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爸爸都想當神隊友?淺談共親職與爸爸育兒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年來,愈來愈多社群網紅在社交平台分享爸爸育兒生活,他們的親子互動及教養哲學吸引許多網友追蹤。
爸爸們真的「天生比較不會帶小孩」嗎?據美國社會學家研究,多數爸爸都有意願照顧孩子,而有些粗神經表現,其實是一種面對壓力的消極抵抗。「爸爸育兒」或許是現代家庭實現共親職的第一步,也是少子女化的解方,但實務上是什麼窒礙難行?
「我也很想多陪陪孩子,但工作很忙,我也不會顧小孩,就由老婆請育嬰假照顧,現在孩子只喜歡黏著媽媽……」「聽說表弟要請假半年帶孩子,這樣好嗎?男生就是要養家,讓老婆養會不會被親戚笑?」
你是否也有這些煩惱,或者聽身邊的人這樣說過呢?又或許你已經找到育兒、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得以實現「共親職」?
近年來,愈來愈多社群網紅在社交平台分享爸爸育兒生活,他們的親子互動及教養哲學吸引許多網友追蹤。隨著時代變遷,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及家庭結構改變,性別平權意識提高,雙薪家庭中由夫妻均分育兒、家務已是更多新手爸媽的共識。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22性別圖像》,育兒留職停薪津貼申請人中,男性比率逐年提高,在五年間由15.7%上升至18.6%,雖申請人整體仍以女性居多,但可見「爸爸育兒」之成長趨勢。
自懷孕那時起,成為父母的夫妻兩人便多了一層親職的「夥伴關係」。在育兒上互相支持並開放溝通,對於孩子的日常照顧、教養成長抱持同樣的責任與期待;無論父母的婚姻關係是否存續,都以孩子的最佳利益為重,這就是所謂「共親職」。然而,顧慮社會觀感、職場型態種種因素,以往多數台灣家庭在孩子出生後,由媽媽主要照顧,爸爸則持續工作,也容易形成「孩子都愛找媽媽」的常態,以及「爸爸都不會帶孩子」的刻板印象!
與孩子相處促進爸爸個人自我實現,爸爸的積極參與也有益於媽媽的心理健康,進而穩定家庭。
但是,爸爸們真的「天生比較不會帶小孩」嗎?美國社會學家 Arlie hochschild 在其著作《第二輪班》(The Second Shift) 中指出,多數爸爸都有意願照顧孩子,但一方面家中支出增加、工作繁重帶來壓力,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照顧得不好,有些爸爸育兒時的粗神經表現,其實是一種獨自面對育兒壓力的消極抵抗。當管教方式行不通、孩子健康出狀況、旁人「熱心」的指手畫腳,面對種種挫折,若爸爸選擇獨自焦慮,而非和妻子談論壓力、互相支持,甚至無意中開始以「假裝不會」來逃避,許多媽媽可能因此放棄共同育兒的美好想像,認為男生不擅長育兒和家務,自己來哄孩子、做晚餐會更快又好。
事實上,台灣許多問卷調查也顯示,大部分新世代爸爸都高度期待參與育兒,對自己育兒參與狀況愈滿意的爸爸,對生活、工作現況滿意度也愈高。與孩子相處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促進爸爸個人自我實現,爸爸的積極參與也有益於媽媽的心理健康,進而穩定家庭。父親同時也是兒童身心發展上的重要角色,與父親互動能讓孩子社會化,避免過度依賴母親,建立自我認同。父親形象影響孩子與他人互動的樣態,情感支持則會大幅增加孩子童年的安全感、自信心與幸福感。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藉 8 月這個屬於爸爸的月份,感謝每位育兒路上的「爸」氣神隊友!
「爸爸育兒」是現代家庭實現共親職的第一步,但實務上仍需要更多支持,如配偶家人的鼓勵、親友同儕的認同,乃至育兒友善的職場文化、多元彈性的優質托育。救世會在服務中也十分重視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並希望透過「育兒指導服務」宣導「共親職」,期待每個家長都能做彼此的神隊友,陪孩子安心成長。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藉 8 月這個屬於爸爸的月份,提醒每位育兒路上的「爸」氣神隊友,儘管孩子的不講理有時讓你感到崩潰,甚至懷疑人生,但別忘了常常對他們表達關愛,更要記得在他們心中,你永遠是無可取代的超級英雄!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其實爸爸都想當神隊友?
基督徒救世會深耕台灣將近40年,服務超過2,000個家庭,以在地化的社區服務陪伴脆弱家庭,在最艱難的日子守護孩子安穩長大!若您願意支持我們的服務,歡迎在方格子贊助我們,或是親至官網捐款,募款將用於「2022急難婦幼家庭救援計劃」(衛部救字第1101364856號)。基督徒救世會 官網 Face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全球迎來後疫情時代,當我們逐漸適應了新日常,有些孩子和家庭還在奮力趕上,而我們可以再努力的,也許是拉他們一把。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疫情對兒少及家庭的衝擊與影響
面對社會快速變遷衍生的種種不安定,替代式家庭照顧服務,俗稱寄養家庭,在我們竭盡所能想織起的這張社會安全網中,可能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寄養家庭—孩子堅實的後盾
家庭的組成方式從來不只一種,而「收養」賦予了完整一個家庭的不同定義;今天和大家分享這些家庭的日常一隅,一起認識這些乍看特別又實則相似的家庭面貌。
全球每天共160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大約需要承擔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救世會服務婦女、家庭時,打破性別框架,提升兩性平權的努力,除了宣導外,更主張要從成人的身教做起。
全球迎來後疫情時代,當我們逐漸適應了新日常,有些孩子和家庭還在奮力趕上,而我們可以再努力的,也許是拉他們一把。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疫情對兒少及家庭的衝擊與影響
面對社會快速變遷衍生的種種不安定,替代式家庭照顧服務,俗稱寄養家庭,在我們竭盡所能想織起的這張社會安全網中,可能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寄養家庭—孩子堅實的後盾
家庭的組成方式從來不只一種,而「收養」賦予了完整一個家庭的不同定義;今天和大家分享這些家庭的日常一隅,一起認識這些乍看特別又實則相似的家庭面貌。
全球每天共160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大約需要承擔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救世會服務婦女、家庭時,打破性別框架,提升兩性平權的努力,除了宣導外,更主張要從成人的身教做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前言 本次JD要來談談親子的陪伴,前些日子,參加了小J幼兒園的萬聖節活動,觀察了週遭來參與的家長們,突然發現,現在愈來愈多爸爸們願意花時間,來參與小朋友的各項活動。社會與家庭的觀念一起隨著時代在演變,現在的爸爸也不一定都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已經慢慢走向雙薪家庭,而且家事和育兒事變成是男女雙方一起分擔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現代生活快速忙碌,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單親重組更是多不勝數,父母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哪有時間去陪伴小孩?      真的嗎?
Thumbnail
每天24小時陪在孩子身旁,全職爸媽充滿著汗水與淚水,看似閒閒在家,其實需要化身為幼兒園老師、玩具修復師、廚師等扮演多種角色。身為全職爸媽,雖然沒有實體的上班工作,但照顧孩子、打理家務同樣需要耐心與愛心。如果您認為全職爸媽過得很爽,不如來體驗一天,看看您能否承受這樣的工作壓力......
「如果你是一位父親,你希望孩子怎麼記得你呢?」幾週以前,當我看著曉蓓時。聖靈突然問我:「當你在看著孩子時,你在想著什麼?」我發現,雖然不是「總是」,但是我「經常」在看著孩子的時候,想著我的工作。想著接下來的營會、主日信息、想著教會所發生的各種事情。雖然我將時間撥給孩子,但是心卻不在孩子身上。
等你當家長你就知道了。 這句話,希望在此能提供些新的觀點與思考 關於為什麼我們這一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將生兒育女當作義務 關於為什麼為什麼會不斷重複父母的養育模式 因為「養育」不是對應他人(孩童)所產生的行為 而是基於我們個體的人性
所有的男生,想要生育小孩前,先想辦法搞清楚未來小孩的媽媽是哪種人?一定要「天性愛小孩」,小孩才會擁有一個願意親近、陪伴、負責任到底的媽媽。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前言 本次JD要來談談親子的陪伴,前些日子,參加了小J幼兒園的萬聖節活動,觀察了週遭來參與的家長們,突然發現,現在愈來愈多爸爸們願意花時間,來參與小朋友的各項活動。社會與家庭的觀念一起隨著時代在演變,現在的爸爸也不一定都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已經慢慢走向雙薪家庭,而且家事和育兒事變成是男女雙方一起分擔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現代生活快速忙碌,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單親重組更是多不勝數,父母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哪有時間去陪伴小孩?      真的嗎?
Thumbnail
每天24小時陪在孩子身旁,全職爸媽充滿著汗水與淚水,看似閒閒在家,其實需要化身為幼兒園老師、玩具修復師、廚師等扮演多種角色。身為全職爸媽,雖然沒有實體的上班工作,但照顧孩子、打理家務同樣需要耐心與愛心。如果您認為全職爸媽過得很爽,不如來體驗一天,看看您能否承受這樣的工作壓力......
「如果你是一位父親,你希望孩子怎麼記得你呢?」幾週以前,當我看著曉蓓時。聖靈突然問我:「當你在看著孩子時,你在想著什麼?」我發現,雖然不是「總是」,但是我「經常」在看著孩子的時候,想著我的工作。想著接下來的營會、主日信息、想著教會所發生的各種事情。雖然我將時間撥給孩子,但是心卻不在孩子身上。
等你當家長你就知道了。 這句話,希望在此能提供些新的觀點與思考 關於為什麼我們這一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將生兒育女當作義務 關於為什麼為什麼會不斷重複父母的養育模式 因為「養育」不是對應他人(孩童)所產生的行為 而是基於我們個體的人性
所有的男生,想要生育小孩前,先想辦法搞清楚未來小孩的媽媽是哪種人?一定要「天性愛小孩」,小孩才會擁有一個願意親近、陪伴、負責任到底的媽媽。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