搬到主臥房。而只有半天課的週三下午,因為我是三、四年級的中年級生,便只有我和父親在家。那日下午,透過觀看電視學習日文的父親,忽然用力地將我壓制在床上,並且不顧我的奮力掙扎地咬了我的左邊胸口。
Thumbnail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需要獨處時才能閱讀的書。 作者宋貞林在母親離世後,赫然明瞭曩昔中的母女日常既是平凡,更多的卻是珍貴與脆弱,臻至母親再也無法觸及時,她才驚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其實皆為母女生命裡絢爛的刻畫。因此,她決心提筆書寫這本《謝謝妳是我媽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母子之間無法磨滅的情感牽絆,以及母親對於人間痴情的堅持與執拗。文章充滿溫柔的情感、對母愛的讚揚和心靈的沉澱。藉由描述許士林對母親的愛和思念,帶領讀者進入了一段觸動心靈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