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早上想起來小寶要交給學校的視力檢查還沒做,急忙想去診所掛號的時候,已經快11點了,我看了一下,診所是看診到12點,想想應該來得及,拉著小寶就出門,結果到了診所,櫃檯小姐卻說,醫生說今天不接學校的視力檢查掛號了,已經太多人掛了,我當下生氣的感覺馬上就跑出來,忍著氣帶小寶趕到另一家診所,可是時間已經超過11點半,櫃檯小姐說只能掛下午,早上掛號時間已經過了,我看了一下診所掛在外面的表,並沒有說掛號時間到幾點,但是我和小寶選擇回家,等學校催促要交了再說吧(真是錯誤又正常的思考模式...)。
我先是感覺我的生氣,讓我腦袋抱怨診所一下,然後想著這些“我以為的”不合理,還有我知道我完全不想因為這樣的小事破壞我的心情,所以我想知道,我生氣的是人?是“不合理規定”的診所?還是發生這件事不如我的預期讓我失望(無法控制)?的結果。
到家的時候,我就有了答案,而且“生氣、不高興”的情緒完全消失了,我跟小寶就到中壢逛逛吃東西,等大寶學校電腦研習課下課。
我生氣的不是人,二間診所的櫃檯護理人員都很好,她們只是敘述診所的規定,我對於“診所不合理的規定”有生氣不高興,可是當我靈光一閃,想到自己做了快二十年的服務業,就完全認同這個“不合理”的規定了。
我們在休息時間快到時,都超級希望不要再有客人上門,畢竟閉店或中間休息時間前,還有工作要交接、還有很多收尾工作要處理,他媽的這些客人就不能早點來逛一逛買一買嗎?!所以醫生也一樣啊!馬的病人總是耽誤他吃飯,不抓狂很難的吧,又不能真的寫很明白幾點就不給掛號或停止結帳,因為誰知道哪天人多還是人少,會不會有很緊急的病人或是客人,很多時候真的只能視當下狀況來處理。
因為我現在都不會在情緒當下,幫惹火我生氣的對象和事件找理由和藉口“讓”(就是逼迫)自己忍耐下來,而是先“知道”自己生氣了,很不高興,但不用對對方或事件給予的不舒服起反應(就是被對方或自己的情緒帶走),可以有一個“我”,是站在自己身邊看著這些發生的,當頭腦也加入抱怨不滿,這個“我”也能點頭接受,然後(重要的是這個然後)平靜的跟自己說:嗯嗯,現在真的很不愉快,心情不好了,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幫我們自己舒服一點?我不需要原諒先給出傷害或不禮貌的對方,但是我也不屑跟對方繼續糾纏(互動),所以我需要知道我為什麼還會在意這個“發生”。
這就像是一個長久以來的“自我陪伴”,這次也一樣,幫助我很快就釐清了我的情緒,而且還牽扯出更深一層的,我還沒有接受的過去情緒。
原來我壓抑最深的情緒,不是悲傷,也不是痛苦,而是憤怒。我甚至再次感受到童年時候常被母親責備打罵,對母親的憤怒卻不能反抗,反抗了就被揍得更慘,還有淹沒我的語言暴力,讓我很憤恨,卻不知道自己還能怎麼辦的無力感。
所以我的生氣情緒,幾乎都是來自於人或事件的“不如預期”(小時候的:我明明什麼也沒想沒做,媽媽怎麼一直罵我揍我。長大後的:我平和有禮,卻得到刻薄針對、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居然會被這樣無禮對待),更糟糕的是,因為施暴的對象,我只學到了先幫對方找藉口和理由,甚至是先“檢討”我自己,於是等到身體長大以後,我反而常會一段時間就憤怒情緒失控,都只是因為一件小事或一個微不足道的人,都是因為,我自己“欺負”自己太久的緣故。
現在,遇到糟糕客人已經可以平淡面對的我(身體不舒服或精神不好的時候就會困難很多,所以照顧好自己很重要),今天,又發現了“事件”不順利帶給我的影響,還有處理“憤怒”這個情緒,我還需要更體貼我自己,更細心療癒我這部份的感受,畢竟撞玻璃門事件的驚嚇,可是深刻的讓我忍不住佩服我自己的潛力啊喂~
(沒錯,我同時理解了“暴力”生成的來源之一,果然我們選擇我們的父母,就是同意帶著與他們相同相似的模式,辨認出真正的自己,然後可以走出真實的“我”想要創造的生活)
☘️閱讀記錄📖、喜歡的書籍📚、偶爾出現生活吃喝☕️、人生感受也有一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寶昨天又胸悶不舒服,我今天也要上班,不能跟他去醫院檢查,昨晚一方面擔心他的情況,另一方面,卻是感覺到心好累,因為那種無力感又出現,我還是痛哭了一會。 老公從生病到離世,七年,我其實一直都有恐懼的吧,還有那種獨自支撐的感受。 直到劇變來臨之前,或許大部份的人,都還是無意識的,會選擇漠視或忽略吧。
早上玻璃師傅早早就來幫我裝玻璃門,扛著很重的門,汗流浹背的忙碌,付錢的時候,我多給師傅五百元,我說很感謝他第一時間來幫我處理,而且他很細心的幫我把碎玻璃全部清除帶走,大片的玻璃還要一片片的弄小,他還有被玻璃割傷。 師傅說:「不用不用,我找妳錢啦!」
昨天哭太多,情緒起伏太大太快,晚上好早就覺得累了,我跟往常一樣靜坐後,馬上爬上床倒頭就睡,應該也做了很多夢,但我只記得清晨的這個夢,因為是老公又來找我.... 醒來後我就知道了,他在用他的方式告訴我,我做的很好,即使還是會責備自己,還是會懷疑自己做得不夠好,都很正常,因為那是一部分的我們自己。
這幾天,我分別跟孩子們聊,二個孩子年齡差了五歲,雖然說的語句略有不同,但大意是一樣的:「不要覺得生病了,或是做錯了什麽就是對不起或拖累了媽媽,會生病很正常,因為是身體在提醒我們,是不是壓抑或忽略了什麽痛苦的感受,是不是沒有聽身體說話,沒有照顧好自己。 大寶點頭紅了眼眶,小寶則是抱著我默默哭了很久。
終於可以出院了! 醫生說大寶恢復有百分之九十九,肺還有一點點蹋,回家後就休養,走路爬樓梯,以後都不能劇烈運動,也不能用力提重物。 都辛苦了,也都感謝,我們母子女三個,這幾天,其實到過對面走廊,老公離開時住的那間病房,我們站在剛好沒有人住的病房外,靜靜的,看著夕陽。 今天也有淚,但是很感謝。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的狀況才是最真實的,那些我自幼就攜帶著的厭世感和無力感,是確實回來了,那些曾經沒有被接納的,我的某些人格,更明顯的跑出來了。 前幾天鄰居的出現,幫助我發現了其中關於“痛苦感受”的這個部份。 這本書,就像是等著我一樣的,第一眼我就掃到了它。
大寶昨天又胸悶不舒服,我今天也要上班,不能跟他去醫院檢查,昨晚一方面擔心他的情況,另一方面,卻是感覺到心好累,因為那種無力感又出現,我還是痛哭了一會。 老公從生病到離世,七年,我其實一直都有恐懼的吧,還有那種獨自支撐的感受。 直到劇變來臨之前,或許大部份的人,都還是無意識的,會選擇漠視或忽略吧。
早上玻璃師傅早早就來幫我裝玻璃門,扛著很重的門,汗流浹背的忙碌,付錢的時候,我多給師傅五百元,我說很感謝他第一時間來幫我處理,而且他很細心的幫我把碎玻璃全部清除帶走,大片的玻璃還要一片片的弄小,他還有被玻璃割傷。 師傅說:「不用不用,我找妳錢啦!」
昨天哭太多,情緒起伏太大太快,晚上好早就覺得累了,我跟往常一樣靜坐後,馬上爬上床倒頭就睡,應該也做了很多夢,但我只記得清晨的這個夢,因為是老公又來找我.... 醒來後我就知道了,他在用他的方式告訴我,我做的很好,即使還是會責備自己,還是會懷疑自己做得不夠好,都很正常,因為那是一部分的我們自己。
這幾天,我分別跟孩子們聊,二個孩子年齡差了五歲,雖然說的語句略有不同,但大意是一樣的:「不要覺得生病了,或是做錯了什麽就是對不起或拖累了媽媽,會生病很正常,因為是身體在提醒我們,是不是壓抑或忽略了什麽痛苦的感受,是不是沒有聽身體說話,沒有照顧好自己。 大寶點頭紅了眼眶,小寶則是抱著我默默哭了很久。
終於可以出院了! 醫生說大寶恢復有百分之九十九,肺還有一點點蹋,回家後就休養,走路爬樓梯,以後都不能劇烈運動,也不能用力提重物。 都辛苦了,也都感謝,我們母子女三個,這幾天,其實到過對面走廊,老公離開時住的那間病房,我們站在剛好沒有人住的病房外,靜靜的,看著夕陽。 今天也有淚,但是很感謝。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的狀況才是最真實的,那些我自幼就攜帶著的厭世感和無力感,是確實回來了,那些曾經沒有被接納的,我的某些人格,更明顯的跑出來了。 前幾天鄰居的出現,幫助我發現了其中關於“痛苦感受”的這個部份。 這本書,就像是等著我一樣的,第一眼我就掃到了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起停下來,聽首歌吧。 提醒 :下有非常難聽的髒話及自傷字眼,請謹慎閱讀。
前言 前兩文試著透過照護員被燥鬱症患者毆打,結果主管看似冷漠和缷責的言行,以及媽媽不止未安慰,反倒貌似譏諷的言行,讓照護員傷上加傷,看了好幾次身心科,至今未能走出的案例,來分析情緒的由來和可能的處理。得到的結論是: 「妳的不滿,妳的委屈,妳的不甘,對不起,完全是妳自找的、自編的,妳用自以為是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前文提要 那天,有名燥鬰症者,因為要求沒有立即被處理,煩燥之下,竟然狂揍了(當照護員的)友人好幾拳,友人臉頰腫脹,眼睛瞇著張不開…原本此種狀況下,行政主管應該立即出面處理安撫,然而私人機構,加上假日,當下無人可以做主。病人過了不久就靜了下來,也表示了歉意,並被帶走了,只
那天,跟診到11:30,想說沒病人,醫生也準備要離開了,我便去上廁所,回來時,剛好看到一個病人正要進診間,我跟著病人一起進去,那個人正站在診間後面狠瞪著我,應該是醫生過去隔壁要她叫病人,醫生跟病人說怎麼那麼晚來,我都要走了,最後我們快速的幫病人換藥,結束看診 對於三天兩頭被狠瞪、被氣聲咒罵,已是家
Thumbnail
對於前一天發生的不悅事件,我試圖思索憤怒的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後來,似乎找到一些頭緒…… 當然,專程開車慕名前往,總希望一睹真實面貌,何況又跟老公一起同行。每次跟他出門總是有點壓力,因為他不是一個隨緣或者隨遇而安的人。所以,我學會現在出門前先打預防針:「先說好喔…這地方我也是第一次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偶爾我甚至會懷疑,到底是誰生病了?我最不能理解的限制,大概就是先生所在意的事吧。舉一個最近發生的事情。某天我們帶小孩出遊,吃午餐時,小孩不小心被魚刺卡到喉嚨,他一直很痛,所以講話開始很兇,口氣不太好。我因為知道他的痛,所以安撫他我就近找耳鼻喉科,也順便請他喝水,看看刺痛感大概的位置。
基本上,第一次的調藥,是新增加午餐一顆顛通,一週後發現不夠力,才有換掉的早上安立復。 我想,順利的話,就能固定服用安立復了。 其實,我真正氣的,是我母親自己做醫生的部分。 因為,我認為我又不趕,行動力慢只是小事,有必要放大嗎? 還說我裝瘋賣傻!問題是,我無法安坐,能算裝瘋賣傻嗎? 況且,就
Thumbnail
什麼是情緒防護罩? 1.人的情緒會影響身體的反應 比如生氣的時候你的手會握緊拳頭、身體可能會發抖、緊咬牙關之類的 2.生氣的背後都有一個情緒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可以先關照自己的身體和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感受,當你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你就不容易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起停下來,聽首歌吧。 提醒 :下有非常難聽的髒話及自傷字眼,請謹慎閱讀。
前言 前兩文試著透過照護員被燥鬱症患者毆打,結果主管看似冷漠和缷責的言行,以及媽媽不止未安慰,反倒貌似譏諷的言行,讓照護員傷上加傷,看了好幾次身心科,至今未能走出的案例,來分析情緒的由來和可能的處理。得到的結論是: 「妳的不滿,妳的委屈,妳的不甘,對不起,完全是妳自找的、自編的,妳用自以為是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前文提要 那天,有名燥鬰症者,因為要求沒有立即被處理,煩燥之下,竟然狂揍了(當照護員的)友人好幾拳,友人臉頰腫脹,眼睛瞇著張不開…原本此種狀況下,行政主管應該立即出面處理安撫,然而私人機構,加上假日,當下無人可以做主。病人過了不久就靜了下來,也表示了歉意,並被帶走了,只
那天,跟診到11:30,想說沒病人,醫生也準備要離開了,我便去上廁所,回來時,剛好看到一個病人正要進診間,我跟著病人一起進去,那個人正站在診間後面狠瞪著我,應該是醫生過去隔壁要她叫病人,醫生跟病人說怎麼那麼晚來,我都要走了,最後我們快速的幫病人換藥,結束看診 對於三天兩頭被狠瞪、被氣聲咒罵,已是家
Thumbnail
對於前一天發生的不悅事件,我試圖思索憤怒的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後來,似乎找到一些頭緒…… 當然,專程開車慕名前往,總希望一睹真實面貌,何況又跟老公一起同行。每次跟他出門總是有點壓力,因為他不是一個隨緣或者隨遇而安的人。所以,我學會現在出門前先打預防針:「先說好喔…這地方我也是第一次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偶爾我甚至會懷疑,到底是誰生病了?我最不能理解的限制,大概就是先生所在意的事吧。舉一個最近發生的事情。某天我們帶小孩出遊,吃午餐時,小孩不小心被魚刺卡到喉嚨,他一直很痛,所以講話開始很兇,口氣不太好。我因為知道他的痛,所以安撫他我就近找耳鼻喉科,也順便請他喝水,看看刺痛感大概的位置。
基本上,第一次的調藥,是新增加午餐一顆顛通,一週後發現不夠力,才有換掉的早上安立復。 我想,順利的話,就能固定服用安立復了。 其實,我真正氣的,是我母親自己做醫生的部分。 因為,我認為我又不趕,行動力慢只是小事,有必要放大嗎? 還說我裝瘋賣傻!問題是,我無法安坐,能算裝瘋賣傻嗎? 況且,就
Thumbnail
什麼是情緒防護罩? 1.人的情緒會影響身體的反應 比如生氣的時候你的手會握緊拳頭、身體可能會發抖、緊咬牙關之類的 2.生氣的背後都有一個情緒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可以先關照自己的身體和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感受,當你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你就不容易被情緒帶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