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七 【大乘之法】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大乘之法,緣生無性。
生即不生。滅即不滅。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七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水喻真心者。以水有十義,同真性故。
  • 一水體澄清。喻自性清淨心。
  • 二得泥成濁。喻淨心不染而染。
  • 三雖濁不失淨性。喻淨心染而不染。
  • 四若泥澄淨現。喻真心惑盡性現。
  • 五遇冷成冰,而有硬用。喻如來藏與無明合,成本識用。
  • 六雖成硬用,而不失濡性。喻即事恒真。
  • 七煖融成濡。喻本識還淨。
  • 八隨風波動,不改靜性。喻如來藏隨無明風,波浪起滅而不變自不生滅性。
  • 九隨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動自性。喻真心隨緣流注,而性常湛然。
  • 十隨器方圓。而不失自性。喻真性普遍諸有為法,而不失自性。
又書云上德若水。方圓任器,曲直隨形故。

如小乘俱舍論,亦說諸有為法,有剎那盡。何以知有。後有盡故。既後有盡。知前有滅。故論云。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若此生此滅,不至餘方,同不遷義。而有法體是生是滅,故非大乘。

大乘之法,緣生無性。生即不生。滅即不滅。故遷即不遷。則其理懸隔。
又中論疏云。常無常門者。常即人天位定。故無往來。無常即六趣各盡一形。亦無往來。又常即凝然不動。無常念念變異。令誰往來。則常無常法。俱不相到。皆無往來。
肇論云。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甞異。所見未甞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復何滯哉。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真而莫覺。
既知往物之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何可往。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甞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甞有。於今未甞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甞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
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返之微眹。又何物而可動乎。
釋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者。孔子謂顏回曰。吾與汝。終身交一臂已謝。豈待白首然後變乎。意明物物常自新。念念不相到。交臂之頃,尚不相待。已失前人。豈容至老而後變耶。
又前念已故。後念恒新。終日相見。恒是新人。故云見新。如此新人。見之只如交臂之頃。早是後念新人。非前念時也。故云非故耳。若前念已古。後念已新。新不至古。古不待新。前後不相至。故不遷也。
又雖兩人初相見。只如舉手交臂之頃。早已往矣。此取速疾也。故云。昔物自在昔。今物自在今。如紅顏自在童子之身。白首自處老年之體。
所以云,人則謂少壯同體。百齡一質。徒知年往。不覺形隨。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隣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隣人皆愕然非其言。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吾猶昔人者。猶者。似也。吾雖此身似於昔人。然童顏自在於昔。今衰老之相,自在於今。則非昔人也。
故云。徒知年往。不覺形隨。世人雖知歲月在於往古。豈覺當時之貌,亦隨年在於昔時。則童子不至老年。老年不至童子。剎那不相知。念念不相待。豈得少壯同體。百齡一質耶。又年往形亦往。此是遷義。即此遷中有不遷也。往年在往時。往形在往日。是謂不遷。而人乃謂往日之人,遷至今日。是謂惑矣。又昔自在昔。何須遷至今。今自在今。何須遷至昔。
故論云。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經中言遷,未必即遷。以古在古。以今在今故也。所以言無常者。防人之常執。言常住者。防人之斷執。言雖乖而理不異。語雖反而真不遷。不可隨方便有無之言。迷一心不遷之性。
又解云。如梵志白首而歸。隣人謂少壯同體。故云昔人尚存乎。所謂有力者,則三藏等事。無常冥運。力負夜趨。交臂恒新。念念捨故。而常見昧之,謂是固矣。鄰人不覺,此之謂歟。又有力者,即無常之大力也。
世間未有一法,不被無常吞。故云,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川。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莊子本意。說不住之法。念念恒新。物物各住。各住相因而不相到。即不遷也。於惑者,則為無常不住。新新生滅。而謂之遷。若智者,則了性空無知。念念無生。謂之不遷。
莊子有三藏。謂藏山於澤。藏舟於壑。藏天下於天下。謂之固者,不然也。然無常夜半負之而趨,昧者不覺也。三藏者。藏人於屋。藏物於器。此小藏也。藏舟於壑。藏山於澤。此大藏也。藏天下於天下。此無所藏。然大小雖異。藏皆得宜。猶念念遷流。新新移改。是知變化之道。無處可逃也。夫藏天下於天下者,豈藏之哉。蓋無所藏也。
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逝者往也。浩浩迅流。未曾暫住。晝夜常然。亦歎世人之不覺。故云。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
此莊孔俱歎逝往難留。皆說無常去也。豈可推今日物到昔日乎。若今日不到昔。即今日自在今。昔日自在昔。則今昔顯然。俱不遷也。
故云,何者。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物而可去來。

大涅槃經云。

人命不停。過於山水。夫無常有二一者敗壞無常。二者念念無常。人只知壞滅無常。而不覺念念無常。
論云若動而靜。似去而留。經說無常速疾。猶似流動。據理雖則無常。前後不相往來。故如靜也。雖則念念謝往。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故如留也。又雖說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而宛然念念不住,前後相續也。則非常非斷,非動非靜,見物性之原也
古德問云 : 各性而住。似如小乘,執諸法各有自性。又何異納衣梵志言,一切眾生其性各異。
: 為破去來。明無去來。所以據體言之,故云各性而住。非決定義。則以無性而為性。不同外道二乘,執有決定自性。從此向彼。若不執有定性去來。亦不說各性而住。故論云。言往不必往。閑人之常想。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住耳。又劉湛注云。莊子藏山。仲尼臨川者。莊子意明前山非後山。夫子意明前水非後水。半夜有力負之而趨者。即生住異滅四時。念念遷流不停也。
是以若心外取法。妄夢所見。情謂去來。則念念輪迴。心隨境轉。尚不覺無常麁相。焉能悟不遷之密旨乎。若能見法是心。隨緣了性。無一法從外而入。無一法從內而生。無一法和合而有。無一法自然而成。如是,則尚不見一微毫住相。寧觀萬法去來。斯乃徹底明宗。透峯見性。心心常合道。念念不違宗。去住同時。古今一貫。
故法華經云。我觀久遠。猶若今日。維摩經云。法無去來。常不住故。若了此無所住之真心。不變異之妙性。方究竟明不遷矣。
已上論中,所引內外之經典。借世相之古今。寄明不遷。同入真實。是以時因法立。法自本無。所依之法體猶空。能依之古今奚有。
若假方隅而辯法。因指見月而無妨。或徇方便而迷真,執解違宗而反誤。故信心銘云。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第二,依火焰起滅喻中之義。同前。

  • 初唯焰者。謂焰起滅,有其二義。一前焰謝滅,引起後焰。後焰無體而能知前。前焰已滅,復無所知。是故各各皆不相知。二前焰若未滅。亦依前引無體。故無能知。後焰未至。故無所知。是故彼亦各不相知。妄法亦爾。剎那生滅,不能自立。謂已滅未生,無物可知。生已則滅,無體可知。是故皆無所有也。斯則流金礫石而不熱也。
  • 二依所依者。謂彼火焰。即由於此無體無用不相知故,而有起滅虛妄之相。是則攬非有而為有也。妄法亦爾。依此無所依之真理。方是妄法。是亦非有為有也。
  • 三唯所依者。推起滅之焰。體用俱無。無焰之理。挺然顯現。是則無妄法之有。有妄法之無。湛然顯現。遂令緣起之相,相無不盡。無性之理,理無不現。
又火依薪有。薪是可燃。火即是燃。以燃因可燃,則燃無體。可燃因燃,則可燃無體。又前焰已滅。後焰未生。中間無住。
如一念之上,即有三時。已滅為已生。未生為未生。生已即減是生時。故淨名經云。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經云。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三時無體,無可相知也。

第三,依風有動作

喻妄用依真起。三義同前。
  • 一唯動者。離所動之物。風之動相了不可得。無可相知。妄法亦爾。離所依真體不可得故。無可相知。斯則旋嵐偃嶽而常靜也。
  • 二依所依者。謂風不能自動。要依物現動。動無自體可以知物。物不自動。隨風無體。不能知。風法中能依妄法。要依真立。無體知真。真隨妄隱。無相知妄。
  • 三唯所依者。謂風鼓於物。動唯物動。風相皆盡。無可相知。妄法作用。自本性空。唯所依真。挺然顯現。是故妄法全盡而不滅。真性全隱而恒露。能所熏等。法本自爾。思之可見。

第四,依地有任持者

喻妄為真所持。三義同前。
  • 初地界因依,有二種義。一約自類。二約異類。前中。從金剛際。上至地面。皆上依下。下持上。展轉因依而得安住。然上能依。皆離所無體而能知下。然下能持。皆亦離所無體可令知上。又上上能依,徹至於下。無下可相知。下下能持,徹至於上。無上可相知。是故若依若持。相無不盡。所現妄法。當知亦爾。必麁依細。謂苦報依於業。業依無明造。無明依所造。展轉無體。無物可相知。斯則厚載萬物而不仁也。肇公亦曰。乾坤倒覆。無謂不靜也。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云。譬如大地。荷四重任。而無疲厭也。不仁者。不恃仁德也。猶如草狗。豈有吠守之能。故云唯道無心,萬物圓備矣。二約異類者。如經云。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虛空。虛空無所依。準此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識。本識依如來藏。如來藏。無所依。是故若離如來藏。餘諸妄法各互相依。無體能相知。是則妄法無不皆盡。
  • 二依所依者。地界正由各無自性,而得存立。向若有體,則不相依。不相依故,不得有法。是故攬此無性,以成彼法。法合可知。
  • 三唯所依者。謂攬無性成彼法者。是則彼法無不皆盡,而未曾不滅。唯無性理而獨現前。
又既不相知。何緣種種。
: 此有四因。一由妄分別。二諸識熏習。三由無性不相知。四真如隨緣。然此四因。但是一致。謂由妄分別為緣。令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成有。諸識熏習。展轉無窮。若達妄原。成淨緣起。前所疑云。為是種種。為是一性。今答云。常種種。常一性。
又難云。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壞俗諦。今答云。此二互相成立。豈當相乖。性非事外,曾何乖於種種。種種性空,曾何乖於一性。由無性故有。一性能成種種。緣生故空,種種能成一性。

是以緣起之法。總有四義。

一緣生故有。即妄心分別有,及諸識熏習是也。
二緣生故空。即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也。
三無性故有。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
四無性故空。即一切空無性也。
復次性有二義。一有。二空。又二義。一不變。二隨緣。以有義。故說二空所顯,即法性本無生也。以空義,故說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即各不相知。以有義,故說不變。以空義,故說隨緣。此二不二。隨緣即是不變。不變故能隨緣。若唯不變性,何預於法。若但隨緣,豈稱真性。又若性離於法,則成斷滅。法離於性,則本無今有。又法若即性,性常應常。性若即法,法滅應滅。此二相成,非常非斷。此二相奪,非有非空。為中道義。
經頌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以眼等八識。為能所熏。展轉為因而常流轉。無別我人,故云而無能轉者。是以舉體性空。方成流轉。即此八識各無體性。故無實我法而為其主。向若有性。不可熏變。安得流轉。故知趣生同異。受報妍媸。皆由識種。悉依於心。如流依水。似火依薪。續續無知。新新不住。善趣惡趣。即是總報。由業熏心。受所受報。如水漂流不斷。雖然流轉。而無轉者。故云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釋論云。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漂溺有情。令不出離。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楞伽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唯識論云。恒轉如瀑流。起信論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等。
又以虛妄中有其二義。一虛轉。二無轉。故常種種,常一性也。虛轉故,俗不異真而俗相立。無轉故,真不異俗而真體存。故互不相違也。

法性本無生者。

法性者,法謂差別依正等法。性謂彼法所依體性。即法之性。故名為法性。又性以不變為義。即此可軌。亦名為法。此則性即法。故名為法性。此二義,並約不變釋也。又即一切法各無性。故名為法性。即隨緣之性。法即性也。
本無生者。本有二義。一約不變。本謂原本。本來不生。隨緣故生。二約隨緣。有此法來。本自不生。非待滅無。即示現生時本不生。故云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則妄心分別,情計謂有。然有即不有。故云一切空無性。常有常空。是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又約相待相奪,釋不相知。言相待者。業無識種,不親辦體。識無業種,不招苦樂。既互相待。則各無自性。
言相奪者。以業奪因。唯由業招。故因如虛空。以因奪緣。則唯心為體。故業如虛空。互奪獨立,亦不能相知。互奪兩亡無可相知。又以無生,故不相知。以緣奪因,故不自生。以因奪緣,故不他生。因緣合辯,相待無性。故不共生。互奪雙亡,無因豈生。以此不生。類於不知。居然易了。即以因為自。以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互有尚不相知。互無豈能相知耳。故知諸法相待。皆無自性。如中論相待門說。不空既破。空法亦亡。
偈云。若有不真法。即應有真法。實無不真法。何得有真法。亦如因垢說淨。垢性本無。淨相何有。此相待一門,盡破諸法。以諸法皆是相待而有。未曾有一法而能獨立者。
故因緣無性論云。阿難調達,並為世尊之弟。羅睺善星。同是如來之胤。而阿難常親給侍。調達每興害逆。羅睺則護珠莫犯。善星則破器難收。以此而觀,諒可知矣。
若云各有自性,不可遷貿者。此殊不然。至如鷹化為鳩。本心頓盡。橘變成枳。前味永消。故知有情無情。各無定性。但隨心變。唯逐業生。遂有從凡入聖之門。轉惡為善之事。
大般若經云。謂證諸法。無性為性。究竟圓滿,方名為佛。故知建立三寶。成佛事門。皆從無性因緣,而得興顯。

所以首楞嚴三昧經云。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謂文殊師利法王子。曾於先世,已作佛事。現坐道場,轉於法輪。示諸眾生,入大滅度。
佛言。如是如是。乃至迦葉。汝今且觀首楞嚴三昧勢力。諸大菩薩以是力故。示現入胎。初生出家。詣菩提樹,坐於道場,轉妙法輪,入般涅槃,分布舍利。而亦不捨菩薩之法。於般涅槃不畢竟滅。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語文殊師利言。仁者。乃能施作如此希有難事,示現眾生。
文殊師利言。迦葉。於意云何。是耆闍崛山,誰之所造。是世界者。亦從何出。
迦葉答言。文殊師利。一切世界,水沫所成。亦從眾生不可思議業因緣出。
文殊師利言。一切諸法。亦從不可思議業因緣有。我於是事。無有功力。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屬因緣。無有主故。隨意所成。若能解此,所為不難。
釋曰。若了一切法,悉屬因緣。皆無自性。但是心生。則凡有施為。何假功力。以無性之理。法爾之門。隨緣卷舒。自在無礙。
華嚴經頌云。如其心性而觀察。畢竟推求不可得。一切諸法無有餘。悉入於如無體性。又頌云。譬如真如本自性。其中未曾有一法。不得自性是真性。以如是業而迴向。華嚴論云。一切眾生迷根本智,而有世間苦樂法者。為智無性故,隨緣不覺。苦樂業生。為智無性故。為苦所纏,方能自覺根本無性。眾緣無性。萬法自寂。若不覺苦時,以無性故。總不自知有性無性。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一切眾生因自心根本智而倒。亦因而起。又為智體無性。但隨緣現。如空中響。應物成音。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癡愛隨起。
又中觀論,破應無如來偈云。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如來滅度後。分別於有無。
次總拂偈云。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論釋云。戲論名憶念。分別此彼等。此如來品,初中後思惟如來定性不可得。乃至五求四句皆非是。故偈云。如來無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無性。以如來一性空義。知一切世間法,悉皆無性。同如來義。
華嚴演義中,引法華經偈云。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今但引兩句。顯諸法無性。成一性義耳。
然上三偈,諸釋不同。今直解經文。初一偈,明當佛開權,終歸一實,故云其實為一乘。次偈釋說一乘所以。以唯一性故。謂若有二性,容有兩乘。既唯一性,故說一乘耳。

知法常無性者。知即證知。法謂所證知法即色心等一切法也常無性者。所證理也。即如無性理,覺諸法故。云何無性。謂色心等從本已來。性相空寂。非自非他。非共非離。湛然常寂。故曰無性。而言常者。謂本來即無。非推之使無。故曰常無性耳。

佛種從緣起者。然有二義。

一約因種

因種即正因佛性。故涅槃經云。佛性者。即是無上菩提中道種子。此種即前常無性理。故涅槃經云。佛性者。即是第一義空。無性,即空義也。緣即六度萬行。是緣因佛性。起彼正因。令得成佛。是故說一乘者。唯以佛性起於佛性。更無餘性,故說一乘。稱理說也。體同曰性。相似名種。故關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餘穀。此屬性也。萌稈華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也。

二果種性

關中云。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皆相似。此種義也。果之種性。緣真理生。故云從緣。故釋此偈云。佛緣理生。理既無二,是故說一乘耳。
意云證理成佛。稱理說一。此中知法常無性偈。全同華嚴出現品經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乃至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謂知無性,佛性同故。準經文云。以知無性。尚得一成一切皆成。況不說一乘而度脫之。
後偈云。是法住法位等者。重釋前偈。言是法者。即前所知之法。所以常無性者。由住真如正位故。由緣無性。緣起即真。由即真,故云無性。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論,說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異名。世法即如。故皆常住。謂因乖常理。成三界無常。若解無常之實。即無常而成常矣。則常與無常。二理不偏。
故涅槃經況之二鳥。飛止同居。今於道場,證知一切世間無常即真常理。猶懸鏡高堂。萬像斯鑒。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方便力,假以言說。一乘尚是假說。況有二三。則一乘之理,至理無過。無性之宗。諸宗莫及。可謂宗鏡之綱骨。祖教之指南也。
所以深密經云。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商主天子所問經云。若法是無。即不自在。若不自在。是則無欲。若無欲者。則是真性。若是真性。即名無性。
《宗鏡錄》卷七完

avatar-img
13會員
350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如來道場所得法者。是法非法。亦非非法。此事似空不空。似有不有。隱隱常見。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為事。應化萬端,而不為主。」— 《寶藏論》云 《宗鏡錄》卷五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常與實相相應。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楞伽經》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觀一切法,皆以心為自性。心之自性,即是真如。」— 《華嚴經》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諸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以萬法常無性,無不性空時。法爾能隨緣,隨緣不失性。」 — 《法華經》偈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楞伽經 詳夫祖標禪理,傳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門,立詮下之大旨。則前賢所稟。後學有歸。是以先列標宗章。為有疑故問。以決疑故答。因問而疑情得啟。因答而妙解潛生。謂此圓宗難信難解。是第一之說。被最上之機。若不假立言詮。無以蕩其情執。因指得月,不無方便之門。
如來道場所得法者。是法非法。亦非非法。此事似空不空。似有不有。隱隱常見。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為事。應化萬端,而不為主。」— 《寶藏論》云 《宗鏡錄》卷五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常與實相相應。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楞伽經》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觀一切法,皆以心為自性。心之自性,即是真如。」— 《華嚴經》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諸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以萬法常無性,無不性空時。法爾能隨緣,隨緣不失性。」 — 《法華經》偈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楞伽經 詳夫祖標禪理,傳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門,立詮下之大旨。則前賢所稟。後學有歸。是以先列標宗章。為有疑故問。以決疑故答。因問而疑情得啟。因答而妙解潛生。謂此圓宗難信難解。是第一之說。被最上之機。若不假立言詮。無以蕩其情執。因指得月,不無方便之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謂「正道」者 可令眾生苦集永盡 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 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八正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業思想概說—業報因果與地獄見聞/慧淨師、佛可師/編輯—象山慶略註(24.6.19) 一、業力不思議 《華嚴經》、龍樹菩薩的《智度論》及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等經論都有「五不思議」的說法。 一者,眾生多少不思議。宇宙中一切眾生無量無邊,不增不減,此為不思議。 二者,業力不思議。烏不染而黑,鷺不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導讀:   【然燈佛】:《大智度論》云:「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然燈佛與釋迦牟尼佛以及彌勒佛,分別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佛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導讀:   【須陀洹】:須陀洹是聲聞乘四果中初果之名,譯為「入流」,指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的見惑,捨凡入聖,初入聖
Thumbnail
〈正信希有分第六〉是承先啟後之篇章,茲就其篇章架構整理如下,希望幫助大家理解,溫故知新。 〈大乘正宗分第三〉: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不作有眾生得滅度者之念想,於念而無念,是無念為宗之金剛般若心。行菩薩乘者,體解大乘正宗,應離四相,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妙行無住分第四〉:善男子善女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謂「正道」者 可令眾生苦集永盡 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 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八正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業思想概說—業報因果與地獄見聞/慧淨師、佛可師/編輯—象山慶略註(24.6.19) 一、業力不思議 《華嚴經》、龍樹菩薩的《智度論》及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等經論都有「五不思議」的說法。 一者,眾生多少不思議。宇宙中一切眾生無量無邊,不增不減,此為不思議。 二者,業力不思議。烏不染而黑,鷺不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導讀:   【然燈佛】:《大智度論》云:「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然燈佛與釋迦牟尼佛以及彌勒佛,分別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佛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導讀:   【須陀洹】:須陀洹是聲聞乘四果中初果之名,譯為「入流」,指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的見惑,捨凡入聖,初入聖
Thumbnail
〈正信希有分第六〉是承先啟後之篇章,茲就其篇章架構整理如下,希望幫助大家理解,溫故知新。 〈大乘正宗分第三〉: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不作有眾生得滅度者之念想,於念而無念,是無念為宗之金剛般若心。行菩薩乘者,體解大乘正宗,應離四相,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妙行無住分第四〉:善男子善女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