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練指導心血管疾病客戶該注意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參考資料:ACSM’s Resources for the Personal Trainer
你知道缺乏身體活動與哪些疾病特別有關聯嗎?
  1. 肥胖
  2. 高血壓
  3. 妊娠糖尿病(簡單解釋:妊娠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阻抗,使得胰島素無法正常作用所引起,危險因子有體重過重、家族有第二型糖尿病病史)
  4. 第二型糖尿病
  5. 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簡單解釋:因為油脂累積、內膜增厚而形成粥狀斑塊,使得血管硬化、狹窄、甚至阻塞的病理現象。 當粥狀硬化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時,可能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等致命疾病
以上這些疾病,導致全球超過 530 萬人死亡,儘管現在壽命越來越長,但是慢性疾病仍會持續增加,身為私人教練,會越來越有機會遇到這些被稱為『亞健康』族群們,因此教練要知道如何安排這些族群的訓練計畫

營養攝取的模式和缺乏身體活動是全球慢性病的基礎,包含上述所說的疾病皆是冠心症(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CAD)的危險因子,運動計畫是可以有效緩解,甚至逆轉動脈粥狀的過程
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客戶『有氧運動』是首要目標,目前研究指出,最大攝氧量((V̇ O2max)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負相關,每增加一個代謝當量(3.5 毫升 ∙ 公斤-1 ∙ 分鐘-1),可以降低死亡率8-25%,意思是說增加最大攝氧量,可以使心血管疾病和危險因子降低(包含高血脂、高血壓、肥胖),而在某些研究內,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也有改善最大攝氧量的潛力,病人只要接受醫生用藥指導下,HIIT是安全的
註: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或寫為 VO2 max):指一個人從事最激烈的運動時,組織細胞所能消耗或利用的氧氣之最高值,可用來評估個人有氧能力和心肺耐力
因此在面對心血管疾病客戶的狀況下,我們會遵守FITT-VP原則設計達到動脈粥狀正向改善及降低未來心臟病發及提高存活率
F:頻率
I:強度
T:持續時間
T:模式
V:訓練容量
P:進程

訓練心血管疾病客戶『有氧訓練』的考量
  1. 所有患有 CVD 的客戶都應在參加正式的訓練計劃之前由其醫生評估其心血管風險並獲得醫生的許可
  2. 體能較差客戶建議從較低強度開始40%儲備心律或最大攝氧量
  3. 頻率每週2~3次增加到每週4-5次
  4. 目標強度要比之前會誘發症狀(胸痛)的心跳數低於10-15下
  5. 有使用心臟藥物會降低客戶心跳次數而誤以為訓練強度過低,用心跳數評估運動強度可能會不準
  6. 自我努力程度量表RPE(最低6分,最高20分),可先從11~14分開始,根據客戶耐受性與體能狀況改善且無任何症狀可增加到14~16,也可以使用談話測試
註:儲備心律:儲備心率 = 最大心率(220 – 年齡)– 靜止心率

訓練心血管疾病客戶『阻力訓練』的考量
  1. 減少日常生活任務時心血管需求(降低心跳、血壓等)
  2. 維持或改善肌肉適能以執行日常生活所需
  3. 避免憋氣導致努責效應
  4. 體能較差的客戶建議先執行四周的有氧訓練
  5. 有任何症狀或現象(呼吸短促、頭暈、心律不整)須立刻停止運動
註:努責效應:憋氣使胸內壓力上升及腹腔壓力上升,進而出現一系列心臟血管變化,靜脈回流的減少,心臟的血液輸出量降低,反而造成了血壓下降昏厥的情形,產生低血壓造成腦部或身體其他部位血液灌流不足、腦部缺氧所致

訓練心血管疾病客戶『阻力訓練』的準則
  1. 模式:機械式或自由重量、體操、阻力帶以訓練大肌群,等長訓練不建議
  2. 頻率:每週2-3天,非連續天
  3. 強度:每個運動執行10-15下到中等疲勞,RPE:11-13
  4. 訓練容量:從一組漸進到三組,大肌群8-10個動作,適時組間休息
  5. 進程:上肢每週加重1-2公斤,下肢每週加重2-5公斤

工商一波
第一手資訊都在官方LINE:@250dgdbl
連結:https://lin.ee/bisETr3
IG:@Coach_ming_teach
一對一教學招生中,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
一般民眾、教練對我的教學興趣,歡迎報名
歡迎贊助,支持我寫文章幫助你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阿茗師從呼吸治療師轉職健身教練七年的時間,累積許多一對一教學經驗,想傳承這些經驗給一般大眾,希望少走一些冤枉路,希望是越練越健康,而不是越練身體越不舒服或著緊、卡卡的,這其中包含一些運動的思維、想法,還有動作訓練 為什麼要這樣練,這樣練可以幫助到什麼,讓身體自在的動,才是真正的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之前在一場肌肥大研習中,講師提到了一個『站姿啞鈴肩推』是對於三角肌和核心穩定,在肌電圖上活化程度最高的動作 在操作上是需要具備一些身體能力,今天就來剖析這個動作,介紹如何執行這個動作,因為這個肩推屬於手高舉過頭的動作
根據200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以及2018年更新內容,身體活動包含,每天參與至少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活動,且包含阻力訓練,能夠給予骨質刺激的活動,至少一週三次以上,但是普遍10歲以上的孩童都沒有達到這樣的指標,目前對於六歲以下的孩童並沒有清楚定義,但是研究中3~5歲的孩童有在身體活動的有較高的健康優
曾經有個學生工作壓力大,每天趕案子,長期睡眠時間大約五個小時,而且入睡時間非常不固定,每次上課狀況都不好,訓練狀況也很難進步與突破,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包含教練們也有經歷過,生活中總是有些事情會影響訓練
很多運動都需要穩定的核心才能傳遞力量到四肢,核心穩定並非僵硬不動,而是在四肢末端在移動的時候還能繼續穩定軀幹,所以今天介紹幾個我在課堂中會帶到的核心訓練,此外還可以促進脊椎本體感覺,當然要先知道脊椎如何動,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特別是『貓牛式』這個動作
深蹲是在健身房裡很常見的動作,許多人學習深蹲都是先從站姿練習往下蹲,但是平常可能都沒有蹲著的習慣,直接練習會讓身體感到恐懼,害怕跌倒,再者也沒有相對應的柔軟度
近幾年幾位資深老師大力推廣重量訓練的重要性,漸漸地在健身房裡慢慢看得到年長者在做訓練,就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標準,老年人的定義,如下: 不管男女,年紀超過65歲以上,或 年齡介於50-64歲之間合併有慢性或功能性狀況,『限制』體適能或日常活動
之前在一場肌肥大研習中,講師提到了一個『站姿啞鈴肩推』是對於三角肌和核心穩定,在肌電圖上活化程度最高的動作 在操作上是需要具備一些身體能力,今天就來剖析這個動作,介紹如何執行這個動作,因為這個肩推屬於手高舉過頭的動作
根據200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以及2018年更新內容,身體活動包含,每天參與至少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活動,且包含阻力訓練,能夠給予骨質刺激的活動,至少一週三次以上,但是普遍10歲以上的孩童都沒有達到這樣的指標,目前對於六歲以下的孩童並沒有清楚定義,但是研究中3~5歲的孩童有在身體活動的有較高的健康優
曾經有個學生工作壓力大,每天趕案子,長期睡眠時間大約五個小時,而且入睡時間非常不固定,每次上課狀況都不好,訓練狀況也很難進步與突破,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包含教練們也有經歷過,生活中總是有些事情會影響訓練
很多運動都需要穩定的核心才能傳遞力量到四肢,核心穩定並非僵硬不動,而是在四肢末端在移動的時候還能繼續穩定軀幹,所以今天介紹幾個我在課堂中會帶到的核心訓練,此外還可以促進脊椎本體感覺,當然要先知道脊椎如何動,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特別是『貓牛式』這個動作
深蹲是在健身房裡很常見的動作,許多人學習深蹲都是先從站姿練習往下蹲,但是平常可能都沒有蹲著的習慣,直接練習會讓身體感到恐懼,害怕跌倒,再者也沒有相對應的柔軟度
近幾年幾位資深老師大力推廣重量訓練的重要性,漸漸地在健身房裡慢慢看得到年長者在做訓練,就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標準,老年人的定義,如下: 不管男女,年紀超過65歲以上,或 年齡介於50-64歲之間合併有慢性或功能性狀況,『限制』體適能或日常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心血管疾病(CVD)風險的增加,許多人開始尋找有效的運動方式來改善或維持健康。其中,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RT)不僅能幫助我們增強肌肉力量,還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顯著的正面影響。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近年心血管疾病頻繁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這篇文章介紹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除不良生活嗜好、控制三高及定期健康檢查。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運動不僅可以延長壽命,還可以減緩身體的老化速度。本文介紹如何測量最大攝氧量,以及通過運動訓練來增加最大攝氧量。建議的運動有快跑、爬樓梯、跳繩等。此外,文章還介紹了不同強度區域的運動對健康的不同影響,並提到了超慢跑對身體的好處。
Thumbnail
每天投入一小時的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能活動,可以顯著降低心臟病患者的復發風險。 研究顯示,定期的身體運動能夠減少42%的心臟病復發率。 心臟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預防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心臟疾病患者的復健過程中,適量的運動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 專家推薦的活動形式包括快走、游泳
Thumbnail
適度的運動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和憂鬱的風險,強調每天運動15分鐘,可多活3年。中醫治療也可以延緩老化
Thumbnail
「他是位50多歲的運動健將,每天的運動量很大,能夠跑完全程馬拉松,平時也沒有心臟不適的症狀。」鄭諭聰醫師表示,「有一個冬天,他在醫院附近跑步時突然感到胸悶,於是立刻到急診室檢查,結果是心肌梗塞,當時立刻安排緊急心導管手術,恢復冠狀動脈的血流。」
Thumbnail
有氧訓練 定義/好處/訓練 【有氧訓練的定義】建立在心律的變化 普遍的研究報告指出心律在最大值的50%~85%之間為有氧運動。
Thumbnail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心血管疾病(CVD)風險的增加,許多人開始尋找有效的運動方式來改善或維持健康。其中,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RT)不僅能幫助我們增強肌肉力量,還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顯著的正面影響。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近年心血管疾病頻繁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這篇文章介紹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除不良生活嗜好、控制三高及定期健康檢查。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運動不僅可以延長壽命,還可以減緩身體的老化速度。本文介紹如何測量最大攝氧量,以及通過運動訓練來增加最大攝氧量。建議的運動有快跑、爬樓梯、跳繩等。此外,文章還介紹了不同強度區域的運動對健康的不同影響,並提到了超慢跑對身體的好處。
Thumbnail
每天投入一小時的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能活動,可以顯著降低心臟病患者的復發風險。 研究顯示,定期的身體運動能夠減少42%的心臟病復發率。 心臟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預防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心臟疾病患者的復健過程中,適量的運動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 專家推薦的活動形式包括快走、游泳
Thumbnail
適度的運動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和憂鬱的風險,強調每天運動15分鐘,可多活3年。中醫治療也可以延緩老化
Thumbnail
「他是位50多歲的運動健將,每天的運動量很大,能夠跑完全程馬拉松,平時也沒有心臟不適的症狀。」鄭諭聰醫師表示,「有一個冬天,他在醫院附近跑步時突然感到胸悶,於是立刻到急診室檢查,結果是心肌梗塞,當時立刻安排緊急心導管手術,恢復冠狀動脈的血流。」
Thumbnail
有氧訓練 定義/好處/訓練 【有氧訓練的定義】建立在心律的變化 普遍的研究報告指出心律在最大值的50%~85%之間為有氧運動。
Thumbnail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