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友誼在最近的距離】2015

導演:亞歷山卓古茲曼艾爾瓦雷斯Alejandro Guzmán Alvarez
這是一部墨西哥電影,原名是【Walking Distance】,台灣譯名為【友誼在最近的距離】。電影和友誼有關,但並沒那麼強的連結,原片名是「行走的距離」,比較貼近電影要講的故事。
主角叫費德(由墨西哥鼓手路卡歐提嘉主演),他是一個體重超過四百磅的胖子,因為過重,整天不想起床、不想上班、不想出門…更不想減肥,因為他沒辦法動,也不想動;每天都得要吃藥來避免心臟病發,從卧室走到廚房,就喘噓噓的上氣不接下氣,為了謀生,只能做做串珠的手工藝,因為手指頭是全身還能動的部位,臭得要死,只能靠每週一次來看他的妹妹硬逼著幫他洗澡,還要被奚落。我不敢稱呼他是「胖子」,這名詞多少帶著輕蔑的心情在;身為一個過重者,每個人都嫌棄他,這很可悲,但更可悲的是,連他自己都嫌棄自己。
胖到無可救藥的他,早就放棄自己,生活一如他住的危樓,不想搬也搬不走。看到費德的生活越是荒謬,你越會連想自己是否也亦如此?!在生活中,常會感覺到卡在一個荒謬的情境,進退都動彈不得,宛如揹負著一身肥肉,把那份沉重穿在身上,每個人都嫌惡自己,連自己也覺得自己的存在很可悲。
這一切難道無法改變嗎?費德想改變嗎?他想!非常想!跟一般人一樣,為了活下去,能做點改變都好。電影跟生活不同的是,它不能只拍悲慘的那一面給觀眾看;有一天,妹夫拉蒙帶了他們出遊時拍的照片給他看,這讓費德找出了一台舊相機,裡頭的底片還在,失眠了一夜,他決定撐著自己四百磅的體重出門去洗那卷底片,那難如登天的一步終究還是要邁出去。
選一個目標,往前走去,生活就有了意想不到的變化。每一步都走得很累,這一趟路走得很難,但不能停下來,因為底片裡是他生日時和母親的合照,是蛋糕、禮物、吻…的照片,這些都是活着的證據。費德當下做了決定,他買一台最便宜的相機,為了拍照,他開始走出家門。因為洗底片、拍照片,費德走出自己封閉的世界,他也因此認識了相機店老闆的兒子,一個酷愛漫畫書的少年保羅。費德、拉蒙、保羅這三位很容易被定義為「魯宅」的男人,慢慢地也影響了彼此生活。
【友誼在最近的距離】並沒有要強調變瘦世界就會變美好的勵志,它讓你一步一步的看到當踏出第一步後,有了期待與目標,世界會打開到什麼樣的地步。有天,費德看到一本旅遊雜誌,於是他決定要去看海,他沒辦法跟一般人一樣坐車旅行,他只能被綁在卡車後面,吹著風像貨運一樣,心臟的問題也不知道何時發作;好不容易看到了海,費德領悟到一個道理:海還是海!我還是我!只是看待這個世界的心情和角度都不一樣了。
人生並不是Happy Ending作結的,人生的問題也沒有單靠一次旅行就能搞定一切,學著和自己的不完美共存才是【友誼在最近的距離】提醒的道理。我們常會想做事情背後的道理,只是「想」這個動作,其實也為自己設了框立了架,不要想,聽從內心的慾望,「去做」就是了。【友誼在最近的距離】電影最後三個魯宅坐在海邊,「接下來做什麼?」「等日出。」誰知道日出還有多久才會出現?只是心裡有希望,就能渡過漫漫長夜,人活著,並不是在等死,而是在期待活著。
如果看【友誼在最近的距離】有什麼心得的話,那提醒我縱然揹負著滿身的肥肉與不滿,生活只要有一點改變,都好過於一成不變。而這一切,就從邁出腳跨出那一步開始!!
(還是好勵志文的結語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想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 Welcome to my Sub-space !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