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參與方格子舉辦的 AMA 講座,講者是
@Neil。從事科技業,除了做一份正職,也兼顧自媒體經營的創作者⋯⋯筆記整理分享。
遠端工作者、軟體工程師、自媒體經營(主力是 IG,從 2019 年開始)、內容創作者(主題是習慣力)、舉辦 Obnsidian 講座、策展「習慣養成」社群活動。
開始經營自媒體的契機
- 職涯遇到瓶頸,自覺 coding 沒辦法做一輩子,失去成就感來源。
- 當時接觸到若干 YouTube 內容,受到啟發,一方面想培養閱讀習慣,另一方面也想嘗試自媒體領域。
- 以前覺得閱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只看與 coding 有關的書;後來,養成閱讀習慣後,喜好涉略「自我成長」的書籍居多。
- 剛開始,都是跟著 YouTube 上的說書頻道走。被《驚人的習慣力》震撼到,決定親身實踐,從微小做起。
自我成長系統的應用
- 推薦書單1《驚人的習慣力》:從微小做起。
- 推薦書單2《彈性習慣》:把微小習慣當成「安全網」確保每天都能達標,提升自信心。
💡 thinking
可不能能漏掉《原子習慣》呢!集大成。
創作靈感發想
- 從書籍、從職場上的體會、從散步中。
- 靠「自問自答」方式得到結論,再去做相關創作。
📌 大家應該能體會,平常很容易被「生存模式」這件事情綁住。
📌 職場上的壓力與恐懼,佔據在腦袋裡,這對創作上的傷害很大,沒辦法去覺察、體會生活上的一些事物。
創作靈感紀錄
- 給自己留一段「空白」時間去做反思,然後再去做閱聽,從中激發靈感。
- 習慣用筆記軟體 Obsidian 來做紀錄(文末詳談)。
- 承上,沒打算紀錄這件事看待成知識管理,這太嚴肅。而是改以「日記」做為出發點,將其內容逐步協調於生活/工作上。
📌 內容創作的靈感,跟你的「利基市場」大有關係。
📌 善用「設定單元」這個框架,幫助自己靈感聚焦與整理,協助整理生活中的素材。
舉例:從喝咖啡一事,想到「為什麼每天都買咖啡」的行為,進而去拆解、去分析這個習慣。
- IG 上觀察1:受眾比較喜歡看「貼近生活」的文本,因此閱讀後,咀嚼出來的內容,要設法跟「自身經驗、體會」產生共鳴。
- IG 上觀察2:充實懶人包、豐富乾貨文的受歡迎程度,比較退潮了。
內容製作、行銷的策略
- 平常時,以最近看過的書籍、或生活中有什麼體悟去發想。
- 有特定目的時,會制定一套行銷策略。
舉例:之前為了辦 Obsidian 講座,想要先漲粉(行銷漏斗的關係,得先擴大受眾基數),因而發想出一個與講座主題契合的「討論斜槓」貼文,讓大家索取懶人包,之後再搭配一波硬行銷。
📌 關於行銷這件事,真的要去多嘗試,不要先入為主預設為抗拒。
📌 先試試看某一招,若真不喜歡、不適合,之後就不要用了。
內向型人格如何經營社群
- 本身不是社交型人格,但因為先前受惠(習慣力養成)於社群,很想回饋給大家一些東西,取之於社群那就用之於社群吧!
- 經驗分享1:媒介上捨棄了 Zoom 會議,改採 LINE 群組,因為「匿名性」的關係。
- 經驗分享2:第一次籌辦早鳥打卡活動,一開始只規定大家在群組說「早安」就完事,這樣好尬;被逼得只好做自我突破,即是策劃大安森林公園晨跑,但又怕跑完就散會很乾⋯⋯最後,乾脆詢問大家要不要順便聚餐?
- 經驗分享3:第二次籌辦早鳥打卡活動,有了經驗,知道自己辦線下活動是弱項。這次回歸線上,為了保持連續 30 天的新鮮感,設計每天都有不同的小任務。
IG 上的 UGC 活動
- 使用者共創(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 首要之務是顧好版面。
舉例:限時動態的模板,設計上必須要好看,這樣受眾才有想要轉發的動力。
不同平台的規劃策略
Podcast:一內容多平台使用。
之前遇到「生存模式」的問題,停更兩個多月。
發現自己即使沒有創作,還是會寫日記。於是開始思索,那能不能把平常想法跟創作主題做連結,讓日記化為「講稿」⋯⋯後來想到使用 Podcast 定位為創作內容的最初版本,之後再好好地寫成一篇文章、以可以變成多篇 IG 貼文,還可以變成電子報呢!
📌 內容循環,節省創作精力,比較效率也適合自己(有正職)的步調。
Blog:拓展電子報名單,深化(電子郵件)與讀者互動。
IG:自己最重視的主力。
📌 每個平台的定位都要想清楚。
📌 每個平台都有它的「機制」存在,去觀察它、去掌握它,這很重要。
創作與收入
- 最初想做線上課程,後來先以「辦講座」來試試水溫。
- 主要是想要「多方驗證」看看創作帶來收入的可行性。
📌 全職創作者很貼近創業。
📌 若決定要投入,務必做好這些準備:市場調查、緊急預備金、能不能有「多元」的收入源(若只有「單一」收入源,某方面還是和上班族很像)?如何實現獲利模式?
三招習慣力養成心法
- 大家常常關注成功人士,他養成某個習慣、他很自律,他是時間管理高手。
- 自律跟成功不見得有必然關係,是世俗幫它貼上了標籤。
例如:早起儀式 → 早起後做了什麼事,這是關鍵點 → 一天更有效率更容易達到目標 → 離成功的距離更近一步。
- 那些成功人士的習慣,就「短期」來說,是真的管用。不過把時間尺度拉長,就很容易放棄,失敗收場。
*
- 後來看了一些與「神經系統」有關的書籍,癥結點可能在於,人一天當中歷經不同的階段,身體也有不同的「狀態」,這會影響習慣養成。
❶ 因此,把一天切成不同階段,根據不同階段的狀態,來培養你可以養成不同類型習慣,就比較容易維持住。
- 第一階段 ⏰ 起床後前 8 小時比較專注,了解這個特徵,去做一些「高門檻、高阻力」的行為模式。
- 第二階段 ⏰ 起床之後的 9 到 15 小時,體內多巴安下降,處在放鬆狀態,養成一些「低門檻、低阻力」的習慣,例如身心靈、冥想、瑜伽、日記、閱讀⋯⋯比較沒有負擔;或是拿來加強「已經稍有雛形」的習慣,幫助鞏固。
- 第三階段 ⏰ 不宜接觸太多人造光、不宜吃宵夜,因為會影響睡眠品質。這時不太適合養成「耗費精力」的習慣,此時需要的是深層睡眠。
- 以上是書中通則,不排除有因人而異的情況。
*
❷ 微小行動法,要多微小呢?
- 每個人都不是從「零」開始養成習慣,先看這個習慣對自己難度有多高。
- 秘訣是把「微小」擬定到可笑的程度。
舉例:只看一頁書,多半都會超標的,用意是達成自己的一個小小里程碑。
*
❸ 程序記憶法
- 在腦海裡情境模擬,每個步驟愈細節、具體愈好。
- 大腦會對這特定情境、特定順序產生印象,利用此特性,讓大腦做好「預先排演」準備,會提高做這件事(習慣)的機率。
喜歡 Obsidian 哪些特色
- 保持專注1:離線不連網。
- 保持專注2:很多開源插件,但藏在後台,不會干擾視覺。
- 內建日記功能,協助自己狀態啟動。
📌 向自己誠實,敘述整件事的前因後果,成為有效的自我對話,對於執行某件事很有幫助。
📌 後來把「晨間隨筆」改成適合自己步調的「創作日記」,不一定要押在大清早撰寫⋯⋯讓寫下的內容,可與工作結合在一起使用。
- 支援 markdown 語法,輕鬆建立格式化文件。
- 雙向連結:管理專案時好用。
🌱 加入【中書神經系統】圍爐 👇
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Twitter|Liker Social|Matters|Medium|vocus 】
🌱 我的教學文與邀請連結 👇
≣ 註冊 noise.cash|一起成為「噪咖」體驗社交金融。
≣ 註冊 Presearch |一舉三得的 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 註冊 MEXC|抹茶交易所走跳,兌現 OSMO 與擼羊毛。
≣ 註冊 Potato|從 Potato Media 學到三件事。